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上市青企觀察:一度20%漲停,創業板第一股今天“特來電”

    特銳德作為“創業板第一股”以及國內充電樁的龍頭企業,今日股價“特來電”。

    6月21日股價走勢

    這源于特銳德昨晚的公告,子公司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特來電”)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進普洛斯、國家電投、三峽集團等戰略投資者。本次增發股份價格14.60元/股,增資金額合計約3億元。

    特來電是特銳德在充電樁業務上的主要運營主體,而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正被各路資本追逐。其中,億緯鋰能作為鋰電池巨頭,此次也參與了特來電增資擴股。

    知名機構云集特來電

    特來電本次增資擴股引進的戰略投資者共計10家,分別為普洛斯、國家電投、三峽集團、智慧互聯產業基金、億緯鋰能、華通集團、廣東德載厚啟富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德載厚資本”)、深圳市猛犸未來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澤羽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路通(北京)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其中,國家電投的投資實施主體為中俄能源合作股權投資基金(青島)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中俄能源基金”),這是由國家電投聯合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膠州市政府引導基金及青島當地國有企業,于2020年9月在青島上合示范區注冊成立?;鹨巹澘傄幠?00億元,首期注冊規模30億元,存續期8年,主要投資于新能源領域。

    特銳德介紹,中俄能源基金擁有豐富的新能源行業資源、央企合作資源、資本市場資源、地方政府合作資源等,能為被投資企業提供資本、市場等多方面的投后賦能。

    華通集團的投資實施主體青島華資盛通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背后可追溯至青島市國資委。

    來源:天眼查

    特來電被各路機構追捧已非首次。今年初,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鐵路發展基金有限公司等國內外戰略投資者,通過其投資工具公司入股特來電。

    完成最新一次的增資擴股后,特來電的投后估值約136億元,其股東數量達26名,知名投資機構云集。

    充電樁運營數量及充電量均為全國第一

    除了分拆上市的預期,特來電增資擴股被各路明星機構追逐,還源于其在充電樁領域的強勢地位。

    特來電是特銳德充電樁業務的主要運營主體,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的建設、運營及互聯網的增值服務。特銳德在2020年年報中提及,充電樁運營數量及充電量均為全國第一,注冊用戶數量實現快速增長。

    截至2020年末,特來電全國范圍內累計成立子公司127家、項目落地城市343個,上線運營公共充電樁20.7萬個,累計充電量達到65億度,注冊用戶超過380萬。光大證券發布研報稱,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2020年末公共樁保有量80.7萬個,據此計算公司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的市占率約26%。

    目前,特來電在北京、重慶、成都等城市實現市場占有率第一,產業鏈合作方包括國網電動汽車、大眾汽車、寶馬、北汽新能源、長安汽車、吉利集團、東風電動汽車等車企,以及滴滴出行、中電投等生態合作伙伴。此外,特來電還與華為達成全面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充電網絡。

    不過,特來電在2019年、2020年仍處于虧損狀態。

    鋰電池企業大舉向上下游擴張

    除了上述知名投資機構,億緯鋰能此次也參與了特來電的增資擴股,其表示,“看好新能源汽車及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前景,有利于增加公司投資收益,對公司延伸產業鏈條、優化產業布局有著積極意義?!?/p>

    億緯鋰能是鋰電池巨頭,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中游。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吳輝認為,“此次億緯鋰能入股特來電,應該是為了搶占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接口,為其電池在后期的充換儲一體化過程中開拓更多的市場應用。畢竟未來充換儲一體化過程中,充電運營企業將是重要的參與者?!?/p>

    除了向下游擴張,比亞迪、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動力電池巨頭為保證未來動力儲能電池產能正常釋放,正大舉向上游“補鏈”。

    僅以億緯鋰能為例,今年初至今在三元正極材料方面,億緯鋰能全資子公司億緯亞洲擬與貝特瑞、SKI設立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的年產量以鋰離子電池用正極材料為準、最大5萬噸為標準進行設計及建設。

    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方面,億緯鋰能與德方納米簽署《合資經營協議》,雙方以共同投資的方式設立合資公司,專注于生產低成本優質的磷酸鐵鋰,并優先向億緯鋰能及其子公司供應,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為20億元,年產能10萬噸。

    在前驅體和鈷資源方面,億緯鋰能斥資18億元參與華友鈷業定增,旨在提前鎖定華友鈷業高鎳型三元前驅體材料及其原材料和鈷資源的穩定供應。

    此外,億緯亞洲還與永瑞控股有限公司、Glaucous International Pte.Ltd、華友國際鈷業(香港)有限公司、LINDO INVESTMENT PTE.LTD.簽訂《合資協議》,各方同意在印度尼西亞哈馬黑拉島Weda Bay工業園區建設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并在印尼組建合資公司實施該項目。項目設計規模為年產約12萬噸鎳金屬量的產品和約1.5萬噸鈷金屬量的產品。

    “鋰電池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要么橫向擴大規模,要么產業鏈縱向發展。”吳輝認為,目前來看,鋰電池企業往產業鏈上游布局,主要是為了控制原材料資源,保障原料供應,降低采購成本;往下游擴張是為了綁定客戶延伸產業鏈,做大產值。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高揚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