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宋大偉) 今天,作為重要的國際綜合性大宗商品交易平臺—— 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 市場有限公司在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正式啟動,也標志著山東一項有效發揮市場和政府合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的工作舉措的實施與確立。
啟動儀式上,山東省副省長汲斌昌,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青島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青島自貿片區工委書記孫永紅,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姜巖、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謝眾等領導共同啟動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并見證平臺完成首筆交易和期現聯動合作協議、戰略合作協議等簽署過程。
山東大宗交易平臺的可信數字倉單系統、交易系統、交易制度規則已同步上線,與上海期貨交易所共同推進期貨交易,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期現聯動的大宗商品市場,與上海清算所、魯清所共同推進的結算系統也正式上線。
據了解,山東大宗交易平臺由山東能源集團、山東港口集團與青島自貿片區管委共同發起,要面向全球貿易商、生產者和投資者,提供油氣煤、棉花、橡膠等國際大宗商品交易,是集大宗商品現貨交易、結算、交收及供應鏈金融等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平臺。
山東能源集團副總經理張慶才表示,山東大宗交易平臺將發揮青島自貿片區“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疊加優勢,依托山東港口青島港作為東北亞重要大宗商品流通樞紐的區位優勢,面向東北亞,構建多層次、多品類、多模式的大宗商品定價中心,打造立足山東、影響全國、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場所。
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與集散地,山東省進出口和出口規模屢創新高,增速繼續保持全國前列,主要的14類大宗商品進口值占全省進口總值的55%以上。2020年青島片區進口原油占全國18.2%、紙漿等占全國18%、進口天然及合成橡膠(包括膠乳)占全國55%、進口棉花占全國2/3以上,青島口岸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橡膠交易口岸和全國最大的棉花進口口岸,青島自貿片區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日益完善。
相關鏈接:中國(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流合作大會在青開幕 助力大宗商品穩價保供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宋大偉) 今天,由山東省商務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流合作大會在青島開幕。大會圍繞“共享自貿新機遇 共創交易新未來”的主題交流討論大宗商品貿易、交易及數字金融賦能等領域熱點,促進全球合作,助力國內大宗商品穩價保供。山東省副省長汲斌昌,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市委常委、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青島自貿片區工委書記孫永紅,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姜巖、上海清算所董事長謝眾,及泰國、日本、韓國等國駐青領事館負責人出席會議。
據了解,中國(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流合作大會由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與山東能源集團、山東港口集團等發起,旨在分享供應鏈優化增值收益,推動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實現貿易集聚發展,是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參與、助推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具體實踐。
山東省副省長汲斌昌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山東省政府積極支持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建設,將推動有關方面,聚焦體制保障,依照國際市場慣例制定規則和制度,確保交易中心各項業務規范運行,保護市場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和營商環境;聚焦實體經濟,推出更多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符合實體經濟發展需求的產品,推動“航貿金”融合,幫助企業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運營效率;聚焦創新發展,充分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創新交易模式、服務模式,探索加強現貨期貨互動,提升大宗商品定價影響力;聚焦防范風險,探索建立模型評價和風險評價機制,推出更多集成性、差異化監管模式,實現主動監管、精準監管、協同監管。
青島市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在致辭中說,山東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啟動,將為山東乃至沿黃流域的制造企業未來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也必將對青島實施制造業強市,發揮國際貿易紐帶作用,培育產業新模式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為青島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注入新的動力。
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與集散地,山東省進出口和出口規模屢創新高,增速繼續保持全國前列,主要的14類大宗商品進口值占全省進口總值的55%以上。青島自貿片區大宗交易生態圈建設日益完善,保障供應鏈穩定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關新聞:
青島自貿片區:國際大宗商品穩價保供開新局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宋大偉)6月9日,黃海之濱、靈山灣畔,中國(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流合作大會在青島拉開帷幕,大宗商品交易在國際坐標中開啟“青島時刻”。
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巨大,備受全球關注。大會圍繞“共享自貿新機遇 共創交易新未來”的主題交流討論大宗商品貿易、交易及數字金融賦能等領域熱點,促進全球合作,助力國內大宗商品穩價保供。來自政府、駐華領事館代表及期貨交易所、清算所、港口、銀行、貿易企業等領域的業內知名人士,共話大宗商品市場新機遇。
青島已成為全國大宗商品貿易核心區
口岸的優勢,決定了山東在國家大宗商品貿易中的重要地位。近年來,山東省積極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有效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用市場化辦法做好大宗商品進口、儲運、交易,增強應對未來世界經濟周期性波動、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能力,已成為連接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紐帶
山東省進出口和出口規模屢創新高,增速繼續保持全國前列。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與集散地,山東主要的14類大宗商品進口值占全省進口總值的55%以上。2020年青島自貿片區進口原油占全國18.2%、紙漿等占全國18%、進口天然及合成橡膠(包括膠乳)占全國55%、進口棉花占全國2/3以上,青島口岸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橡膠交易口岸和全國最大的棉花進口口岸。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委副主任紀曉龍表示,作為山東對外開放的排頭兵,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積極發揮片區內山東港口青島港的區位、航道和海鐵聯運等優勢,先手著棋、優化布局,用市場化辦法做好大宗商品進口、儲運、交易,增強應對未來世界經濟周期性波動、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能力,減緩價格上漲向下游傳導?!吧綎|在自貿試驗區內建設大宗商品平臺,將有利于國家大宗商品保供穩價,促進國內、國外雙循環與新經濟發展?!?/p>
自貿紅利助力山東青島大宗貿易強身壯體
作為以山東貿易名片為主題的國際交流盛會,此次大會的舉辦成為彰顯山東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和制度創新的重要抓手,這樣將為進一步暢通“一帶一路”沿線貿易提供新窗口。
作為山東大宗商品的重要口岸,青島自貿片區積極開展制度創新,入選山東自貿試驗區首批“最佳實踐案例”的13個案例中有7項涉及大宗商品的儲運、監管等新模式,創新棉花、原油、橡膠等大宗資源性商品監管模式,建設大宗資源性商品集散中心,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基礎原材料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以原油和棉花為例,青島自貿片區首創原油“先放后檢”模式,原油通關時長由3天壓縮到不足半天,每船次貨物驗放時間減少2-3天、費用減少約50萬美元,青島油港罐容周轉率提升35%以上,吸引了10個超千萬美元級地煉企業海外板塊回歸,集聚油品貿易企業400余家,形成“油品超市”;創新進口棉花‘集成查檢、分次出區’模式,每批棉花鑒重時長由原來的2-3天縮短至2-3小時,通關實現了再加速?!敝袊ㄉ綎|)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航運物流部副部長馬曉笛說,目前,青島已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橡膠進口口岸。
此前,青島海關與上海期貨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橡膠監管信息平臺。2020年,青島自貿片區內的6家“20號膠”期貨指定交割庫生成標準倉單1.2萬手、12.2萬噸,實際參與交割倉單1.1萬手、10.7萬噸,交割倉單占全國實際參與交割量的92.4%。
除卻自貿通關便利化外,稅務創建舉措助力大宗商品交易再提速。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稅務相關負責人表示,自貿稅務部門創新出口退稅“核實可視+信用賦能”舉措,通過核實環節“可視化”,首次申報退稅平均辦結時間提速至5個工作日以內,較之前提速75%?!巴瑫r我們通過‘ 信用賦能’,為同時滿足‘ 區、關、稅、銀’四方信用條件的誠信‘白名單’大宗商品貿易企業推出‘出口退稅8小時速達’和‘出口退稅貸’服務,平均退稅時間較之前提速60%,目前已經協助首批12戶‘白名單’企業獲得銀行授信8000余萬元?!?/p>
青島自貿片區管委主任趙士玉表示,稅務部門主動融入自貿片區發展戰略,創新推出的一系列契合大宗商品交易產業發展特點的服務舉措,不僅為片區市場主體提供了實打實的支持,促進了大宗商品穩價保供工作,也極大優化了稅收服務營商環境,必將進一步助力自貿片區打造立足山東、影響全國、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大宗商品交易場所。
山東大宗貿易升級帶來經濟發展新機遇
2019年起,青島市發起了15項“攻勢”,其中之一就是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攻勢,要求以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為目標,著力推動航運、貿易、金融多業態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動,做優航運、做大貿易、做強金融,以創新理念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中心。
2021年4月,青島市印發《青島市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作戰方案(3.0版)》,其中明確提出,“推進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項目建設,打造集現貨電子交易、在線融資、倉儲物流、大數據共享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宗商品交易和服務平臺?!薄凹涌焱七M基于區塊鏈基礎的大宗商品生態體系建設,支持中倉登開展倉單標準化和倉單登記體系建設,完善口岸貿易基礎設施?!?/p>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經濟發展部部長洪軼梁介紹說,目前,目前青島自貿片區正在創新建設“航貿金耦合發展主陣地”,建設“一核四集群”,其中一個重要的集群支撐便是“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集群”?!拔覀冇脭底挚萍假x能大宗商品,上線了基于區塊鏈技術、以電子存貨倉單質押融資盤活存量的“貨兌寶”平臺;啟動全國性可流轉倉單體系建設,落地全國唯一公共性倉單信息登記平臺——中倉登倉單信息登記服務平臺;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政策和產業聯動,構建了大宗商品領域內的交易、結算、倉儲、物流、交割及供應鏈金融等一攬子服務?!?/p>
資料顯示,青島海關與上期所就協同推進保稅期貨交割業務、保稅貨物轉移登記平臺等內容簽訂合作戰略協議;青島市政府、青島海關、上期所、山東港口集團簽署“共建多層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戰略合作備忘錄”;與上海清算所、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此基礎上由青島自貿片區、青島海關、青島數據分中心等部門,以大宗商品貿易、跨境電商等產業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以區塊鏈技術為依托,從政府打造數字經濟公共基礎設施、市場化推進自貿區產業鏈生態體系,融合創新政務監管模式三個角度推進,將青島自貿片區打造為全國領先的“數字化可信區域”先行示范區,實現航運貿易金融的創新融合發展,打造多層次大宗商品交易體系。
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贠智紅說:“我們有信心在今年集聚山東大宗會員單位不少于200家,在輕質循環油、橡膠、棉花等品類開展業務,并探索有色金屬和稀土等特色指標領域,同時聯合海關推動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大宗商品生態體系建設,支持中倉登開展倉單標準化和倉單登記體系建設,引入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實現貿易統計分析預警功能。”
青島自貿片區管委主任趙士玉表示,“青島自貿片區將全面釋放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功能疊加優勢,搭建擴大高質量產品進口規模、增加高質量新產品進口的平臺,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p>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