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山東省政府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共同舉辦的2021青島國際標準化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據了解,青島在全國率先提出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將標準化引入城市建設等諸多方面,青島標準化工作主要指標居全國前列。
“標準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
據了解,本次大會以“標準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包括1個主題論壇和“標準化支撐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標準化與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標準化人才培養”“標準化與工業互聯網和低碳轉型”等4個專題分會,以及系列標準化活動,旨在打造高能級對外交流合作平臺,進一步擴大國際標準交流互鑒,探討國際標準在完善全球治理、促進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2021青島國際標準化大會升格為山東省政府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立足打造更高能級對外交流合作平臺,將進一步擴大國際標準交流互鑒,探討國際標準在完善全球治理、促進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這將有助于促進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國際標準資源交流,帶動技術、市場、人才、項目等全方位要素資源合作。
為城市決勝未來搶占先機
據了解,青島在全國率先提出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將標準化引入城市建設、城市治理、產業發展諸多方面,形成了良好的氛圍,為城市決勝未來搶占先機。
在ISO的全球布局中,國際標準化培訓基地選擇落子青島,成為ISO在中國唯一的培訓基地。據市市場監管局統計,2018-2020年,培訓基地共舉辦了13期培訓班,共培訓學員680余名,其中來自39個國家的外籍官員學員68名,包括“一帶一路”合作國家36個、上合組織國家11個。這為青島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交流合作、集聚國際標準化高端人才搭建良好平臺。以此為基礎,青島逐步形成了國內國際一體化標準化教育培訓體系。青島大學自2017年設立標準化學院,開展標準化工程專業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養標準化專業人才,承辦了前兩屆青島國際標準化論壇標準化教育分論壇。目前該學院畢業和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125人,未來將成為我市乃至我國標準化建設高端人才培育搖籃。
青島標準化工作走在前列
確立標準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不變信條。2019年,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出臺《青島標準先進性評價辦法》,對海爾集團、海信集團、中車四方、軟控股份、青島海灣精細化工、青島寶佳自動化、中科紡織研究院(青島)等單位的13類產品執行標準進行先進性評價,從產品創新、填補國內(國際)空白、嚴于國家行業標準等8個方面,科學合理地提取先進性指標,比對企業或團體等優秀標準,最終成就青島標準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讓一項項先進性評價指標,為高標準產品“開口說話”。
據統計,2016-2020年,青島新增1個全國專業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2個國際工作組、2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數量和創新基地數量分別繼續保持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首位。全市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97項、國家標準933項、行業標準735項,總數高于“十一五”“十二五”的總和。全市完成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達到70項,涵蓋14類,在國家標準委開展的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中,數量和類別均居全國同類城市第一位,青島標準化工作主要指標居全國前列。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辛小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