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志偉
自從“內卷”這個詞“出圈”以后,什么都容易歸因于“內卷”,都快把這個詞用“卷”了。
近期,“內卷”又有了新素材。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畢業生進卷煙廠卷煙。進廠后,要先在一線卷三年煙絲。這一工作,并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含量,普通人培訓一段時間即可勝任,卻吸引了大量名校高學歷人才,引發熱議。
有人說了,掙錢嘛,不寒磣,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人們羨慕大廠給的多,可卷煙廠給的更多,還沒有“福報”和996。人們爭相上岸進入體制內,這里比公務員還香,不是鐵飯碗而是“金飯碗”。
這可能符合招聘方的需求、符合就業人員的需要,就是不符合大眾對名校畢業生就業觀念的認知。
如今,已經有不少名校和高學歷的畢業生選擇從事一些低門檻的工作。
中國傳媒大學“95后”碩士姚沁文為完成選題為“高學歷人才選擇低門檻行業”的畢業論文,在一家房產中介門店實習了3個月后被這個行業吸引,畢業后騎上電動車開始了賣房生涯。據她透露,學歷在這個行業并沒有什么優勢,但高學歷人才不止她一人。
清華北大博士生執教中小學的新聞層出不窮,連河北某高校的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也在近日跳槽去了廣州、深圳的中學,讓人感慨高學歷人才已經開始“降維就業”。有人說,廣州、深圳的中學待遇給的高,不遜于高校。很多問題首先是“錢”的事兒,但很多普通中學、鄉鎮街道每年都能招到博士,待遇普通,仍可反映出就業貶值、學歷內卷等問題。
今年夏天,應屆畢業生將達到909萬,十年前這個數字還是570萬。
上岸還是下沉,這是一個問題。
現在的就業主體是“95后”,就業觀念已經發生轉變,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考研深造熱、考公考編熱升溫,包括緩就業慢就業也在不斷持續。
日本學者大前研一在其《低欲望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危機和破解之道》觀察道,日本進入“低欲望”狀態,年輕人不愿意背負風險;少子化、人口超高齡化;喪失消費欲望、成功欲等。也就是俗稱的“躺平”。
前不久,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楊澤波在2021屆學生畢業典禮狠批“躺平”爆紅網絡。他說,“不要聽信躺平那些鬼話。躺平沒有想象的那樣美麗,躺平只不過是為自己原本已經墮落的心靈尋找一個冠冕堂皇聊以自慰的理由罷了。”“人生應該永遠不泯滅向上進取之心?!?/p>
不論下沉還是上岸,總之不能躺平。
個人的選擇無可厚非,對教育資源本身來說,可能會造成一種浪費。據統計,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生均教育經費總支出為37241元,部分地區可高達6、7萬元。
數十萬的教育投入培養出一個高學歷人才,個人選擇卷煙可能回本,但是國家高等教育的目的,應該不是為了培養工具人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