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逃離人群”成為廣大市民的主要出行動機。出行動機的改變,使新的網紅景點應運而生,也改變了文旅行業發展趨勢。
以超級文和友、茶顏悅色領銜的新品牌正在迅速成長為長沙的又一張名片,將長沙推向“流量”之城。其中,超級文和友重構了長沙1980年代消失的景象,它的內核其實是為用戶打造一個逃離現實的空間。
很多網紅旅游城市的核心在于“逃離人群”“逃離現實”,這也符合當下快節奏的高頻強度下人們選擇暫時逃離的一種生活方式。在洱海邊發發呆、在度假酒店喝下午茶、打卡臨海泳池、體驗“極度舒適”……從打卡傳統景點、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打卡網紅景點、短暫逃離現實,旅游出行內核發生轉變的同時,意味著旅游創意資源時代的到來,也體現出社會經濟方式和人們消費理念不斷變化的轉變。
上海的武康大樓、廣州的“小蠻腰”、成都的寬窄巷子……近年來,全國各地涌現出不少網紅打卡地。在2020全國網紅城市排行榜的中,青島位列第12位。不同于北上廣的熱鬧喧囂,青島因“小而美”走紅。曾經的安娜別墅變身青島書房,原本的德國水兵俱樂部打造為1907光影俱樂部,還有受國內外游客青睞的康有為故居紀念館和駱駝祥子博物館……八大關、太平角區域70余公頃的面積內散落320余棟歷史建筑,匯集了25個不同國家的建筑風格,素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蝴蝶樓、西班牙風情館、公主樓、C-UP·宋公館、圣頓公學幼兒園、五號老洋房、地質之光展覽館、太平角十八號,還有大學路網紅墻、天主教堂、風陵渡口咖啡館等,新一批自帶熱度和流量的城市“標簽”,將青島的城市熱力值再次推向了新高度。
大眾旅游消費方式悄然轉變
以長沙來說,無論是以茶顏悅色和超級文和友代表的國潮美食和集市文化,還是如岳麓書院、橘子洲和省博物館等人文景觀,還有以集土味之大成的萬家麗廣場、新晉潮流IFS金融中心為代表的消費文化,長沙的豐富和多樣性已經成了這座城市最顯著的天性,也成了其不斷涌動的生命力。
對于青島來說,無論是以寧陽路老街和星星市集等為代表的歷史積淀和集市文化,還是駱駝祥子博物館、中國海軍博物館等以“青島灣”為代表的文博場館聚集街區,以及太平角“庭院婚禮”、熱度最高文創雪糕類產品為代表的知名IP,還有集合一線高端品牌的海信購物中心、新晉潮流聚集地萬象城、火爆成都的貳麻酒館等為代表的消費文化,如今的青島已然是一位“斜杠青年”,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網紅城市/百年青島……用其豐富的文化旅游業態重塑了城市形象,在歷史的厚重與年輕時尚的交融中感受多樣化的碰撞。
在全省發布的首批11家省五星級民宿名單中,太平角區域的海角七號和伊美蘿薇兩家民宿齊上榜。摘得“五星”的兩家民宿,已然成為島城網紅打卡熱地,節假日期間更是“一房難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已經成為了旅游景點,收割了不少客群“流量”,成為一種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消費需求。
根據人民日報旗下的人民文旅研究院發布《全國重點旅游城市文旅傳播指數榜》。數據顯示,綜合影響力方面,6月份青島市趕超武漢、北京、洛陽、濟南等城市,領跑全國,排名第一位。
今年1月至5月,青島市文化和娛樂業營業收入14.5億元,同比增長70.8%;限上住宿業營業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110%;規上旅行社及相關服務營業收入6億元,同比增長59%;截至目前,全市單體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在建、簽約、在談的重點文旅項目共132個。
當下,青島躍居新晉網紅旅游城市。在新型旅游模式發生轉變的契機下,青島抓住了機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以及消費主體和消費觀念的改變,旅游需求會快速反彈和復蘇,并持續增加。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旅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至2025年,國內旅游人數將突破83億人次,旅游收入接近10萬億元。
文旅特色IP火熱帶活老城區
如果說,娛樂是長沙的底色。那么美,或許是青島的底色。
市南,是青島的“城市封面”。棧橋一碧萬頃,“海鷗”翔集;八大關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提起市南,海景山色滿“園”。天主教堂的文創冰淇淋,仿佛歐洲小鎮的太平角;萊蕪一路原本只是條小路,周圍居民上班買菜的必經之地,也因為范丞丞的同款街拍成為了青島新晉網紅打卡地。
青島的網紅打卡地大多聚集在市南?,F下熱度最高文創雪糕類產品IP如棧橋雪糕、大學路雪糕,為青島的夏天留下紀念;引進國際化、公益化、大眾化的音樂文化節日,舉辦“一帶一路”施坦威國際藝術節6? 21國際樂器演奏日音樂活動,讓青春的島城唱響時代亮音;利用八大關及周邊區域要素優勢,先后舉辦三場熱烈的婚禮秀活動,將市南區打造“庭院婚禮”全國樣板推向一個新高潮,讓“庭院婚禮”成為市南區的知名文化IP……對于老城區來說,如何留人留心是最大的難題。反之,唯有人氣,才能讓市南區的經濟、產業回彈升高。
歷史中的寧陽路曾是一條老街,商賈、官宦云集,聯翩車馬盈門。隨著時過境遷,寧陽路里只留下了一巷的老舊與寂靜。但從去年開始,寧陽路銀魚巷重現人流如織的往日勝景。在互聯網飛速傳播的時代,要問市南哪里最新潮、最“火”,往往會得到這樣一個答案:“尚街里夏日集市”。
通過創意集市成功塑造出火熱的文旅特色IP。于集市創意攤主來說,依托老街改造的夏日集市,為他們提供了廣闊且極富活力的展示場所和交流平臺,更重要的是將多元新奇的產品完成變現。于參與集會的市民來說,這次“打卡”寧陽路同樣是件好玩有趣的事:“很多小創意物品太可愛了,孩子們進來就很興奮,到處逛著看,我也買了很多小玩具?!辈粌H市民和游客忍不住“剁手”買買買,但凡是前來逛集市的市民們皆在各色小攤面前流連忘返、穿梭其中,攤位上或是潮玩擺件、或是手作配飾,無不吸引過往的無數眼球。
據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老街能有如此鮮明的變化正是得力于“藝術營造”這一概念,通過‘新組織+新設計+新媒體’的機制,多維度提升文匯人的生活品質,形成具有文匯特色的創意街區、品牌街區、時尚街區。
還有“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在青島的故居黃縣路12號辟建為全國首家以文學名著命名的專業性博物館——駱駝祥子博物館;菜陽路8號,中國唯一一座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中國海軍博物館,在今年6月26日完成改擴建工程后,用嶄新的面貌重新對外開放。將老街舊區中的博物館淬火重鍛,使坐落于中山路、龍山路、萊陽路等等的博物館們也迎來了它們的新生:創新經營模式與理念,建立特色博物館體系,打造以“青島灣”為代表的文博場館聚集街區,研發特色文創產品,實現文旅跨界融合,讓深藏在博物館的青島文化資源真正活起來。
當網紅打卡地與文旅產業相互賦能,當“天賦異稟”的市南遇見“努力好學”的市南,當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解并愛上市南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拐點即將來臨,產業與城市之間互相成就的意義也在此顯現。
數字文旅融合驅動產業發展
對于一座城市來說,打造“網紅標簽”不是目的,如何將網紅流量變現,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消費紅利,從而提升城市的吸引力與競爭力,形成新業態、新產業的集聚效應,才是最根本的目標。
事實上,隨著短視頻等社交軟件火爆,在新媒體推動下,近兩年文旅行業的網紅項目或網紅地標頻頻涌現。直播、短視頻對文旅資源的生動呈現,能帶來流量轉化,提升一個地區對于大眾的吸引力。
年輕人是目前市場消費的主流,他們對于新鮮、時尚的事物感興趣,而網紅項目能夠滿足年輕人的消費需求。網紅地標或者網紅項目的出現,意味著旅游創意資源時代的到來,依靠創意創新,創造出新型旅游吸引物。比如“不倒翁姐姐”“摔碗酒”等,主要就是基于創意,形成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項目,不僅為當地帶來巨大客流,也成為旅游景區不斷增強吸引力的手段。
在互聯網競爭時代,網紅帶來流量、流量變現價值,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青島的網紅打卡地大多聚集在市南,但是MCN機構卻大多集聚在市北。像古麥嘉禾、視覺志等國內知名MCN機構都選擇了市北區作為落腳點。在青島市北區卓越世紀中心,六十多家網紅公司每天集中了上億流量:“谷麥嘉禾”為全國前三的短視頻巨頭公司,旗下粉絲過百萬的大號有一百多個。“視覺志”旗下“杠上開花”公司擁有千萬級粉絲級別的“青島大姨張大霞”“零號房客”等主打大號。從谷麥嘉禾、杠上開花、掌上風暴到國夢,青島短視頻公司的主創人員來來往往、頻繁流動,形成了人才聚集效應。
為什么市南相對缺少MCN機構?從青島各區市來看,市北商務區更具備孵化網紅的優勢條件,當人才流、資源流、信息流共同匯聚到資金池的時候,一個小型的生態環境也逐漸形成并走向成熟。對于經濟發展和城市影響力來說,網紅經濟與文旅產業的相互加持可以實現雙贏,這樣才能在“網紅文旅”中更好變現。
據艾媒咨詢研究發現,各地的MCN屬性,與城市特征、產業發展息息相關:北京側重文化娛樂,上海的游戲屬性厚重,廣深兼具網紅孵化與粵語文化,杭州以電商及服裝見長,成都則主打美食與美女。杭州和青島,算是一南一北兩個網紅聚集的城市,但兩個城市的網紅定位并不相同。杭州屬于電商型,青島屬于娛樂型。相比杭州來說,青島的變現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南方城市MCN機構所占比例遠超北方,廣東、浙江、湖北、江蘇四省一舉囊括了全國近4成的MCN機構,全國MCN分布的整體呈“南移”態勢。根據抖音星圖發布的《2019 MCN熱力榜》,10家超頭部MCN機構中北京占了4席,來自福建的有兩家,上海、山東、江蘇各一家。除北京以外,山東省成為紅人數全國前十的唯一北方大省,這得益于MCN機構古麥嘉禾。
“買單”文化體驗提升城區活力
“抖音網紅千千萬,山東青島占一半”。青島占的“一半”,相當大一部分分布于古麥嘉禾。從網紅行業的培育方面來看,相對于MCN機構較為集中的市北區,市南區則缺乏谷麥嘉禾這樣的龍頭企業。從產業的培育扶持方面來看,市南區首先出臺了系列政策。比如市南區發布《促進“雙招雙引”和 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20條》,出臺了《市南區促進時尚產業發展獎勵扶持政策實施細則》,對于建設改造或運營購物中心或國際商業街區的最高獎勵100萬元;支持重點文化園區建設。對于新評定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的,最高給予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中小微法人企業發展網絡直播和銷售業務,每年實現網絡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且納統,一次性獎勵10萬元等。
為了進一步推動文旅產業發展,今年市南區還通過青島市文化和旅游消費公共平臺,發放100萬元文旅惠民消費電子券,實現政府財政資金直接補貼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費,消費者可享受單人年度最高500元的文旅惠民消費補貼,單筆消費補貼比例最高可達50%。
可以說,市南區致力于為符合補貼條件的每一本書、每一次文化體驗“買單”,也是從供給和需求兩端同時發力,滿足市民群眾的文旅消費需求,提升了城區文旅活力?!伴_展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促進活動,是充分發揮文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的有力舉措,也是助推文旅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引擎?!睋心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王宏介紹,“市南區將以實施文旅惠民消費季為突破口,用好各級文旅惠民補貼,精準補貼高端演藝、藝術培訓、精品旅游等項目,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市民“四位一體”的文旅惠民消費促進模式,拉動文旅消費快速增長,帶動相關產業提質增效,持續提升城區文化軟實力,助力市南區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核心區建設。”
當前,“數字文旅融合”已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也明確提出,借助數字化等高科技手段“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目標。隨著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不斷發展,數字文旅融合已經成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驅動經濟內循環的重要動能。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文旅領域的應用,以歷史文化、古跡資源為依托的“文旅1.0”發展模式,正迅速的向以科技為驅動的“文旅2.0”進行轉型。
可以預見,未來,數字文旅將是一片藍海。結合直播等數字經濟技術實現二次飛躍的文旅產業,對于市南來說有望再現中心城區的高光時刻,對于青島來說,“數字文旅”將是一張躋身國內一線網紅旅游城市的入場券。
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