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昝秀麗)中國證監會近日召開貫徹落實《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動員部署會,對近期有關重點任務作出安排部署。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專家指出,《意見》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特色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的頂層設計,重在實際執行中各部門通力合作,落實落細,推動“零容忍”長效機制的加速形成。
(圖片說明)資料圖,新華社發
突出重點落實責任
會議要求突出重點,落實責任。要在統籌推進各項任務落地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幾項標志性任務的落地,讓系統上下、市場各方切切實實感受到《意見》帶來的積極變化。
此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要突出重點,抓好關鍵任務落地。緊緊圍繞體制機制改革的主線,會同相關方面抓好協調小組、派駐檢察、內部通報制度等重點任務落地,讓市場各方有切切實實的獲得感。
實際上,在《意見》印發后,一批重點任務取得了積極進展。比如,私募基金條例即將提交審議,首單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康美藥業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已經啟動。
對于近期市場各方關注的以市值管理之名行操縱市場之實等違法行為,證監會稽查局副局長陳捷近日表示,證監會對此加大了打擊力度。2020年以來,證監會查實以所謂市值管理等名義操縱市場的案件15起,占同期查實全部操縱市場案件的18%。陳捷強調,下一步證監會將堅決貫徹《意見》,落實“零容忍”工作方針,立足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監管大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密切關注賬戶聯動,密切關注異常交易,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行為,持續凈化市場生態,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專家指出,《意見》明確了資本市場未來五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主要目標,細化了具體措施,強調了落實責任,將有利于建立健全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長效機制。
“雖然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刑事懲戒的立體追責體系初步建立,但法治供給仍需補齊短板。與刑法修正案(十一)配套的相關刑事司法解釋和司法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與新證券法相配套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等配套行政法規的制定修改工作尚待完成。加快制定期貨法,補齊期貨市場監管執法制度短板。”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商法室主任陳潔表示。
在進一步暢通投資者民事賠償救濟渠道方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在注冊制背景下,亟待完善市場化約束機制,保護投資者利益,應通過進一步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等舉措,持續提升公眾投資者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優化共建共享的資本市場生態環境,全面建成投資者友好型小康社會,最終把資本市場辦成誠實信用、公平公正、共建共享、包容普惠的國民財富中心。
此外,構建市場“零容忍”長效機制,重在強化跨部門監管協調?!皩崿F資本市場的有效監管,僅靠監管部門的努力遠遠不夠,還需要有立法支持、司法保障以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配合,形成高效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合力。當前資本市場執法面臨的新型疑難案件多,涉案的金額更大、涉眾性更強,必須協調好行政和刑事司法機關的力量,形成強大的執法合力,才能有效予以應對?!敝袊嗣翊髮W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指出。(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