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0)》發布 民營市場主體總量創五年新高

    6月27日,青島市發布《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妨⒆闱鄭u市民營經濟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從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四個方面進行SWOT分析;并從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降低民營企業運營成本等四個方面,對青島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報告》認為,應完善推動青島市民營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輔助政策,加快工業互聯網賦能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支持民營企業技術改造和實施國際技術戰略,暢通民營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渠道。支持民營企業聚焦實業,做強做優主業,加大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瞪羚、獨角獸等創新型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創新企業“航母艦隊”。

    民營市場主體總量占比達98.13% 創五年來新高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我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民營企業家信心持續增強,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展現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和強大韌性,為全市經濟的全面復蘇和穩定增長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支撐。

    市場主體規模擴大。截至2020年底,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176.40萬戶,同比增長16.66%,增速居副省級城市第二位;民營市場主體占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的98.13%,創五年來新高。民營經濟創業密度(1857戶/萬人)居副省級城市第三位。

    民間投資逆勢上揚。2020年,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3.0%,分別高于全省、全國民間投資增速6.1和12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全市投資的比重達到57.5%,較2019年底提高5個百分點。

    企業實力不斷增強。5家企業入圍2020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2家企業入圍2020年山東省民營企業百強,10家企業入圍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新認定“專精特新”企業1521家,同比增長66.30%;評選“隱形冠軍”企業33家,居歷年之最; 40家企業獲評省瞪羚企業,42家企業獲評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國際貿易增長強勁。2020年,全市民營企業進出口4222.7億元,同比增長19.5%,占全市外貿總值的65.9%。同時,民營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387.2億元,強勢增長42.2%。

    稅收就業貢獻突出。2020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稅收1146.8億元,占全市稅收的67.1%;民營經濟新吸納就業36.97萬人,占新增就業總量的82.62%。

    民營企業創新存在差距 融資難題尚未徹底解決

    《報告》立足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從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四個方面進行SWOT分析。

    從內部條件來看,青島市具備較為突出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雄厚,15個攻勢摹畫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教育資源豐富,全市共有各類大專院校(含民辦高校)29所,科研院所21家。營商環境良好,多元、開放、理性、包容的社會文化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內部環境。但是,與深圳等先進城市相比,青島市在創新定位、創新投入、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方面存在著較大差距。龍頭企業整體實力偏弱,人才結構性矛盾較突出。民營企業融資主要依賴銀行貸款,股權融資占比較小,融資難題尚未徹底解決。

    從外部環境來看,國家雙循環戰略的提出和RCEP的簽訂,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以及上合示范區、自貿區、自主創新區等多個國家戰略在青島的疊加,膠東一體化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等為民營經濟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同時,疫情沖擊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組進程加快,國內區域間競爭日趨加劇以及區域人才流失和人口增長放緩使得民營經濟發展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以生產性服務業為著力點 深度融合制造業和服務業

    立足青島市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以深圳、上海等先進城市為標桿,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科技支撐、創新驅動,以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創建為主線,以重大政策、重大舉措、重大工程和項目為抓手,打造民營經濟發展的聯合艦隊,形成服務體系完善,融資環境良好,民間投資活躍,產業生態健康的民營經濟發展新格局,使民營經濟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主體、增強市場活力的重要力量和創造就業崗位的重要渠道,不斷提升民營經濟在現代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將青島建設成為全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

    立足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青島市把制造業作為城市能級的戰略支撐和產業能級提升的主攻方向,鏈接優勢產業資源要素,突破發展瓶頸,發揮大企業支撐引領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和共同成長,以生產性服務業為著力點,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

    民營經濟在諸多領域涌現出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如以卡奧斯、歌爾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威奧軌道等為代表的軌道交通配套產業,以酷特智能、寶佳自動化等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產業,以國軒電池、特來電等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以賽輪、森麒麟、海利爾藥業等為代表的高端化工產業,以明月海藻、聚大洋等為代表的海洋生物產業,以百洋醫藥等為代表的醫養健康產業,以利群、利客來等為代表的現代商貿服務業,等等。

    加大專精特新等政策扶持力度 打造創新企業“航母艦隊”

    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完善推動青島市民營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輔助政策,加快工業互聯網賦能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支持民營企業技術改造和實施國際技術戰略,暢通民營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渠道。支持民營企業聚焦實業,做強做優主業,加大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瞪羚、獨角獸等創新型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創新企業“航母艦隊”。

    降低民營企業運營成本。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幫助民營企業利用債券和股權融資,引導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技術,創新金融服務破解融資難題。為企業提供便捷化的綜合融資服務。持續推進減稅降費,降低創業擔保貸款門檻,切實幫助民營企業降低生產運營成本。

    加快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充實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工作體系,大力招引產業鏈“鏈主”企業,帶動產業鏈集聚。以“項目落地”為原則,加強招商引資、資源整合和項目落地的銜接,強化要素保障,完善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推動優質項目引得進、落得下、建得好、達產快。

    切實抓好人才培養。加大民營企業急需的核心人才、高端人才的引進力度,完善企業的人才吸引儲備和教育培訓機制,推動民營企業人才培養。強化民營企業家的身份認同,依托青島民營中小企業大學做好新生代民營企業家的培訓。研究探索專業人才跨體制、跨行業交流任職的有效途徑。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聶艷林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