藍天白云、綠蔭蔥蔥、干凈整潔,整座山頭宛如一朵盛開的花朵……眼前的一切,很難與氣味刺鼻、垃圾成堆的垃圾山聯系在一起。
小澗西垃圾填埋場作業現場歷史照片
2021年7月完成綜合整治生態修復后現場照片
昔日垃圾山,今朝變身為生態友好型山頂花園。而從小澗西垃圾填埋場一開始投用就在這里工作的占美麗,身份也由處置垃圾填埋的技術人員、總工程師,變成了將垃圾場變身公園的青島市固體廢棄物處置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全程參與垃圾山的“變身工作”。據占美麗介紹,園內采用耐冬花作為提取元素,通過形態演繹,將公園打造得宛如一朵盛開的花朵。山頂公園由五部分功能區組成,分別是迎賓廣場區、企業宣傳區、景觀花海區、科普展示區、兒童體驗區,通過類似花瓣形態的園路串聯。中心景觀主題構筑物取自迎客松形態,作為公園的重要地標。景觀花園利用舊輪胎花壇、廢舊預制板鋪裝、廢棄建材填充座椅、枯木雕塑等廢物再利用景觀元素,打造了以環保為主題的廣場。山頂公園綠化回填土采用廚余廢棄物和枯枝落葉處理后,產生的有機肥料混合而成,減少了傳統種植土的使用,成為了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的成功案例。為節約寶貴的淡水資源,緩解園區自來水用水壓力,一期堆體綠化澆灌系統采用中水系統澆灌,將園區滲瀝液處理后中水通過鋪設管線,引至填埋場堆體上,用于山體綠化灌溉。
據了解,小澗西生活垃圾填埋場(一期)位于城陽區河套街道小澗西村北,一期占地面積65公頃,設計日填埋生活垃圾1700噸,使用年限30年,由市財政出資建設,于2002年5月投入試運行。在運行期間,小澗西生活垃圾填埋場(一期)為青島市環境衛生事業健康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其建有高標準的場區防滲、污水處理和沼氣收集利用等環??刂乒に?,但同時,由于垃圾填埋工藝本身相對簡單,且填埋場占地面積大,長期以來露天傾卸填埋處理垃圾會導致臭氣難以控制。尤其入夏后,蚊蠅多、氣味大是最直接的感觀印象,嚴重影響周邊居住環境,市民反映強烈。作為行業主管部門,青島市城市管理局持續完善監管辦法,指導協助企業做好安全、環保管控,有效改善廠區及周邊環境,逐步提高運營管理水平,填埋場(一期)先后多次被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評定為國家一級無害化處理場。隨著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尤其近10年間,垃圾產生量逐年攀升,至2017年底填埋場(一期)已滿容,填埋垃圾1400余萬噸。市城市管理局隨即組織運營單位著手對填埋場實施封場,對垃圾堆體開展整形加固、封場覆蓋、景觀綠化、滲瀝液導排、防洪排險、綠化及配套道路等系統工程,經過一年的施工建設,到2018年底,承擔市區生活垃圾處置任務的小澗西生活垃圾填埋場(一期)在規范運行近16年之后,實施了終場封場,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敖涍^2年多穩定、沉降,今年以來,市城市管理局、市財政局、市水務集團組織對小澗西填埋場實施綜合整治生態恢復,將其打造為集環保科普教育、園區參觀游覽及休閑于一體的小型山頂公園,后期將成為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公共空間?!鼻鄭u市城市管理局高級工程師徐敏介紹。
我市已于2019年9月底,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市區原生垃圾零填埋,垃圾處理方式由傳統的填埋為主變成了現有的焚燒為主,走過了一條由“簡單填埋-衛生填埋-零填埋-景觀花園”的生態環保之路,也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與綠水青山的未來之路。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