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接受網絡安全審查到APP下架,滴滴出行事件仍在發酵。7月7日,滴滴出行已從微信支付出行服務欄內消失,微信搜一搜中搜索“滴滴出行”小程序已經不可顯示;同時,支付寶內也無法再搜索到“滴滴出行”小程序。一系列事件同樣影響著滴滴出行的資本市場表現。截止美國時間7月6日收盤,滴滴股價大跌18.93%,股價跌至12.59美元。
滴滴出行未來引發關注
7月2日,國家網信辦發布公告,對“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為配合網絡安全審查工作,防范風險擴大,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注冊。7月4日,國家網信辦發布通報稱,根據舉報,經檢測核實,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7月4日當晚,滴滴出行進行了公開回應,稱將嚴格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下架整改。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從法律層面來講,此次滴滴出行APP的下架,發文主體是國家網信辦,這是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做出的處理,是國家基于個人信息的保護泄露的一個處置。
在此之前,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對“滴滴出行”啟動網絡安全審查,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注冊。而前不久滴滴的境外上市,讓在此大背景下,滴滴出行APP數據安全問題更易引發猜忌。
北京云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分析認為,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的具體表現形式很多,比如:未明確告知用戶收集的個人信息的范圍、目的和用途;收集個人信息的范圍過大,違反必要原則;未向用戶提供注銷賬戶的方式,在用戶注銷賬戶后未依法刪除其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日益完善
實際上,滴滴出行這類APP下架并非首例,小紅書、國美等APP就曾因為內容問題被下架,隨后按照規定整改后才重新上架。今年4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社會通報了93家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企業的名單。同時,對反復出現同類違規問題的天涯社區、大麥、途牛旅游、VIP陪練、脈脈5家企業的App予以直接下架處理。
從這個層面看,如果滴滴出行按照規定完成整改且不再出現問題,那么滴滴出行的回歸是有可能的。
但與上述案例不同的是,此次滴滴出行App的下架,是《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實施以來的第一案。公開信息顯示,國家網信辦、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央行等12個部委聯合制定的《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于2020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安信證券表示,參考相關部門官網,滴滴出行是《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出臺以來首次被公開實施網絡安全審查的企業。
從事件來看,網絡安全在過去半年中,持續有驅動因素存在。來自計世資訊的數據顯示,2021年3月,“十四五”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其中“安全”一詞在本綱要中共計出現175次,成為綱要中排名第四的高頻熱詞。另外,2021年6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數據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朱巍表示,滴滴出行App的下架,某種程度也是一種信號的釋放,對于涉及個人信息、數據等網絡安全問題,從法律法規層面來說,一直在細化,對于網絡安全問題未雨綢繆是很有必要的。趙占領也表示,隨著國家對于網絡安全的重視,無論是企業主動申報安全審查,還是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依職權啟動安全審查,都將逐漸成為常態。
存量市場仍在但股價“跌跌不休”
一位滴滴司機表示,雖然滴滴出行事件引發了巨大社會關注,但對目前的網約車服務影響不大。“大家都養成了打車的習慣,我們目前的訂單還算正常,畢竟大家的手機里還存有APP。”
記者了解到,滴滴出行APP的下架并不影響已經安裝過的用戶使用,同時,雖然小程序已無法顯示,但用戶依然可以通過歷史小程序的記錄找到滴滴出行并繼續使用。朱巍表示,APP下架目前只是影響到了其增量市場,暫不會影響存量市場。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滴滴作為一家主要在中國經營的企業,所有數據首先是存儲在本地的。但是,在美國上市將不可避免地涉及數據出境問題。
報道稱,美國證券市場對于上市公司有很高的信息披露要求,包括必須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編報其財務報表、必須根據美國證券法律規定,對公司重大信息及時披露等,這勢必涉及一些該公司在中國境內的經營情況數據是否能夠出境的問題。
接受安全審查,并下架APP,顯然對剛剛在美國上市的滴滴出行產生了影響。數據顯示,6月30日,滴滴剛剛完成美股上市之時,當日開盤價為18美元,較14美元/ADS的發行價上漲28.5%,市值一度超800億美元。隔日,滴滴大漲15.98%,收于16.4美元。受7月2日接受審查消息影響,滴滴以14.96美元開盤,跌逾8%。隨著美國時間7月6日,美股正式開盤,滴滴出行股價一度跌幅高達25%,股價跌至12美元,截止美股收盤,滴滴股價最終跌幅18.93%,股價暴跌至12.59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從6月11日正式遞交招股書,到6月30日完成上市,滴滴的“光速”上市并非無懈可擊。滴滴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滴滴出行年收入分別為1352.88億元、1547.86億元和1417.36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出行收入為421.63億元。由于受疫情影響,滴滴的收入增長在過去三年內存在一定的波動性。
利潤方面,過去三年內,滴滴出行持續處于運營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運營虧損124.43億元、80.13億元及137.88億元,今年一季度滴滴運營虧損66.54億元。
有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滴滴的收入增速、運營虧損擴大等方面,構成了這份招股書中的風險點。而此次App的下架,更對滴滴在資本市場上表現帶來了更大不確定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