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最好的比,向最好的學。開局之年,青島學習熱情高漲,“求學”腳步匆匆,對標先進,用學習來解放思想凝聚共識,用學習來促工作抓落實。
繼5月上旬赴成都、深圳考察學習之后不到兩個月,青島再次“組團”南下“求學”。這次學習的是承擔著“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國之重任的浙江。
7月6日至10日,青島市委副書記惠新安率黨政考察團赴浙江杭州、寧波、湖州考察學習。五天奔赴三市,行程緊湊,緊鑼密鼓,馬不停蹄。
考察團在太湖源現代農業園考察
此次考察學習的主題非常鮮明,那就是“鄉村振興”。為什么選擇這個主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由此,我們的工作重點由脫貧攻堅轉入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上,這樣才能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山東的重大任務。作為山東經濟發展的龍頭,青島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肩負著重要責任。
青島是農業強市、農村大市,最大的潛力和后勁在農村。
近年來,青島緊緊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一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圍繞“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先行區”這一目標,做了大量嘗試,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先進城市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還有大量工作要做。走出去學習取經,向最好的學,是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的“必修課”。
為什么選擇浙江?一個月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頂格”發布了《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為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擘畫了藍圖。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推動鄉村振興,說到底,也是為了實現共同富裕。到“共同富裕示范區”學習鄉村振興,自然是最佳選擇。
五天的考察中,浙江杭州、湖州、寧波三地在數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綜合改革、鄉村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增收等鄉村振興工作核心環節的做法和成效,讓大家深受觸動:“原來應該這么干”“以后就要這么干”“抓緊時間動起來”……考察團成員邊考察、邊思考、邊“定計”。
1、“兩山”發源地,“共同富裕示范區”
浙江是“兩山”理念的發源地,是全國最早鋪展鄉村振興“宏大畫卷”的省份之一。
自習近平總書記2003年6月在浙江親自擘畫“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以來,浙江已成為全國農業現代化進程最快、農村經濟最活、農民收入最高、鄉村環境最美、城鄉差距最小的省份。
2020年,浙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930元,居全國第二名(僅次于上海),連續36年位列全國各省首位。杭州、湖州、寧波都是浙江鄉村振興的先進代表。
杭州市是浙江鄉村振興工作的綜合代表,在數字鄉村建設、鄉村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表現突出。2020年,杭州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6萬億元,農村電商銷售收入165億元、增長15.7%。
杭州市臨安區高虹鎮石門村
同時,杭州市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30萬元以上、經營性年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年人均1萬元以下低收入農戶全面清零。市縣兩級美麗鄉村覆蓋率達54.5%,美麗城鎮建設項目開工1941個,2020年在農村的高層次人才較2019年增長147.1%。該市還計劃5年內提供不少于500億元鄉村振興人才專項信貸資金。
湖州市是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的誕生地,是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生態區縣全覆蓋的國家生態市,也是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2020年,湖州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44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66:1,并實現了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縣全覆蓋。
湖州市安吉縣余村遠景
2020年,寧波市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52.4億元,寧波在現代種業(種業年產值超過35億元,市種子有限公司、微萌種業躋身全國同行業前五強,甬優7850入選全國超級稻品種、“甬岱1號”大黃魚獲國家水產新品種認定)、農業機械化(糧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0.0%)、農業規模化(農業規?;蔬_69.7%)、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達到108個,風險保障超過450億元)等多個方面居全國領先、浙江省第一。
寧波市象山縣黃避岙鄉高泥村利用閑置土地完成鄉村“美麗庭院”建設
在美麗鄉村方面,寧波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農村公廁規范化管理實現行政村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9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138元,低收入農戶收入達到16681元。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30萬元以上、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總收入10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達到70%。
2、一路走,一路看,收獲滿滿
浙江鄉村振興工作在過硬的實力背后是超前的理念、踏實肯干的態度和多年不變的堅持。
“總書記在我們這里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那我們就一定要將環境資源優勢發揚下去?!?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湖州市安吉縣余村調研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發展理念,自此余村人把發展理念從“工業立村”轉向“生態立村”,堅持16年不動搖,實現了從“賣資源”到“賣風景”的華麗轉身。
湖州市安吉縣余村中石碑
2020年,余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72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超過55000元。
同在安吉縣的遞鋪街道魯家村在村莊項目運作中引入資本力量,“下血本”拿出300萬元請專業公司,按4A級景區標準對全村進行綜合規劃、設計和運營,實現了公司、村集體、家庭農場三方的互利共贏,現在“開門就是花園、全村都是景區”,美了村子面貌,富了村民口袋。村民對觀象君說:“村里有一列旅游小火車,行駛時會發出噪音,卻沒有一位村民投訴擾民?!?/p>
湖州市遞鋪街道魯家村永不擾民的小火車
杭州市依托互聯網資源優勢,充分賦能鄉村振興建設,從過去單純追求種植面積和產量,到現在實現科學種植,為每塊土地選擇最適合的農作物,追求單位面積產量收益最大化,生產理念已經悄然改變。
杭州市臨安區太湖源現代農業園
在杭州市臨安區太湖源現代農業園,通過數字賦能,推動上下游產業、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手機成了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農資、直播變成新生活。以“天目雷筍”數字園區為例,通過構建土壤大數據“云基地”,實現了精準測土、水肥一體,田塊養分、土壤水分、空氣濕度、病蟲害等事關農業生產情況一目了然,進而讓每個田塊都有了個性化培育種植方案,實現了“品質”“產量”雙升。除種植外,園區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通過自建直播培訓基地,“自產”直播帶貨主播,并可實時分析網絡銷售數據,精準投放廣告。
現在的浙江,通過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很多村民變成了“股民”,土地流轉收“租金”、努力工作收“薪金”、店鋪經營收“現金”,村民收入不斷提高。
“村里的事,手機里都有,手機里都能辦”正在湖州市長興縣呂山鄉龍溪村成為現實,依托“未來鄉村”鄉村治理數字化信息服務平臺,整合了“公安、司法、人社”等10余部門的相關信息,在平臺中公開村內相關文件,村民不僅可以查閱信息,還可以實現找人大代表、找律師、訂酒席、尋求幫助、發布好人好事、曝光不和諧現象等,通過積分還可兌換獎品、優惠券等。當地干部告訴觀象君,平臺只有能用、實用、好用、管用才能真正讓村民愿意用。
湖州市長興縣呂山鄉湖羊智慧循環產業園
村內整潔優美、村民收入提高,真心的笑臉是美麗鄉村最好的風景,美麗鄉村成為真正的“美麗經濟”。
2003年起,寧波市慈溪市黃避岙鄉高泥村累計拆違35畝,整改率100%。利用拆除的用地空間,全面整治提升,建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鄉村公園、村民中心等一批公共設施,村莊環境明顯改善,村民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高泥村中鄉村花園景觀
同時,高泥村積極探索“三權分置”制度改革,將集體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設,在保持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不變的基礎上,將農村住宅進行流轉、租賃,盤活農村閑置土地資源,將原本老舊、廢棄的民居進行二次改造,促進鄉村集體經濟發展。并獲評“全國文明村”稱號。
3、觸動,,激動,更要行動
考察團在滕頭村考察
本次考察學習,考察團成員們每到一處,無不被當地干部群眾身上的干勁所吸引,不管是面對新農村建設、環境整治的難題,還是智慧農業、循環經濟等新事物,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士氣、斗志和堅定的信心,以逢山開路的勇氣開創了鄉村振興的新天地。
7月9日晚,考察團進行分組討論交流,10日下午,又召開了總結座談會,會上大家踴躍交流意見想法,鼓足了下一步工作的信心。
青島市委副書記惠新安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務求實效,不斷提高鄉村振興工作水平。要堅持黨建引領,加強部門協同,持續深化“萊西會議”經驗,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凝聚全社會力量,想千方百計,做千村振興大事,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出青島貢獻。
青島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由翠玉認為,浙江省不僅落實中央相關政策早、快、實,而且富有創新精神,不說“辦不了”,只想“怎么辦”?!拔覀円屑殞W習領會浙江的先進經驗做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揚長補短,因地制宜走出具有青島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p>
膠州洋河鎮黨委書記宋振祥感觸頗深,“浙江省鄉村振興工作匯成了一張藍圖,久久為功,成績斐然,其中數字化建設全域覆蓋,通過改革創新打通堵點難點,所有力量擰成一股繩一體發力。本次考察也是下一步工作的起點,我要把這次考察的經驗帶回去,和同事們一道,擼起袖子加油干,推動本轄區鄉村振興工作再上新臺階?!?/p>
考察總結座談會
青島是沿海城市、經濟發達市,也是農業大市、農村大市,耕地面積770多萬畝,農村人口406萬。黨的十八大以來,青島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創了“三農”工作新局面,工作成效有目共睹。
毫無疑問,“十四五”以及更遠的未來,鄉村將是青島的潛力所在,后勁所在。
青島“十四五”規劃綱要拿出整整一章來部署“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提出,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巧干,更需要實干。對青島來說,鄉村振興工作已擁有良好的基礎和優勢,只要我們沉入農村、撲在基層,只要我們俯下身子,出實招、辦實事,全力以赴打好鄉村振興攻勢和突破平度萊西攻勢,鄉村振興就一定能結出像浙江三市這樣的碩果,就一定能成功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在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打造進程中展現出青島貢獻、青島力量。
作者|余博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