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青島市政府通報,根據預測,今年青島市汛期降水偏多,發生洪澇災害的概率增大。為做好水旱災害防御,目前,青島市已完成全市37處水毀修復工程,對排查出的140處隱患整改完畢,并完成了67個城市積水點改造,確保安全度汛。
從國家和山東省預測看,今年青島市汛期降水偏多,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極端強降雨事件;臺風登陸或影響事件偏多,發生洪澇災害的概率增大。截至6月4日,今年以來全市累計降水量197毫米,比去年同期少37.6毫米,比歷年同期多71.7毫米。另外,截至6月6日8時,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庫(不含棘洪灘)蓄水27727萬方(大型水庫5211萬方,中型22516萬方),比歷年同期多蓄7003萬方(大型少蓄3691萬方,中型多蓄10694萬方),比去年同期多蓄15116萬方(大型多蓄2630萬方,中型多蓄12486萬方)。
為做好今年的水旱災害防御,青島市水務管理局對全市513座水庫以及711個山洪災害易發區的相關責任人員全部落實到位,將在強降雨期間,加密巡查,及時提報水位、流量等數據,并于6月1日前已完成了全市37處水毀修復工程,對跨汛施工的項目全部落實應急度汛方案。同時,在各區(市)對防汛隱患自查整改的基礎上,青島市水務管理局又對各區(市)、大沽河、嶗山水庫等進行防汛排查,查出隱患140處,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還組織各區(市)和青島市水務集團對城區的河道、雨水井、明溝、暗渠、排水管網、排水泵站進行全面檢查,做好清掏、疏通、維修和保養工作。今年以來,全市完成67個城市積水點改造,新加裝雨水井防墜網4768處,更換透水井蓋1126個,疏浚雨污水管道200余公里,確保汛期排水通暢。
此外,還組織進行了防御洪澇災害演練、防御山洪災害演練、防汛物資應急調運演練和大型設備操作演練,并在大沽河管理服務中心、嶗山水庫和各區市水務系統組建了113支水工程搶險隊伍,共6600余人。另提前謀劃抗旱措施,統籌客水調引、蓄水現狀和用水需求等情況,制定用水計劃和抗旱預案,最大限度滿足城鄉生活用水、工農業生產用水和生態用水需求。
相關鏈接:如何科學應對山洪災害
夏季汛期屬于山洪災害多發期,青島市山區丘陵多,遇臺風等強降雨可能性大,山洪來勢迅猛,破壞性大,危害性強。提醒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需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汛情,并科學做好自我防護。
一是密切關注天氣和環境情況。最主要的是關注當地天氣預報,積極閱覽廣播電視及各類媒體發送的最新氣象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計劃,科學做好應對。熟悉周邊地形環境,每人都要掌握分析自己的安全風險,特別是住在山區、河道、低洼的群眾,要提前熟悉當地的危險區、安全區劃分,熟悉當地的山洪災害防御責任人、預警信號,以及轉移、撤退路線、安置地點等。
二是留意山洪暴發預兆。
1.在山體附近坡面有不穩定因素的情況下,易發生山崩和泥石流;
2.在降雨達到最大時,上游的降水猛烈,泥沙災害顯著,溪溝出現異常洪水;
3.山地發生山崩或溝岸侵蝕時,山上樹木發出沙沙的擾亂聲,山體出現異常情況;
4.上游河道發生堵塞,溪溝內水位急劇減少;
5.由于上游發生崩塌,溪溝的流水非常渾濁;
6.在流水突然增大時,溪溝內發出明顯不同于機車、風雨、雷電、爆破的聲音,可能是泥石流攜帶的巨石撞擊產生;
7.上游發生山崩,有異常臭味出現,有樹木的斷裂聲;
8.在人還沒有感覺出有異?,F象時,動物已有異常的行動,例如貓的大聲嘶叫等。
三是做好遭遇山洪時科學處置。
1.一旦險情來臨或山洪初發,監測責任人或第一個發現的村民,要采取預警廣播、手搖報警器、急劇鳴鑼、打電話、喊話等預先設定的信號進行警示;
2.時刻保持冷靜,迅速判斷現場環境,一定要盡快離開低洼地帶,馬上尋找較高處,選擇有利地形躲避。
3.躲避轉移未成功時,應選擇較安全的位置固守,如穩定、堅固的巖石或者大樹上等待救援,并不斷向外界發出救援信號,及早求得解救。
4.要與被困其他人員保持集體行動,聽從管理人員的指揮,不單獨行動,避免情況不明陷入絕境。
5.如能及早脫險,應迅速向當地防汛部門報警,也可打110、119、120報警電話請求救援,并主動服從當地有關部門指揮。
6.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輕易涉水過河。
7.洪水來臨時,切不可順河谷方向奔跑,應以最快速度向左右兩側高坡撤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榮曉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