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屬于信息化的時代。
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數據、算法、算力被視為新型生產力和區域競爭力的關鍵基礎,由此衍生的“數字經濟”也日漸成為驅動各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現已成為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于是,“數字城市”、“智慧城市”日漸成為中央和各城發展進程中以及政策、規劃里的常頻詞。
2021年的全國兩會,提出了要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任務。隨后,國家網信辦明確,《“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正在抓緊制定,未來將從九個方面推動落實數字中國的建設。
與此同時,各省各城對于“十四五”時期信息化的規劃制定,也提上日程。6月21日,青島召開新聞發布會,市委網信辦發布《青島市“十四五”信息化規劃》的具體情況。規劃指出,未來5年,青島將遵循“1132”的基本思路,突出推進10大任務,著力搭建“1347”總體架構,力爭實現“六新目標”,成為位居全國前列的數字城市。
青島5年規劃:數字城市劍指全國前列
于青島而言,“十四五”正是信息化加速“彎道超車”的機遇期。
進入2021年,青島推進信息化的進程明顯加快,一個個關于青島數字城市的會議,一項項布局數字經濟的舉措無一不在向外界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數字城市的建設,青島等不起,也慢不得。
青島市“十四五”規劃中提出,未來五年,將發揮數字牽引作用,推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新高地、建設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府、建設智慧互聯的數字社會。
2021年的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對青島數字城市的建設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推動政務數據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共享;加快打造數字社會,建立全域全息智能感知體系等。
顯然,青島數字城市已在城市未來的頂層設計中占據重要地位,而不論是推進數字化產業轉型,還是加速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的建設,作為數字城市建設的關鍵環節,于青島而言,都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
2月17日,大年初六,春節假期的最后一天,青島召開專項工作建設現場會議,圍繞的主題正是數字城市建設。會上,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指出,要把數字青島建設擺在青島發展全局中去考慮,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建設更高水平的智慧城市。
隨后的5月13日,青島發布《數字青島2021年行動方案》,從持續建設協同高效的數字政府、富有活力的數字經濟、智慧便民的數字社會、智能融合的數字基礎設施等任務入手,不斷打造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數字青島樣本。
近日,青島印發《青島市“十四五”信息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未來要成為位居全國前列的數字城市?!兑巹潯分忻鞔_了未來五年青島數字城市建設的目標任務,要將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貫穿“十四五”全過程,到2025年數字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0%。
青島,正搶抓數字經濟的發展高潮,從緊跟頭部城市的發展風向,變身引領數字經濟未來發展的城市之一。
28個重點工程護航青島數字城市
《規劃》中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青島市的信息化發展,在按照已經規劃或者計劃到2022年的網絡強國、數字青島、城市云腦、新型智慧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等建設與發展框架推進的基礎上,將按照“1347”總體架構(一體化網絡、三大中心、四個平臺、七大體系),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
與此同時,《規劃》從信息化推進的時間上著手,分別明確了短期和愿景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取得重大進展,“1347”的數字城市總體架構初步成型;到2035年,高水平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以信息化引領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圍繞上述目標體系的實現,青島對今后五年的信息化發展設定了“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城市智能中樞”、“創新發展數字產業”、“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等十大主要任務和45項具體任務。
具體做法方面,《規劃》指出,要更加注重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發展。而這三者,從頂層設計到產業布局,再到城市治理與便民惠民,數字青島、智慧青島所需的幾乎全部包含在內。
針對這些方面制定的戰略與打法,也便成為青島下一步發展信息化的關鍵,如: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突出公共服務數字化,以數字技術推動政府管理服務流程再造,實現城市整體數字化轉型等。為此,《規劃》還設置28個重點工程,配合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的全面推進與發展。
如針對數字政府這一建設數字城市的基石與保障,重點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創新工程、“一碼通城”推進工程等,打造一體化政務數據平臺和政務服務平臺,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完善網上審批平臺服務功能,支撐市民、市場主體辦事的“一號”申請、“一窗”受理和“一網”通辦;推進政府運行履職協同聯動,推進跨地區、跨部門業務協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等。
而數字經濟作為數字城市中至關重要的產業基礎,被賦予了城市經濟穩增長的使命,《規劃》中明確,要以數據資源為關鍵生產要素,突出發展數字技術相關產業,加快數字產業化進程,推進數字技術相關產業布局優化,培育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構建突破發展的信息通信技術產業體系。而特色數字經濟園區建設工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工程、工業互聯網應用工程等作為拉動數字經濟增長的重點領域,也將得到進一步的重視。
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字社會的建設,儼然是布局的重點方向之一?!兑巹潯分刑岬剑浞诌\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感知城市社會態勢,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為市民提供全鏈條、全周期、全方位的普惠化均等化服務。而其中涉及的智慧公安建設工程、智慧人社發展工程、智慧養老發展工程等城市治理及公共服務的重點領域,同樣占據青島數字城市建設的重要一部分。
可以說,《青島市“十四五”信息化規劃》的發布,描繪出了青島數字城市未來5年的新新模樣。有了奮斗目標與指引方向,再輔以《數字青島2021年行動方案》等更為具象的行動與打法,《規劃》中描繪的發展藍圖已逐步呈現在我們眼前。
當然,敢于提出“成為位居全國前列的數字城市”這樣的目標定位,青島自有其不斷積累的信息化底蘊作為發展依仗。
以機遇和行動力為基,青島數字化轉型未來可期
近年來,青島在數字信息化等方面的重點布局,已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雖相對于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底蘊還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明顯可以看出,青島有能力、有底氣抓住新一輪信息化的巨大機遇,正努力提升青島數字城市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數字城市百強榜》中,青島位居全國第七。其中,數字政府水平實力入選全國第一梯隊,不僅政務服務能力位列全國32個重點城市中第五,數據開放數級也位居地級(含副省級)第三。
具體到成果來看,在青島市掌上政務服務平臺——“青e辦”APP上,已經集合了全市50多個部門、7家企業的7000多項服務,歸集89類350余萬條電子證照數據,集聚1800余家數字經濟生態企業,可實現政務服務網上辦、智能辦。
而這,只是青島數字平臺建設的一個縮影,不斷崛起的各類服務平臺,正為全市的各級政府、市民、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力爭讓政務服務事項、行政審批事項、公共服務事項等實現“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并為國際大都市建設提供大數據支撐和全方位的數字化服務。
與此同時,青島不斷加快數字化布局,加速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搭建其數字經濟發展的生態圈。2020年,青島已建成63個項目,已完成投資332億元,帶動了華為、阿里、騰訊等180多家企業參與。圍繞“項目落地年”,今年的數字青島建設也將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推動總投資1023億元的130個重點項目盡快落地實施,力爭青島數字化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著眼于民生最關切的交通出行、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的智慧應用,青島也在不斷強化應用場景的數字化開發,圍繞社會治理和惠民服務,數字化的應用場景正滲透進青島的每一個角落,而這些,都為青島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強勁的“底氣”。
今天的青島,站在機遇面前,搶占未來先機,正以迅捷的行動力和高效的執行力搶占數字城市的發展賽道,努力朝著全國前列的目標邁進,未來可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