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的深入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老年人的醫養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康養產業面臨巨大的藍海。那么,康養產業未來20年的方向和賽道是什么?2021中國山東(青島)康養產業博覽會和康養產業高峰論壇近日在青舉行,業內專家學者表示新型社區有望成為未來康養產業主戰場。
民間資本進軍康養產業
記者注意到,在以往的博覽會上,國企辦、公辦醫養機構往往占據著展會“C位”,而如今,越來越多的民企異軍突起,大舉進軍康養產業,呈現集團化、多元化發展態勢,逐漸占據展會市場“封面”位置。
在博覽會上,起步于2009年的上海九如城集團強勢亮相,集團深耕康養行業10多年,致力于醫、康、養、教、研、旅相融合的康養服務綜合運營,目前在全國10多個省份60余個城市開設康復醫院、養老機構200余家、社區中心800余家,擁有員工逾8000人,總床位數超過5萬張,服務惠及百余萬戶家庭。山東新華錦集團致力于實現康養產業鏈上中下游資源融合,打造養老和醫療雙輪驅動的健康產業模式,以青島市、泰安市兩大基地為核心,在青島市嶗山區、城陽區、西海岸新區和泰安市打造了國際醫療??萍?、森林康養旅居基地、國際康養產業園等項目,實現對省內、全國乃至東北亞地區的高端康養資源整合。青島市的康養產業企業也不示弱,瑞源健康產業集團圍繞機構、社區和居家三個維度,進行智慧健康養老的全產業鏈多點布局,致力于打造從養老到醫療、從機構到居家、從線上到線下、從綜合服務到人工智能的國際化、專業化健康養老產業集團。
此外,國外養老集團紛紛掘金中國康養市場。來自柏林的蕾娜范養老集團是德國康養產業“最佳企業”,提供包括居家上門護理、重癥醫療護理、機構養老、社區服務以及殘疾人全方位服務。目前,集團在德國、奧地利和中國共有80余家分支機構、4400多名員工與8000多名客戶,其中在煙臺、焦作、濟南、聊城、蕪湖擁有運營機構床位1000張。
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應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健康文化產業和體育醫療康復產業;制定健康醫療旅游行業標準、規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醫療旅游目的地,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業配套發展。到2030年,我國健康產業的規模將達到16萬億元。
青島康養產業增加值達595億元
醫養健康產業是朝陽產業、未來產業,既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健康需求,也是新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多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醫養健康產業發展,將其作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和五大新興產業之一,予以重點扶持。2020年,山東省確定147個醫養健康產業重點項目予以扶持;山東省在“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中,明確提出要推動醫療、養老、休閑、體育等多業態融合發展,推進健康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
從傳承百年的青島大學醫學院到藍圖逐步落實的康復大學,再到近年發展如火如荼的康養產業,青島市有著深厚的醫、教、康、養歷史底蘊以及蓬勃的康養產業發展動力。
記者了解到,青島市將醫養健康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新興未來產業之一,去年出臺了《青島市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聚焦現代醫療、健康管理與促進、老齡健康等領域,確定了20項攻堅任務,推動建設覆蓋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健康養老產業體系。同時,青島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水平運作,加快推進康養產業重點項目、園區建設。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清華大學附屬青島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二期等總投資近300億元的21個重點醫療機構建設項目順利推進,建成后將新增床位1.71萬張。膠州康養藝術園區、城陽泰和醫養中心、西海岸新區佳諾華國際醫養健康小鎮等12個社會投資的健康養老產業項目正按計劃加快建設。目前全市擁有養老機構284家,養老床位5.5萬張,其中護理型床位近2.5萬張。全市規模以上醫藥醫療器械企業57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30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大品種15個,青島日益成為國家重要的生物醫藥研產基地。2020年,青島市醫養健康產業增加值達到595.62億元。
大咖“把脈”康養產業方向
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涌入康養產業賽道,誰能搭上產業發展快車?在中國山東(青島)康養產業高峰論壇上,民政部養老服務業專家委員會委員烏丹星博士發表了《康養產業未來20年》主題演講,提出發展康養產業必須加強對政府政策、區域特征趨勢、自身資源及能力、市場認知及需求、客戶支付端變化等方面的把握。
“與傳統健康產業不同的是,新興康養產業既不是養老也不是養生,它代表著關乎14億人口的大健康產業,涉及健康管理、養老養生、旅游旅居、休閑體育、休閑農業和醫美產業等多方面,具有投資大、周期長、回收慢、利潤低、風險高的五大特征?!睘醯ば钦J為,從康養產業供給模式上,將逐漸出現政府?;尽⒅械仁杖氲母啐g空巢、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臨終老年人康養;企業保高收入老年人高端康養的趨勢。“北歐養老模式特征是養老福利化,而美國養老模式特點是完全市場化,我國可以探討實行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福利模式、中等城市混搭模式和發達城市市場化模式?!?/p>
隨著民間資本進入康養產業,烏丹星從生存之道、賽道選擇、核心能力、未來結局等方面,探討了康養企業發展戰略和方向。烏丹星認為,新型社區或將成為民間資本進入康養產業的主戰場,如提供中高端全齡服務的康養小鎮、特色小鎮、全齡社區、養老社區等。在賽道選擇上,烏丹星認為專注于單一業務的企業更有利于長遠發展,而那些廣泛涉足機構、居家、社區,占據輔具、用品、信息化、培訓、咨詢等多元化賽道的企業反而不利于發展壯大?!捌髽I的業務規模與形式應由其運營能力決定,在制定發展戰略時,康養企業要看到我國各區域康養產業的不同發展階段,抓住占據80%客戶群的大眾市場,實現政府與市場混合型資源合理配置?!?/p>
烏丹星建議,康養產業的產業鏈囊括了投資開發建設、服務運營管理、市場客戶供應鏈,康養企業需要注重三者協同,可以從產品、營銷、服務、經營、品牌五大方面著手,打造品牌特色,提升企業競爭力,在前景可期的康養行業實現正確的戰略選擇與可持續發展。
記者 封滿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