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見證青島:黨史學習教育“一統領三覆蓋”,拓展“萊西經驗”啟動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走近、感受、見證。在中國共產黨100周年華誕即將到來之際,6月16日,“見證青島”現場直播活動第九期走進萊西市,中央級及省、市級媒體共同聚焦萊西,見證在黨的領導下,這片熱土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0年8月,全國村級組織建設工作座談會在青島萊西市召開,即“萊西會議”。萊西的村級組織、民主政治、社會服務“三配套”建設經驗得到充分肯定。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近年來,萊西市順應新時代農村發展需要,把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鄉村振興的“主心骨”,推動基層黨組織引領鄉村振興加速跑,讓百姓收獲滿滿幸福。

    “萊西市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繼承發揚‘萊西會議經驗’,堅持黨建統領,全域黨組織全覆蓋推動學習宣講,黨員聯系群眾全覆蓋推動辦好實事,包聯新村黨委全覆蓋推動綠色崛起,‘一統領三覆蓋’夯實了動員群眾永遠跟黨走的思想基礎、情感認同、發展信心,成為鄉村振興‘紅色引擎’。”萊西市委副書記周正說

    采訪中,各家媒體深入萊西市的社區、村莊及學校、企業,探訪萊西市深化拓展“萊西會議”經驗,在學習黨史中不斷提升各級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將黨史學習轉化成鄉村振興“紅色引擎”的具體實踐,以及在發展中涌現出來的生動案例。

    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

    “俺村2016年以前是貧困村,后來黨支部帶領全村種葡萄,大伙兒都富裕起來了,像我這樣的貧困戶一年也能收入兩三萬元。”萊西市日莊鎮溝東自然村村民王人良說,“看到我們村好了,周邊四個村也加入我們成立了溝東新村,一塊發展葡萄產業?!?/p>

    現在的溝東新村由溝東、徐家寨、青峰嶺、南埠、玉池5個自然村組成,其中4個曾是省定貧困村。新村黨總支成立后,成立葡萄產業、鄉村旅游、鄉風文明等5個功能型黨小組,整合5個村莊的土地、資產、人才等生產要素,開發無核葡萄基地1200畝,新村集體經濟收入從3萬元增至101萬元,人均收入增至26800元。如今,溝東新村成為遠近聞名的葡萄種植專業村、休閑度假的“打卡地”。

    實現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組織振興是保障。萊西市跳出“鄉村治理只是村里的事”的思維局限,堅持黨建引領,發揮黨組織總攬全局,形成了“鎮黨委+新村+自然村+黨小組”的四級貫通的網格化管理體系。

    日莊鎮溝東新村以區域性黨組織為統領,通過組織、產業、文化、治理融合,順民心、聚民心、得民心,推動群眾居住融合,實現村莊布局優化,促進村莊融合發展,有效治理鄉村。

    溝東新村黨總支書記高維玉介紹,“新村實行精細的黨群網格化服務,選出16名黨群網格服務員,并且對每名黨群網格服務員一個月一考核,一個季度一評選,通過這些方式,進一步拉進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改變了村風民風?!?/p>

    據介紹,萊西市目前已有69個黨組織、68個社區黨組織、111個村黨組織、111個兩新黨組織參與到專題學習、現場參觀、崗位建功、志愿服務、“學習強國”平臺線上學習等黨史學習教育中。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以黨員全覆蓋帶動群眾,萊西市在全社會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夯實群眾跟黨走的思想基礎。

    落后村“蝶變”為綠水青山環繞的美好家園

    走進產芝新村的產芝自然村,這里街明路亮、干凈整潔,一幢幢獨具膠東特色的民居……產芝湖新村旅游景區是依托原產芝村建立起來的。

    7年前,產芝還是一個落后村,7年后,產芝已經成為半島地區知名的旅游示范點。這個不起眼的村莊,凝聚起綠色發展的磅礴力量,從一個窮村,蝶變為綠水青山環繞的美好家園。2019年新村集體經濟收入467萬元,被評為山東省生態文明村、森林村居和美麗鄉村。

    萊西市水集街道產芝自然村,幾年前村集體年收入還不足3萬元。而今,鎮村黨組織推動農村經濟由“分散經營”向“抱團發展”轉變,整合村莊的土地、資產、人才等生產要素,村民以勞動力、土地等入股,建設了1200余畝的高效農業園區,打造了“產芝老家”鄉村旅游景區。

    為解決部分農村土地撂荒、土地利用率降低的問題,產芝新村黨委充分利用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在茂芝場自然村開展土地流轉試點工作,擴大葡萄種植面積,每棚年收入實現15萬元,較流轉前每畝提高近6萬元,實現農民收入增長翻兩番。

    在發展實體產業的同時,產芝新村黨委充分挖掘村莊生態資源優勢和歷史文化內涵,推動產業從單一的高效農業向休閑農業、田園采摘、民俗旅游全業態轉變。

    目前,產芝自然村建設了游客接待中心、精品民宿、鄉村記憶館、非遺工坊、小吃一條街等一批文化旅游綜合服務設施,籌辦了一系列高品位、高水準文旅節慶賽事活動,帶動周邊農戶從事農家宴5家、民宿20家,面食、桑葉茶、貢鵝等特色經營商家6戶,非遺項目入駐近30家,年可吸引游客約20萬人。

    “現如今,發展旅游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學黨史的過程中,讓我明白了不能故步自封,要與時俱進。別看年紀大,我經常從抖音等平臺中汲取吸引游客的文旅項目靈感并使之盡快落地,這樣才能源源不斷地吸引到游客。”產芝村黨支部書記王延強說,人流量帶來了客流量,帶動了消費,產芝村年人均收入8萬元,村集體增收60余萬元,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富裕村。

    學史崇德 讓有“德”者有“得”

    “道德積分可以兌換優惠券,優惠券可以兌換商品,以前看不見摸不到的道德,通過兌換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商品……”提起道德積分,萊西市夏格莊鎮雙山村村民張志崗告訴記者。

    “每周我們都會隨機抽出1天,召集‘村民德治管理小組’成員、‘道德評議會’成員和群眾代表挨家挨戶的進行檢查,根據每家每戶房前屋后的衛生情況進行打分評比,將來這些分兌換成券,都能到我們的道德聯盟積分超市去換醬油、味精、醋啥的。自從有了這個方法,老百姓收拾衛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非常高,村莊環境治理方面省心了不少?!彪p山村黨支部委員張浩說。

    據介紹,依托政德教育基地和鎮級黨校,雙山村把“學史崇德”作為提升鄉村文明水平的重要一環,大力開展德治體系建設,積極探索道德評議體系和信用制度建設體系,推行道德積分管理辦法,成立“村民德治管理小組”、“道德評議會”,打造5處“道德積分聯盟超市”,通過對村民日常行為進行評價打分、每季度張貼公示、年終統一發放道德積分聯盟超市兌換券的方式,全力推進農村德治體系建設。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村民自覺打掃街巷、幫扶困難群體清理衛生,村莊環境整治費用由6萬元降至3萬元,治理費用下降了50%,真正用“小積分”解決了“大問題”。

    據了解,萊西市在12處鎮街設立46個道德積分超市,豐盈“道德資產”,鼓勵村民以道德積分兌換生活物品,形成“好人好事—道德積分—關愛回饋”的良性循環機制,引導群眾崇德向上、孝老敬親、鄰里和睦、見義勇為、志愿服務,真正讓有德者得實惠、有動力。

    “小雨滴”激起萬千浪

    隨著產業的興旺,村民的“錢袋子”也愈發鼓了起來,村民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如何更好地開展農村精細、精準服務,激發基層參與社會治理活力?

    萊西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作用,重點以老人和兒童等特殊群體為服務對象,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以社區志愿者為補充,以平臺整合農村社區資源和人才。

    每到節假日,萊西小雨滴社會工作服務隊的志愿者都免費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以及文化課輔導?!拔覀児ぷ麝牭闹驹刚卟糠謥碜杂跈C關工作人員、部分來自于專業人才,這些人已經成為提升農村社區治理體系的重要力量。”萊西小雨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據介紹,小雨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于2019年掛牌成立,以“黨建+社會工作”為服務手段,以9個新村為主要載體,組建81支志愿服務隊伍,建立起涵蓋全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聯動千余名志愿者,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體,圍繞居民需求開展專業化、精細化服務,以點滴善舉為群眾送溫暖、解難題。

    萊西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載體,推行群眾依需“點菜”、部門精心“做菜”、志愿者專程“送菜”的“菜單式”志愿服務模式,走出了一條彰顯萊西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路:農戶把土地交給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托管后,由合作社規?;茖W種植,實現耕、種、播和收全部機械化、全程一體化,提供從產前、產中、產后的一條龍服務模式,為農民一站式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麗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發展成為院上鎮集居家養老、日間照料、醫養結合等于一體的農村服務綜合體……各式各樣的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把服務“配送”到田間地頭。

    “小雨滴”激起萬千浪。目前,萊西市已建立各類志愿服務隊伍377支,志愿服務小隊2000余支,登記在冊志愿者總人數達到13萬人,占萊西全市總人口的17.8%。

    黨史學習教育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

    青島國軒電池有限公司黨支部吸納黨員組織關系在周邊農村的職工和團員青年同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通過黨員全覆蓋凝聚發展動力,實現了學習生產兩不誤兩促進,村莊與企業共同發展。

    該公司黨支部組織黨員職工參觀膠東地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前保駕山黨支部舊址,聽取宣講員講解改造姜山大洼、建設工業強鎮、踐行“萊西經驗”、融入南部一體化的發展之路,黨支部認真研究吸收,確定了“服務引領、科技創新、聯動發展”的工作理念。組織了“學黨史·我承諾”黨員先鋒崗活動,25名黨員及 87名團員都亮出了自己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承諾,在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壯大上發揮了積極作用。企業黨支部與公司緊緊圍繞科技創新,建設了高比能電池生產線,為姜山打造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實現綠色崛起提供了重要的實體支撐。

    青島國軒電池有限公司成立“上善萊西”黨員志愿服務隊,通過大走訪大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列出六項實事清單:產業清單,立足姜山鎮李家泊村資源稟賦優勢和青島國軒電池有限公司優勢,投資(或引進投資)30萬元參與當地鄉村振興發展;就業清單,幫助村莊解決 15-20名村民就業;技術培訓清單,組織技術培訓 6次;資金清單,每年幫扶村莊 1萬元,用于村鎮建設及困難群眾幫扶;消費清單,每年采購村莊農副產品 2-3萬元,帶動村莊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 10%以上。

    黨史是最好的紅色教科書。萊西市泰安路小學黨支部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家庭、進社區,充分發揮思政課的育人功能,引導廣大青少年學好黨史、用好黨史,推動黨史入腦入心。

    學黨史言之有物。學校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將黨史教育與各學科相融合,積極開展班隊會活動,使師生了解黨的光輝歷史,感悟黨的初心使命,進一步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學黨史言之有理。學校組織開展各種比賽活動,讓黨史學習深入人心。清明節期間,開展“豐碑永鑄——講好英烈事跡傳承紅色記憶”為主題的英烈事跡演講大賽,四月份開展“童心向黨,歌唱祖國”班級合唱比賽,五月份開展“頌祖國·贊萊西”朗讀大賽,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情感,弘揚紅色精神。

    學黨史言之有序。引導學生立足黨史,通過回家查資料、問家長和老師等方式,畫“黨的成立過程”“黨的偉大目標”“黨的犧牲精神”“優秀黨員生平事跡”等不同主題的思維導圖,了解黨的歷史。通過繪畫、書法創作,展現現在美好生活。

    學黨史言之有情。學校把黨史學習與立德樹人結合起來,利用小水滴行為銀行記錄學生學黨史的過程和成績,讓孩子們在同伴互助中學習黨史,理解黨的使命,感悟自我做好“接班人”的責任與擔當。學生把黨史學習帶回家,用親自演講等形式展示輻射作用,把對黨的忠誠納入家庭家教家風中,汲取前行力量。

    為增強黨員的組織認同感,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萊西市水集街道永興街社區黨支部創新形式打造居民黨史學習陣地。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永興街社區采取“黨支部+志愿者+居民”模式,成立以德松志愿者服務隊、百姓宣講志愿者服務隊為代表的社會組織,將原來的6條文化胡同擴展為傳統文化、社區文化、法德教育、成長關愛、時光印象等9條主題文化胡同。百姓宣講志愿者昌德松、王桂蘭、王瑞英通過快板、三句半、小品宣講黨史、講述革命故事、演唱紅色歌曲等群眾喜聞樂見、接地氣的方式,把黨史知識、紅色故事等傳遞到基層一線,激勵廣大群眾學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社區還成立道德超市聯盟,為獲得道德積分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引導廣大群眾煥發出崇德向上、孝老敬親、鄰里和睦、志愿服務的新時代文明新風尚。

    “轄區內一共有7個居民小區,2172戶居民,5163人。社區堅持開展黨史學習與日常工作聯動,社區黨支部要求工作人員堅定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無論是道路損壞、下水道堵塞、古力蓋丟失,還是房屋漏雨、鄰里糾紛等,只要群眾有需要,我們都盡量解決?!?/p>

    時代在不斷變遷,“萊西會議”的經驗也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奥狘h話、感黨恩、跟黨走”,在新的時代征程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萊西正在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也必將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記者 盛軍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