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青島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市“十四五”信息化規劃》,已經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審議通過,將印發實施。
《規劃》系統總結信息化成就,分析信息化趨勢,較好地回答了未來五年全市信息化向哪里走的問題,是青島市經濟社會信息化的綱領性、指導性文件。按照規劃,青島將突出推進十大任務,力爭實現“六新目標”,成為位居全國前列的數字城市。
2020全市信息化發展大會
“六新目標”和十大任務
《青島市“十四五”信息化規劃》首次提出青島城市信息化建設的“六新目標”:到2025年,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取得重大進展,以信息化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和模式創新的成果全面顯現——
一是,信息網絡接入能級得到新提升,城鄉家庭寬帶接入能力達到1000Mbps,5G、IPv6、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持續深化,新型基礎設施規模和能級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成為國際一流的新型基礎設施示范城市;二是,數據資源開發邁出新步伐,基本形成促進數據資源治理、流通、開放的制度體系,城市大數據資源融合、共用、開發能力率先走在前列;三是,智慧生活和社會治理取得新成效,“一碼通城、無感通行”場景更加豐富,城市運行態勢感知、公共服務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眾信息化體驗感明顯增強;四是,數字政府建設達到新水平,建成一體貫通的城市云腦,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社會治理“一網統管”,基層社區“全線聯動”,政務服務水平居全國前列;五是,數字經濟發展形成新高地,工業互聯網、智慧海洋等重點領域發展率先走在全國前列,數字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0%,數字經濟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六是,網絡空間安全實現新進展。
為實現六大目標,全市信息化今后五年主要有十大任務、45項具體任務、28項重點工程。其中的部分任務如下: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先進存儲算力,建設開放標準、集約高效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構建面向信息技術開發與應用、數據開發與創新的基礎性支撐平臺,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信息基礎設施支撐服務。構建城市智能中樞。在政務云、公安云的基礎上,建設全市統一的青島云。深化城市云腦項目和智慧公安項目,完善基礎數據庫、專題數據庫、主題數據庫,以及數據公共支撐平臺、數據業務中臺,進一步深化、升級為聯通各領域、各區域數據及應用平臺的城市超級大腦。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建立線上線下結合的數據開放式創新服務載體,以及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服務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加強數字技術專利、數字版權、數字內容產品及個人隱私保護,強化數據資源統籌管理,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促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創新發展數字產業。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傳感器、智能家電產業等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軟件產品、信息技術服務、嵌入式系統軟件等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虛擬現實等融合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調互動,打造產業協同發展新生態。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著眼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突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發展與應用,建成一個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以及一批國內知名的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一超多?!逼脚_發展格局。以數據賦能推動傳統支柱產業智能改造、轉型升級,推動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高端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裝備、船舶海工裝備等產業向高端邁進。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數字政府建設,促進黨政機關整體數字化,開創綜合集成、流程創新、高效協同的新運行格局。加快智慧公安、智慧法院等建設,促進公安、審判、檢務和司法行政行為數據協同,深化民主法制數字治理。建立全市統一的城市運行指揮平臺,實現對城市運行狀態的態勢感知、應急聯動、預測預警和決策支持。開創普惠民生服務新局面。創新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為市民提供全鏈條、全周期、全方位的普惠化均等化服務,為社會治理者提供系統、及時、高效的數字化支撐。積極發展智慧街區、智慧社區、智慧商圈,探索發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廳等新零售業態,聚焦教育、醫療、養老、撫幼、就業、文體、助殘等重點領域,推動數字化服務普惠應用。促進國際城市品質提升。加強智慧海洋、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會展、智慧文旅建設,建立聯動機制,促進倉儲、物流、外貿以及會展、旅游等互動發展。
即墨區社會治理指揮中心
青島信息化成就顯著
當前,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信息化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行業領域的引領作用日益深刻,對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影響持續深化。準確把握信息化的豐富內涵、演進規律、發展階段,創新推動信息化發展,是推動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實現新突破的戰略考量。
青島市委網信辦副主任王軍說,青島市的城市信息化建設成就顯著?!笆濉逼陂g,青島就制定實施了一系列信息化相關規劃、政策和重大措施,著力推進貫徹網絡強國戰略行動,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有序發展移動互聯網,持續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發力工業互聯網,打造便捷支付城市,規劃建設數字青島,協調發展數字鄉村,全市信息化取得顯著成就。
青島已經全面建成光網城市,互聯網城市出口帶寬翻了三番,全面建成無線城市,移動通信基站數量翻了一番,其中5G基站建設超過1萬個, 5G網絡質量居“中國移動全國5G網絡十大優秀城市”首位。
建成青島政務云,改造政務外網、協同辦公平臺,建立起多領域聯通、多形式呈現、多層級聯動的大協同政務信息系統,活躍用戶接近5萬人。城市運行領域信息化加快,基本完成本領域內的信息系統整合、信息融合,實現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青島榮獲中國城市治理智慧化綜合獎,青島市智慧人社榮獲世界城市和區域電子政府組織“創新智慧城市金獎”。
建立浪潮大數據產業園、人工智能展廳、網絡安全產業園等一批特色產業載體,引進華為、阿里巴巴、科大訊飛、商湯科技、深信服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青島獲“中國軟件特色名城”。
建設全市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平臺、公共數據開放網站,出臺一系列公共數據相關管理制度,建成基礎數據物理集中、行業數據邏輯集中的公共數據資源體系,辦結實施數據共享服務3000余項,數據交換39億次,開放2800多萬條公共數據,吸引數據提供商、需求商和數據應用各方主體入駐,帶動和促進多元數據融合應用,青島位居中國開放數林指數第三,榮獲“數開叢生”獎。
青島大學智慧校園下一代數據中心
城市信息化的青島導向
城市信息化由來已久,進入到智慧城市、“互聯網+”、大數據的新時代,信息化的表現形式和發展形態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呈現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特征。在各種概念頻出、交叉重疊的情況下,如何推進信息化,《青島市“十四五”信息化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的基本導向。
據青島市委網信辦副主任王軍介紹,規劃的導向,更加注重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發展。著眼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突出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構筑數字經濟新優勢;突出公共服務數字化,打造數字社會發展新模式;突出管理服務流程再造,優化數字政府建設新環境;突出推動數據融合、解析、應用,提升全民數字技能,以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生活、治理方式變革。
更加注重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化推進。著眼信息化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和模式創新,全方位推進數字青島、新型智慧城市、數字鄉村、“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各形態發展,多維度推進信息技術應用、信息產業壯大、信息資源開發、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等信息化各要素發展,立體化推進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信息化各關節發展,形成相互促進、螺旋上升的局面。
更加注重系統性、協同性、整體性布局。著眼提升城市競爭力,按照“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的思想,整體布局以城市云腦為城市智能中樞、以泛在感知網絡為城市神經系統、以城市應用平臺協同城市運行的數字城市系統,系統構建圍繞數字城市系統展開信息化項目建設的體制機制,著力解決一些信息化項目各自為政、整體效用不突出的問題。
更加注重提升廣大市民的體驗感、獲得感、幸福感。著眼提高市民滿意度,充分發揮高校院所科技攻關、市場主體技術創新、廣大市民創業創造的積極性,圍繞廣大市民所思、所想、所盼建設信息化項目、普及信息化產品,不斷提高信息為民、便民、惠民的水平。
更加注重網絡空間的運行安全、綜合治理、秩序良好。著眼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營造安全穩定的網絡空間環境。
青島市綜合交通運行監測系統
配套保障關乎信息化成敗
項目建設是信息化成敗的關鍵,但從全局看,完備的配套保障體系,是一個城市信息化科學、務實、健康、有序發展的根本。青島市委網信辦協調處處長張金凱說,《規劃》明確了“十四五”信息化的七大保障體系,這是青島市信息化戰略的一大創新特色。這些保障體系包括:信息化推進組織體系、信息化發展理論體系、信息化規劃計劃體系、信息化政策法規體系、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網絡安全體系和“5+3+N”數字產業體系。具體來說,信息化推進組織體系包括統籌、協同、推進三個層面,在全市統籌上,市委網信委負責信息化的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在全市協同上,智慧城市、大數據、城市云腦、“新基建”“新城建”、5G網絡建設和行業應用、工業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議事協調機構負責職責范圍的信息化;在分領域、分區域推進上,市級各行業主管部門、各區(市)分別推進各自行業領域、各自區域的信息化。力求在全市形成統一領導、分工合作、責任明確、運轉順暢的信息化協調機制。
信息化發展理論體系,包括信息化及其構成要素的豐富內涵、演進規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與時俱進的發展目標、思路、舉措、總體架構、重大項目、重大課題等,為全市信息化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信息化規劃計劃體系,包括全市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各形態、各要素、各節點發展的實施意見、中長期規劃、行動方案、工作要點等規劃計劃系列,市級各行業領域、區(市)級規劃計劃系列,以及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相關的實施機制,明確發展方向、實施路徑,引導有序健康發展。
信息化政策法規體系,包括產業發展政策、政府購買服務政策系列,專項規劃建設管理辦法、項目管理辦法、績效評估辦法系列,數據權屬、共享、開放、交易等數據資源管理規則系列,推進信息化組織工作制度、首席信息官、首席網絡安全官、首席數據官制度系列,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發展軟環境。
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包括智慧城市和數字城市建設相關的總體標準、信息系統標準、數據標準、信息基礎設施標準等標準系列,智慧城區、智慧街道、智慧社區、智慧園區等建設指南,以標準規范明確技術要求,規范建設發展,推動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加快信息化在數據、應用、產業等方面的正向積累。
“5+3+N”數字產業體系,包括突出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傳感器、移動終端、智能家電產業等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產品、信息技術服務、嵌入式系統軟件等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網絡安全等融合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及平臺經濟、分享經濟、體驗經濟等新經濟,為信息化持續創新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撐。
《青島市“十四五”信息化規劃》描繪了青島城市信息化的遠期圖景。到203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在城市發展各行業領域中得到深度融合應用,引發技術、產品、業態、模式、機制的廣泛創新,全民數字技能大提升、全域信息服務廣覆蓋、全時空信息化深度鏈接成為城市現代化的標志特征。
建成“全域感知、全面融合、全局共治、全民普惠、全鏈創新、全球品質、全數分析、全景可視、全程可靠”的新型智慧城市形態,形成青島全域的城市數字虛擬映像,實現城市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城市物理資源與數據資源的高效協同,創建城市現實形態與數字形態交相輝映、螺旋上升的城市發展嶄新樣式,迸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新動能,基本建成以信息化引領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城市信息化,宏圖繪就,未來可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