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四種標識清晰明了,標明定時定點垃圾投放時間,垃圾箱旁增置洗手臺……一進入崔家莊,全新的智能垃圾投放設備美觀大方。
“崔大爺,咱們村現在實施垃圾分類了,您看家門口這有兩個顏色的垃圾桶,塑料袋里的果皮屬于廚余垃圾,需要投放到綠色桶里,其他垃圾放灰色桶里,然后把垃圾分類扔到村里的集中投放點就行。” 6月15日上午7時,膠州市里岔鎮崔家莊垃圾分類指導員趙春曉,早早地就來到她負責的村莊西北區域,指導村民垃圾分類投放。
趙春曉是崔家莊的婦聯主席,更是美麗庭院示范戶有代表性的“女主人”。她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改編成通俗易懂、群眾易于接受的口訣,引導群眾逐步形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最近家家戶戶農活忙,我都是一大早或者晚上來村民家里,看一下垃圾分類情況,最近就發現有村民將免費發放的可降解垃圾袋收起來裝別的東西,或者將垃圾桶搞混的現象,這就更需要我們經常入戶進行宣傳、引導,實行垃圾分類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有了很大進步。”趙春曉說。
在她的帶動下,村里早已退休的77歲前婦聯主席孫桂美,不僅每天兩次,自愿著打掃村里的大街小巷;還會主動擔任監督員,在每個垃圾集中投放的時間段值守在垃圾投放點。孫桂美告訴記者,“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是作為村里的老黨員,我得出份力,我在家有時間就自己學習點垃圾分類的知識,串門的時候,也能給街坊鄰里都講講,這可是大好事兒”。
據了解,里岔鎮圍繞黨建引領,依托每月“四日合一”,將垃圾分類與主題黨日活動相結合,以黨支部牽頭行動、黨員帶頭發力、群眾積極參與的形式,以崔家莊為試點,設置黨員聯戶機制,將村莊分為西北、東北、西南和東南方向4個片區,每個片區由一位村干部擔任垃圾分類指導員,形成村民跟著走,再到自覺做的局面。
“我們村一共有149戶,現在村里設置了12個垃圾集中投放點,村里安排了4人每天定時將這些垃圾分類投放到‘里岔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站’,再由鎮上統一收走?!崩锊礞偞藜仪f村支部書記崔永坤對記者介紹說,“正確進行垃圾投放,每戶每月還可以發放20元作為獎勵,讓垃圾分類、美麗庭院在村莊成為風尚?!?/p>
不僅如此,里岔鎮還探索“積分微獎勵”辦法,正確投放垃圾得10分、成為美麗庭院示范戶得20分、未認真進行垃圾分類減10分……,每月公示結果,每季度可到村里小商店兌換米面糧油。
截至目前,里岔鎮垃圾分類硬件設施已全部配備到位,陸續為101個網格村配備了垃圾分類清運車,新安裝49處垃圾分類收集站,為所有村莊配備戶內二分類垃圾收集桶,為群眾實行垃圾分類創造了良好先決條件。
“下一步,里岔鎮將繼續落實垃圾分類長效機制和考核力度,將垃圾分類納入村莊美麗庭院評選,加強培訓,持續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有序開展?!崩锊礞傸h委書記時海濤說。
除了“進村莊”的宣傳活動,里岔鎮還開展了“進校園”“進機關”活動,對幼兒園、中小學青年教師進行集中培訓,每周開設“垃圾分類知識課堂”,讓小朋友對垃圾分類知識耳熟能詳;在機關大樓每個辦公室正確投放垃圾即可掃垃圾袋上二維碼積分、兌換獎勵,讓機關干部成為垃圾分類的主力軍。
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王雪妍 孫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