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這場盛會在青島開幕,青春之島迎來青春健兒

    7月12日晚,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和共青團中央聯合主辦,山東省教育廳、青島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學生運動會開幕式,在青島國信體育中心鉆石體育館舉辦。

    本屆全國學生運動會比賽時間從7月3日到7月17日,共15天,設游泳、田徑、籃球、足球等10個大項、2個小項,分大學甲組、大學乙組、中學組3個組別,來自全國的33個代表團參加比賽,期間還將舉行“校長杯”評選、科學論文報告會和體育道德風尚獎評選等活動。本屆運動會,總計參加人數超過14000人,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和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全國學生運動會。

    黃海之濱的青春之島,迎來了五湖四海的青春健將。

    重大賽事的舉辦,對于城市硬件設施、服務保障等綜合能力是一種考驗,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這是對青島重大賽事保障能力的信心和信任,也是青島體育吸引力的展現。尤其在疫情防控絲毫不能放松的背景下,青島能夠辦好這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全國學生運動會,更顯實力和自信。

    本屆運動會還有“辭舊迎新”的特殊的意義。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是最后一屆全國學生運動會,之后,全國學生運動會將與全國青年運動會合并為“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并于2023年在廣西南寧市舉辦首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

    全國學生運動會的舉辦,是青島體育的大事、盛事,也為青島體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青春健兒們的表現值得期待,體育帶給青島的發展機遇也值得期待。

    01

    青島

    體育界的“C位之城”

    舉辦知名性賽事是一座城市走向國際化、塑造影響力的的重要路徑和標志之一。從某種程度上講,承接國際性賽事考驗的是一座城市科學合理、開發利用的智慧與能力。

    在承接大型體育賽事中,近年來青島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有“小世界杯”之稱的世界青少年足球賽“哥德杯”、頂級的國際帆船賽事“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等知名賽事均多次在青島舉辦,在展現城市綜合實力、彰顯城市自信擔當的同時,更是提升了青島在體育產業上的“吸金”度與城市體育名片的知名度。

    即便在疫情突襲后,青島也是率先實現體育“復蘇”的城市之一:

    2020年6月20日,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全國首個重啟的大型職業聯賽暨2019-2020賽季CBA聯賽復賽在青島順利開賽。季后賽、總決賽幾乎整賽季都在青島舉辦,并留下首張20支球隊全家福,開創了CBA歷史,中國籃協授予青島市政府“2020中國籃球特殊貢獻獎”。

    2020年8月8日,2020第十二屆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開幕。此次帆船周?海洋節共舉辦了7項帆船賽事,環山東半島帆船拉力賽等4項為首次舉辦的全新賽事。

    2021年青島的體育賽事更加密集:

    3月21日,2021年CBA全明星周末的全明星正賽在青島舉行,這是是自去年CBA聯賽復賽以來有條件允許球迷入場觀賽人數最多的一場——6000多名觀眾入場觀戰;

    4月30日至5月8日,2021年全國游泳冠軍賽暨東京奧運會選拔賽在青島舉辦,葉詩文、徐嘉余、張雨霏、楊?,u、辛鑫等名將角逐青島,這也是全國游泳冠軍賽第五次選擇在青島舉辦,參賽規模、辦賽質量、賽事影響逐年提升;

    5月4日,“海爾·2021青島馬拉松”用高水平的組織保障能力,延續著青島馬拉松品牌,向全球2.5萬名選手展現了青島魅力。

    今年,中國女籃國際挑戰賽、全國擊劍冠軍賽(第三站)、中國擊劍俱樂部聯賽、全國短道速滑聯賽、全國花樣滑冰冠軍賽等均在青島舉辦。此外,青島還將作為2023年亞足聯中國亞洲杯的承辦城市,承接這一亞洲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足球賽事。

    一系列重大賽事與青島的“合伙”,是青島體育發展成績的顯性展示,也是青島城市形象的高端展示。在這些光環背后,是青島體育事業發展扎實的基礎土壤,正是因為土壤的豐茂,才長出了上述“大樹”。

    截至目前,青島市民人均健身場地面積已達3.29平方米,遠高于全國2.08平方米的平均值,提前完成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設定的2035年遠景目標。

    十三五期間,青島拿到全國級以上的金牌535枚;24屆山東省運會,青島主會場取得了全部7個單項第一的好成績;2020年,乒乓球、短道速滑等單項上,青島籍選手陳夢、周靖然都實現了個人成績的突破;目前已經確定有5位青島運動員入選東京奧運會國家隊大名單。

    十三五末,青島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了628億人民幣,增加值249億,占比GDP2.21%。

    02

    體育豎起產業大旗

    體育樹立城市形象

    不同歷史時期,城市吸引人的要素是不同的。

    在工業時代,能獲得原材料是城市繁榮的基礎,代表城市形象的往往是產業、摩天大樓、大跨度的橋梁等。后工業時代,創新成為新的原材料,經濟發展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創造性工作崗位,城市發展也呼喚著一批又一批創造性人才。

    對于越來越多在城市中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來說,生態環境、文化品位、生活方式是城市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而體育運動作為城市文化氛圍和現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正在成為吸引人才流、資本流、技術流和信息流向城市聚集的重要誘因和媒介。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測算,目前中國體育消費僅為歐美的三十分之一。保守估計,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到5萬億。體育,既是城市的吸引力,也是產業的掘金地。

    在這方面,青島擁有的并不只是一系列高端賽事,還有政策上的先行先試優勢。

    去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關于公布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確定全國40個城市入選首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名單,青島位列其中。

    體育產業尤其是賽事經濟,對于城市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正在成為新型城市的發展引擎和城市名片。作為試點城市,青島在開發體育消費新領域、新業態,推動體育消費機制創新、政策創新、模式創新、產品創新方面享有更大探索空間。在在“城市體育消費”崛起的大背景下,青島無疑在體育“新品牌、新IP、新活動、新地標、新基建、新市場、新消費、新產業”的打造上,占據基礎優勢和政策優勢。

    根據《青島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2021年作戰方案3.0版》,體育是重點之一。在時尚體育產業集群的打造中,帆船、足球、冰雪、馬術、電競、自行車等龍頭產業為主攻方向,深入推動時尚與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打造全球知名體育城市和國家體育中心城市。

    但也要看到,與預期中的遠大目標相比,當下的青島還有許多功課要補,尤其與成都、南京等城市相比,青島的體育產業依然面臨著產業化不足的問題。雖然青島現有英派斯、邁金科技等體育領域頭部企業,但數量太少、難以形成頭部集群,體育品牌仍然需要進一步孵化。

    青島是著名的“帆船之都”“足球之城”“田徑之鄉”,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帆船俱樂部誕生于青島,新中國的航海學校也誕生于青島,曾多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全民健身先進城市”稱號,有著承辦重大賽事的豐富經驗。

    全國學生運動會在青島舉辦,就像是青島在體育產業奮進的又一個里程碑,記錄著成績,更開啟了下一段行程。青島體育,接著跑吧。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