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胡雨)上周A股三大股指沖高后出現回調,以“茅指數”成分股為代表的白馬股大幅調整。
在券商看來,目前市場進入整固期,但無論是市場整體還是熱門股,其回調幅度都會小于今年2-3月份的水平。對投資者而言,基本面仍是主線,半年報業績將成為重要線索,后市建議繼續圍繞新能源、醫療等成長賽道展開布局。
圖片說明:資料圖,新華社發
市場已進入整固期
安信證券策略團隊認為,目前市場已進入整固期,這次調整純粹是市場層面的,共識方向交易擁擠不堪,風險偏好邊際降溫;從調整幅度看,預計本次調整的級別和春節后通脹擔憂下美債利率超預期攀升導致的調整無法相比。
廣發證券策略團隊指出,雖然A股微觀結構存在調整壓力,但受美債名義利率上行空間有限等因素影響,預計本輪熱門股的調整幅度會遠小于2-3月份。當前仍處于健康的信用收緊階段,市場風格仍會延續“市值下沉”“小盤成長接棒”的特征。
在國泰君安證券策略團隊看來,北向資金撤出與市場回調的背后更多的是交易層面的行為,展望后市,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相繼落地,風險評價下降疊加無風險利率的下行可能,分母端仍有拉升動力。此外,伴隨半年報業績預告披露窗口期的打開,博弈盈利將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認為,7月A股整體將處于從平靜期向共振上行期轉換的階段,期間市場預期、驅動、主線都會出現轉變,投資者一致上漲預期的消散或造成短期調整,但演變成持續快速下行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基本面將成為投資者新共識的基準,市場主線將從高彈性主題轉向高景氣板塊。
開源證券策略團隊表示,本輪下跌前并未出現類似于2021年1-2月的建倉行情,全市場投資者在此前就已相對審慎,因此認為市場短期出現流動性風險的概率較低。對投資者而言,基本面仍是主線,臨近的半年報業績將成為重要主線。
粵開證券策略團隊指出,市場將聚焦盈利可持續增長的股票。當前市場預期2021年凈利潤增速較大的板塊主要集中在科技(計算機、電子、通信、汽車等)和順周期(有色金屬、化工、鋼鐵等),高增長及低估值是今年下半年行情的主要邏輯。
看好新能源、醫療等成長賽道
對于后市配置,安信證券策略團隊表示,短期建議靜待市場整固期結束和熱門板塊擁擠交易降溫,關注正在孕育中的新景氣與主題方向。在沒有發現新的景氣成長板塊之前,整固期之后市場中期方向大概率依然將圍繞新能源、半導體、醫美、醫療等核心成長賽道。
廣發證券策略團隊建議,繼續配置即期/預期業績好的小盤成長,如醫療服務、半導體、元件,以及“低PEG+漲價傳導+盈利預測上調”的化肥、玻璃板塊。主題投資關注“碳中和”下景氣度改善及政策邊際增量確定方向,如新能源車、光伏板塊。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團隊推薦五條主線:一是券商、銀行股;二是科技成長方向的新能源車、電子、醫藥板塊;三是復蘇加速的國貨消費、新興消費、高端消費領域;四是“碳中和”下周期新機遇,如建材、鋼鐵、建筑工程板塊;五是成本受制預期邊際緩和下中游制造超跌反攻的機械、汽車板塊。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建議,繼續緊扣高景氣主線,圍繞新能源、科技自主可控、國防安全和智能制造四條成長制造主線布局,這些板塊短期波動會帶來新的入場時機。
開源證券策略團隊指出,通脹帶來的產業鏈利潤向上分配仍在持續,通脹對于部分盈利改善的力量正在顯現,推薦兩條主線:一是化工(純堿、化纖、鈦白粉)、煤炭、鋼鐵、有色(銅、鋁)和石化;二是價值修復的銀行、建筑、房地產、航空、電力等。
粵開證券策略團隊建議提前布局業績超預期以及高景氣有望持續的板塊。具體到細分行業,從業績持續性和估值水平來看,當前電子、機械、電力設備新能源和基礎化工等具備較高的性價比;此外,可重點關注通脹背景下產品有望進一步提價的行業和具有較大潛力崛起為新的優勢制造領域。(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