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小問題”里的大民生,從居民身邊的細微處下功夫。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久久為功。一段時間以來,青島市城陽區為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效檢驗學習教育成效,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
陽光“訴”辦,實事速辦,城陽區通過陽光政務服務、“三我”活動、文明實踐積分、“陽光拍客”四大平臺收集訴求,精準、細致、迅速、快捷地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辦一件實事,暖一片人心
培育有特色、有品質、有溫度的陽光政務服務項目
不久前,城陽區惜福鎮街道勞動保障中心服務平臺接到李先生的來電,反映企業給自己發放工資數額不足。李先生在企業工作一個多月,實行計件工資,但企業發放工資卻與實際相差了一千多元。得知情況后,工作人員立即聯系了企業負責人,多次溝通協調,當日下午4點前企業就把工資轉賬給了李先生。“一開始就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撥打了電話,沒想到這么快就能給反饋,效率太高了,讓人感到心里格外的踏實和溫暖?!睂τ诠ぷ魅藛T的服務,李先生非常感謝。
辦一件實事,暖一片人心,多一份力量。據了解,為進一步健全“聽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政務互動模式,以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便民服務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努力培育有特色、有品質、有溫度的陽光政務服務項目,城陽區充分發揮“陽光政務服務平臺”的優勢,緊緊圍繞提高訴求辦理質量效率、提高群眾滿意率“雙提高”目標,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對群眾的訴求“應解決、快解決”,努力解決一批實際問題,形成一批治本措施,總結一批典型案例。據悉,僅7月7日——7月23日,全區陽光政務服務平臺共接收群眾訴求10359件次,100%按期辦結。
“確實很方便!現在通過掃描二維碼填寫企業相關信息即可進行申報,不再需要一次次跑腿,以往可能得一個多月才能撥付的資金一周就到位了,也大大減輕了我們的負擔。”日前,順利領取到城陽區高新技術企業區級獎勵的青島佳恩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丕龍告訴記者。今年6月底,城陽區2020年度高新技術企業區級獎勵開始撥付,與往年不同的是,此次資金撥付企業無需報送收據,以銀行流水作為帳務處理憑證可大大簡化資金撥付流程,采取無感支付手段,減輕企業辦事負擔,提高了政府兌現扶持資金的工作效率。
為群眾辦實事,讓企業少跑腿。在優化“陽光政務服務平臺”的同時,城陽區同步認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解難題”主題實踐活動,統籌企業服務智慧云平臺“云服務”和職能部門政策宣講“群服務”,扎實開展“送政策上門精準對接”“送能力上門精準培訓”“送專家上門精準問診”等系列服務活動,多維度多場景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構建良好高效的企業服務生態體系,助力高質量發展。
多聽些實話,多收獲真情
構建上下聯動協同機制,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日前,在城陽區城陽街道后田社區,一場別開生面的“現場辦公會”在社區各個居民樓的樓下召開,社區黨總支書記李大林帶領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和網格員代表走進每一棟、樓,在行走間隨時了解民情動態,居民們有什么心里話、有什么意見建議也隨時可以過來交流。“現場辦公是每月一次,提前給居民下通知。采取這種方式的最好好處就在于,摒棄了會議室里的局促與緊張,讓大家有不滿、就說話的心理和期盼徹底釋放出來?!崩畲罅直硎尽!?1號樓車庫地勢低,下雨存水,希望盡快解決”“25號樓前路面為光滑石材,雨雪天打滑,希望盡快更換”“社區服務中心后門沒有無障礙通道,雖然社區里身患殘疾的人少,但也要有通道”“小區廣場缺少孩子游戲區,建議增設”……這些問題和意見建議,社區逐一溝通、記錄并現場給出辦理期限,從速從實解決。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一直以來,城陽區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同基層社會治理和網格化管理工作相結合,緊盯群眾的急難愁盼,以民生需求為導向,把黨史學習教育變成服務“大民生”的實效。發揚好網格員的“鐵腳板”精神,充分發揮“三我”活動平臺作用,深入基層收集群眾意見,把網格員隊伍作為掌握基層民情的“前沿哨兵”,作為推動政策落地見效的“得力干將”,以黨史學習教育和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構建上下聯動的協同機制,讓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暢通無阻,努力實現“信息全掌握、管理無縫隙、服務無遺漏、責任全覆蓋、問題快解決”的精細化動態服務管理機制。
服務精一分,實踐深一度
“滴滴”一鍵派送打造“15分鐘志愿服務圈”
棘洪灘街道黃家莊社區送健康文明實踐活動需要一名心理志愿者、河套街道東河套社區關愛困難家庭志愿服務需要5名志愿者、春雨愛心協會親子公益課堂需要20名志愿者、保護膠州灣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需要志愿者20名……伴隨著一份又一份需求信息在文明積分實踐平臺上的發布,一支又一支、一群又一群的志愿者隨之行動,共同投身到基層志愿服務當中去。
“一鍵派送”幫辦服務,今年以來,城陽區依托區志愿服務中心以及全國首創的志愿服務“滴滴”模式,進一步優化“百姓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積分獎單”的志愿流程,統籌壯大志愿力量,精準提供“幫老、幫困、幫病、幫殘、幫教、幫事、幫心”志愿服務,實現志愿服務供需及時、精準、有效對接,打造“15分鐘志愿服務圈”,深化“全民志愿·陽光城陽”品牌。
數據統計,自2020年7月3日“文明實踐積分平臺”上線以來,共有近10000余個單位、個人通過平臺進行點單,接單7931條,服務群眾3萬余人次,有效填補了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不斷推進志愿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用好“文明實踐積分平臺”,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精準對接百姓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全過程,著力為民排憂解難。
吐槽更方便,聚合微力量
以曝光監督倒逼問題解決和工作落實,提升主城區城市品質
“東方城門口公交車站南側常年多輛出租車占據公交車道泊車拉客”“夏莊街道丹山村小區樓道貼滿了廣告,望有關部門清理解決”“悅華園小區一處安全消防通道,被兩道大門隔開,無法通行,造成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請相關部門及時拆除”……7月初,又一期“陽光拍客”意見辦理結果公布,十余項居民訴求得到青島市城陽區有關部門的回復和處理。
據了解,為有效落實創城各項工作開展,城陽區建立了區領導帶隊督查、專項督查組督查、責任單位自查、督查考核部門抽查和“陽光拍客”監督的“4+1”督查監督機制。作為城陽區創建文明典范城市的一大創新之舉,“陽光拍客”自今年5月份正式上線以來,已集中公布6期處理結果,上線僅兩周便監督曝光85件次,件件有回音。
發現問題,隨手拍攝,圖片視頻一鍵上傳,普通市民、陽光拍客團、志愿者和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員隨手“拍一拍”,即可對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存在的市容環境衛生臟亂差、公共設施破損、不文明現象、不文明行為等進行實時“吐槽”。收到問題線索后,曝光問題第一時間進行轉辦、督辦,并將整改結果及時進行公開“晾曬”,形成了吐槽、曝光、督辦、整改、晾曬的工作閉環,以曝光監督倒逼問題解決和工作落實,進一步提升主城區城市品質,實現“讓城市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目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