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大齡單身青年增多,依靠婚介服務機構尋覓到合適伴侶,已成為很多人的選擇。尤其是近些年婚介行業借力互聯網,更是煥發出活力。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共有近11萬家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狀態的婚介相關企業,超5成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下,超6成企業為小微企業。
從企業成立時間來看,超5成企業的成立時間在1-5年這個區間內,而成立時間達15年以上的企業占比僅為2.97%。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京、山東、江蘇、廣東、河北企業數量占據前5位,分別占婚介企業總數的11.67%、10.73%、9.96%、8.56%、6.68%。
但行業活力相伴的,是婚介市場的種種亂象:收費沒有統一標準、行業標準落地無聲、政府部門監管乏力、缺乏明確法律規定這些都造成征婚者屢屢上當受騙,投訴無門,維權困難,在各地區消費投訴的事件中,婚介服務均榜上有名。從法律訴訟分布來看,超5成案件屬于服務合同糾紛案件。
另外,據天眼查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以來,共計發生16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達6525萬元;輪次方面,以種子輪、天使輪、pre-A輪及A輪為主,其中天使輪占比超5成;企業方面,一號媒婆、大親家以及尋緣樹均有2輪融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