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黃一靈 薛瑾)近期,多家銀行廣撒“英雄帖”招募人才。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金融科技人才正在成為行業的“香餑餑”,招聘崗位眾多。
包括廣州農商銀行、西安銀行、民生銀行、寧波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機構對金融科技人才拋出橄欖枝。
隨著數字化轉型,銀行人員結構正發生重構,技術人才需求急速增長。不少銀行紛紛表示,將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持續提高金融科技人員占比。
科技崗位在銀行招聘中走俏
在金融科技賦能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改革下,整個銀行業都在持續加大金融科技資源投入,全面深化科技與業務融合。金融科技人才正在成為行業的“香餑餑”。
近日,民生銀行信息科技部發出“英雄帖”,開放“開發架構崗、數據產品崗、大數據平臺開發崗、數據應用開發崗、信息安全崗、應用運維崗、運營管理崗、機房管理崗、基礎平臺崗”等招聘崗位。
更早之前,西安銀行、廣州農商銀行在官網放出“一大波”金融科技部崗位,包括安全管理崗、系統開發崗、數據開發崗等。
來源:西安銀行
來源:廣州農商銀行官網
從任職資格來看,西安銀行稱有金融科技同業經驗者優先;廣州農商銀行一方面要求計算機、通信、電子、軟件工程等相關專業的人才,另一方面部分崗位明確需具有金融行業相關工作經驗。
除社招外,還有銀行在積極儲備“新生力量”。6月末,寧波銀行總行金融科技部2022屆校園招聘提前批啟動,招聘方向包括系統研發、系統測試、系統運維、應用支持、產品經理、職能管理六大方向。對于應聘者專業,寧波銀行要求為計算機、軟件工程、通信、自動化、數學、統計等相關專業。
業內人士表示,在金融科技方向上,當下銀行業更青睞“金融從業經驗+科技學術背景/思維”的復合型人才。未來,隨著銀行數字化轉型更加深化,此類人才將更受追捧。
銀行增員背后:技術人才增勢猛
金融科技人才在招聘上“吃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銀行人才結構的“變遷”。
來源:Wind
中證君注意到,從行業來看,近年來銀行業在持續擴招,Wind數據顯示,2018年末-2020年末,40家A股上市銀行員工總數逐年增長,分別為243.43萬人、244.5萬人、247.32萬人。
但若具體到單一銀行,八成A股上市銀行員工人數有所增長,其中數字化轉型較為領先的銀行增員更為明顯。例如寧波銀行,該行2018年末員工數為13684人,2020年末員工數為24291人,相當于較2018年末增長77.51%,增幅在40家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第一。
這些增加的銀行從業人員,一大部分屬于技術人員。
來源:Wind
Wind數據顯示,在披露可比數據的16家A股上市銀行中,截至2020年末,有12家銀行的技術人員數量較2018年末有所增長。其中,招商銀行由2018年末的2003人增至2020年末的8882人,增幅343.43%;浦發銀行、寧波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技術人才相同時間區間內的增幅也超100%。
此外,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工商銀行金融科技人員3.54萬人,占全行員工的8.1%;建設銀行金融科技人員數量為13104人,占集團人數的3.51%;光大銀行科技人員數量較上年增長27.43%;浦發銀行科技人員總數占比近10%。
各家銀行紛紛表示,將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持續提高金融科技人員占比。
廣納人才 發力金融科技
各大銀行廣納技術類人才,也是近年來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縮影。
“數字化意味著對于銀行深度改造,要從業務、流程、數據、運營、制度等方面實現重構,并實現所有環節的數字化互聯,這需要投入較多的科技人力、領域知識人力才能做到。”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孫揚表示。
“技術人員投入是商業銀行實施金融科技的重要考慮?!庇秀y行業分析人士說,“在行業近年來的轉型發展過程中,金融科技無疑是熱點和高頻詞匯?!?/p>
記者發現,實力相對雄厚的國有大行和股份行可謂銀行金融科技的“中堅力量”。2020年,六家國有大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總計投入金額接近千億元,同比增長約三成。國有大行和股份行也是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主要力量。
截至目前,商業銀行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數量已達到十幾家。據零壹智庫,商業銀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短期大多以服務母公司銀行業務為主,長期大多以輸出同業IT解決方案為主要營收來源。金融科技子公司將加快銀行業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一些中小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也不甘落后。前瞻產業研究院用“狂飆突進”形容部分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的發展,指出金融科技推動業務下沉效應明顯。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表示,未來銀行業在金融科技領域投入的競賽依然會持續,數據平臺、智能信貸、智能獲客與運營、智能風控、智能網點等是主要的科技投向領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