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實驗初中派位現場,家長緊盯派位大屏幕。 韓 星 攝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 黎
周末,公民同招政策實施第二年,“超員”報名學校的電腦派位繼續火熱進行。在第一輪派位里,實驗初中11.6:1、青島三十七中3.9:1的報錄比雖然比去年略低,但堪比中獎的機率仍反映出家長的擇校焦慮。
擇校,根本問題是優質教育資源不足。有關小升初的辦法,各地都在探索,北京全區派位的做法毀譽參半。九年一貫制學校畢竟是少數,在現有的條件下,有沒有辦法讓小升初多些淡定和確定?去年,市北區啟動共同體的嘗試,一年過去,成效如何?學生和家長用腳投票的小升初報名數字就是答案。
擇校篤定身在小學已熟知初中校園
就在許多家長們懸著一顆心,緊張盯著派位電腦屏幕,尋找孩子姓名的時候,廣饒路小學六年級學生小陳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去處。他報名了片區內的唯一公辦學校青島四十七中,百分百錄取?!半m然還沒進入初中,但孩子已經提前接觸了四十七中的課堂,孩子對來小學授課的該校老師評價不錯?!毙£惖哪赣H說,學區內的民辦學校競爭力非常強,自己原本也糾結擇校問題,但共同體組合引導孩子進入銜接課程,初中學校的老師來小學任教,小學生和初中學長一起參加社會實踐……這些接觸讓孩子慢慢愛上了家門口的公辦學校。最讓小陳母親放心的是四十七中這兩年的成績,因為教學改革、對小學畢業生吸引力提升等因素,學校各項指標奮起直追。
隨著城市發展,青島四十七中片區人口東移,生源數量和質量日漸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和周邊各小學協同發展,方能保持優質;唯有實施貫通培養,打通學段間阻隔,建立學段間聯系,才能保持教育一致性與連續性。2020年4月,青島四十七貫通培養中共同體應勢而生,該組織包含1所初中6所小學,即青島四十七中、長陽路小學、廣饒路小學、上清路小學、壽光路小學、臺湛路小學、延安二路小學,共同體內的小學生們有了一個穩定的選擇。
模式變革更加精細化的管理
和大學區相比,共同體管理更加精致。
為解決市北區學校數量龐大、辦學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2014年,市北區實施學區制改革。全區77個名師工作室按照學區劃分,建立了名師工作室制度、名師課題研究、名師帶徒等制度;各學區將學校的硬件設施設備梳理分類,資源共享;學區內各校特色課程、典型教案、網絡課件資源互通。資源流動,弱勢學校得到成長,優質學校也在交流中不斷提升。但因為一個學區里可能有多所初中,分工不夠明確,加上市北區經歷了多次學校布局調整,各學區成員數量不均,學區間在管理難度、資源配置、活動組織等方面發展不均衡,一個新的構架——“初小共同體”在2020年出現。18個“初小共同體”由各初中牽頭帶領對口招生小學或周邊小學,構建“學段無縫連接、學??v向協作”模式,實現由“大學區”到“共同體”的過渡。不同于集團化和大學區制,這些共同體都實行一個初中帶N個小學的模式。由初中校長擔任理事長,統籌共同體內的各項工作,共同體內教師階段性的跨校、跨學段任教,深化以課程融合推動初小銜接。
跨段交流老師眼界更開闊了
一個好教師,就是一種好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是共同體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在共同體內部,老師每學期根據各成員校教育教學需求進行跨校任教,嘗試不同學段教師的多元交流,逐步推動共同體內師資結構、工作量、師生比的均衡。僅2020年,市北區各共同體交流教師達260余人。
教師的跨校交流背后,是大規模的共同體跨校教研?!皬那爸灰悴徽{動,大概率會在這所小學干一輩子,區里教研是按照學段進行的,對老師來說,初中課堂什么樣?大家都沒親見?,F在有機會去共同體內其他學校交流學習,特別是能到初中課堂,跨學段了解班主任管理方式,視野一下開闊了?!币晃恍W班主任說,大學區制的時候,學區內三所初中因為存在競爭關系,誰也不好牽頭去和學區內的小學銜接。而共同體小而精的架構設計給學校之間交流帶來便利。
按照市北區教體局的設計,“初小共同體”每學期至少組織2次以上共同體綜合性教研活動。實施共同體教學一體化增值評價,召開共同體內質量分析會、教研工作階段性總結交流會,切實解決共同體教學教研的實際問題。
高品質的培訓研討讓老師們的見識、視野和境界悄然發生變化,帶著這些變化和智慧回到學校和教研組,向內發散輻射,產生更大的影響力,讓更多的老師獲得成長與發展。
課程設計中小學聯手開發40多門課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抓手。共同體的優勢在小初銜接“貫通培養”課程里尤其明顯。
青島四十七中共同體把初一和六年級老師召集在一起,專題研討。比如語文,由初中教師執教六年級語文課 《半截蠟燭》,隨后大家結合課例,就中小學語文課堂的異同進行了討論。小學老師們感慨,在大語文觀的指導下,中小學語文課堂都要加大閱讀素養、寫作素養的培養,引導學生進行細致閱讀和尊重個性化理解。英語學科教學研討活動里,青島上清路小學的張笑彥老師展示六年級英語課《A Fun Picnic》,之后是青島四十七中張蕾老師展示初一年級英語課 《When isYourBirthday》,思維導圖對課堂教學的作用一目了然。
為了做好初小銜接,使小學生能夠迅速地適應中學階段的教材、學習方式,青島四十四中共同體成立了初小銜接課程開發團隊,開發了初小銜接課程,科目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生物、地理、興趣物理、興趣化學、科技嘉年華等,這些課程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給孩子們開展,幫助孩子們在課程內容上進行了貫通。
青島五十三中共同體經過多次銜接課程專家論證會,針對性地編寫教材,涉及到語文、數學、英語、人文與社會、生物與自然學科等5門銜接課程。同時學校還發揮中學部優秀教師團隊的作用,積極為六年級同學開設中學直通車銜接課程,對接初中,讓學生提前適應初中生活。
自啟動改革以來,各共同體基于初小銜接開發出的精品課程已達40余門。同步設計各項研學旅行、公益課堂、家長學校,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為給共同體這個小單元賦能,市北區采取橫向集團聯動方式,實施名校集團化戰略,先后成立8個義務教育集團,引進3個市優質教育集團,用名校資源為各個共同體帶來發展動力。
成績剖析對口招生共同體更有效
共同體成立一年實現了九年一貫制學校的銜接,還保留了各校相對獨立的特色,在對口招生的共同體中,優勢發揮尤為明顯。
學校教學水平提升,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更多的小學畢業生升入共同體的對口公辦初中。如果本片區的學生在小升初時選擇留下讀書,而不是通過派位擇校,證明學生和家長對共同體的初中教學質量認可。今年,原本存在生源流失問題的四十七中共同體、五十三中共同體、四十四中共同體對小學畢業生的吸引力均有提升。學生在進入小學后就有心理預期,大概率會進入共同體中的初中,從進入小學就開始接受小學和初中學校的貫通培養,高年級參加銜接課程,接受公辦初中老師的入校指導,一切都因為共同體框架的存在變得更為便利。
但一個大學區內有多所公辦初中的情況下,共同體的拉動作用還不明顯。雖然小學在課程教研、師資交流時和某一個初中對應,但小升初派位,學生也許不能進入該初中就讀,初中學校的帶動作用就沒那么明顯,學生參加銜接課的積極性也會打折扣。因此,要想實現對口招生、無縫銜接,同一片區的初中需要齊頭并進,以優質均衡的姿態博得學生和家長的信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