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萊西市日莊鎮溝東新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溝東新村經濟合作社理事長高維玉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密團結干部群眾,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把組織振興作為鄉村治理工作的主線,以黨建統領鄉村治理,提升村級民生、經濟服務水平,真正把一個經濟弱、環境差的貧困村,轉變成一個組織強、民心聚、產業興、治理好、環境美的示范村莊。溝東村先后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省干事創業好班子、山東省旅游特色村。
抓黨建促脫貧,村莊的發展越來越好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高維玉始終認為,“要想村莊發展好,班子必須建設好,黨員必須發動好”。在他的帶領下,村黨支部緊緊圍繞深化拓展“萊西經驗”,在抓黨建促脫貧方面持續進取、勇探新路。
2019年4月,溝東周邊5個村黨支部進行了優化調整,成立了溝東新村黨支部。為了增強服務的針對性,高維玉以“新村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群服務員”為架構,積極探索黨建網格化脫貧模式,村黨支部設置了葡萄產業、鄉村旅游、社會治理、鄉風文明、老年協會等5個功能型黨小組,把52名黨員分別納入5個黨小組中,實現了黨組織的區域整合、黨員的分類管理。
干部好不好是村莊治理的根基。高維玉同志帶領村黨支部更新黨員干部的辦事理念,把被動服務變主動服務,把群眾滿意不滿意、支持不支持、贊成不贊成,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付諸實際行動,實行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聯戶”活動,每名黨員主動申請聯系8名農戶和1名貧困戶,充分發揮“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先鋒引領作用,“大事找支部,小事找黨員”成為村民的習慣。
針對貧困戶精準幫扶,高維玉帶領村黨支部積極研究辦法,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積極幫扶發展葡萄種植實現脫貧;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托管種植等辦法幫助實現脫貧,確保不讓一戶掉隊,村民有了實實在在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圍繞改善村居條件,把上級對貧困村的扶持資金用在水利建設上,開挖大型儲水平塘、揚水站、供水管路,徹底解決了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問題。在近三年天氣持續干旱的情況下,溝東村群眾生產生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富
“因為是庫區整體搬遷村,村莊土地少,怎么樣能夠在有限的土地上,產生出最大的收益?怎么樣能帶領群眾擺脫貧困、摘掉貧困的帽子、拔掉溝東的窮根?”一直是高維玉最在意的事情。
為此,他帶著支部黨員外出跑調研、開夜車學政策、充分征求村民和專家意見,連續幾個晚上討論到深夜,先后召開了5次支部大會,最終確定了立足本村實際發展葡萄產業的路子,推出“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產業模式,真正把黨支部建在了產業鏈上。
萬事開頭難。剛開始種葡萄,由于對此不熟悉,很多群眾有顧慮。為消除群眾顧慮、參與積極性不高、滿足于傳統種植的問題,高維玉組織16名黨員干部作為第一批社員,做到新技術先學、新品種先試,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并實行“黨員包聯農戶”,耐心給群眾做產業發展思想工作,培育典型帶動引領,把廣大群眾的生產積極性調動了起來。截止目前,合作社由原來的16戶發展到現在112戶。
為解決好群眾最犯愁的技術難題、銷售難題,高維玉帶領村黨支部統籌謀劃產前、產中、產后一系列產業發展方案,成立了溝東果業專業合作社,聘請、培養了技術指導員,統一規劃基地、統一配套設施、統一技術管理、統一收購銷售,確保了葡萄產業健康、高效發展。良好的發展前景,把群眾的生產熱情調動起來了。村莊430畝土地發展了葡萄基地350畝,成立合作社后打造的溝東葡萄品牌,真正將葡萄變成了全村的主導產業,去年全村葡萄產量80萬公斤,實現了從鞏固貧困戶、貧困村脫貧成效,到打造“萊西鄉村振興樣板”的轉變。如今,溝東村輻射帶動周邊20個村莊發展起葡萄產業,其中引導幫扶16個貧困村、38戶貧困戶發展葡萄種植1100余畝,年產葡萄100多萬公斤,實現年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
抓治理促新風,村民的心情越來越美
“村子的治理和發展,支部起引領作用,但是,最關鍵的還是要調動好每一名村民!只有大家把村子當作是自己的家來愛護、來管理,這個村子才能真正的變美、變富、變強!”這是高維玉同志經常說的話,在提升村民精神面貌上,他也是這么做的。
他帶頭修訂了村規民約,將村規民約作為村莊治理的“小憲法”,引導村民通過依規自治來解決農村建設和管理中的疑難問題,實現“大事有村規,小事有民約”,引導村民樹立“契約精神”。為了倡導幫扶助困的好風尚,村里成立了養老照護、扶貧助困義工服務隊2支20人;成立了黨員先鋒、文化宣傳、文明新風、衛生環保、治安巡邏志愿服務隊5支;成立了新村道德評議會,評選表彰“好媳婦、好婆婆”、“十佳道德模范”等典型人物20多名;組建了秧歌隊10余支,群眾業余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此外,他還帶領溝東新村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文化產業,弘揚和傳承溝東庫區移民精神,村莊新建了庫區移民文化紀念館、樹陣公園、葡萄觀光長廊,構建了葡萄采摘體驗區、垂釣休閑區,連續舉辦了5屆“環湖葡萄節”,吸引了6萬多名游客前來采摘、游覽,既活躍了文化氛圍,又幫助村民實現可持續增收,昔日落后的貧困村發展成為擁湖環綠的生態文明村。
經過這么多年的基層黨組織工作,高維玉也感受頗多,他說道:“群眾把我選為黨組織帶頭人,我就得帶著黨員干部幫群眾做點實事,一切為了群眾,才是農村黨組織的第一使命。”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 記者 孫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