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青島有屋智能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有屋智能)創業板首發上市申請已獲深交所受理。
公開資料顯示,有屋智能是國內較早進入定制家居行業的企業之一,也是最早將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與家居融合、進駐智能家居行業的科技企業之一。
半個月內,這是第二家海爾系孵化的公司創業板申請獲受理。
搭建定制家居品牌矩陣
有屋智能成立于2001年9月21日,注冊資本3.83億元,位于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上合示范區核心區內。
有屋智能前身為青島海爾廚房設施有限公司,產品涵蓋了整體櫥柜及配套產品、定制家具及配套產品、內門墻板以及配套智能化定制家居產品,提供客廳空間、餐廳空間、廚房空間等主要應用場景整體解決方案。
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有屋智能培育了一套家居品牌體系,目前,公司已擁有“有屋(EOROOM)”、“博洛尼(Boloni)”、“海爾(Haier)”等知名品牌。
招股書顯示,2018到2020年,有屋智能實現營業收入23.1億、32.94億和37.07億元,歸母凈利潤9439.37萬、1.16億和2億元。
整體櫥柜及配套產品是有屋智能的主要營收來源,過去三年來自櫥柜的營收占有屋智能當年收入的50%以上;第二大收入來源為定制家具及配套產品,過去三年營收占比在30%以上。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有屋智能已經發展了經銷商808個,經銷門店1065家及26家直營門店;目前公司已形成了全國性的銷售服務網絡布局,未來銷售渠道還將繼續覆蓋一二線城市,并逐漸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最近三年,恒大和萬科一直在有屋智能前五大客戶中占據重要位置,其中2018年、2019年恒大均為第一大客戶,占當年營收的10.35%和16.28%,2020年恒大為第二大客戶,營收占比下降至8.05%,而中國海外發展則上升為公司第一大客戶。
公司是行業內擁有全屋定制家居產品大規模定制生產能力的企業之一,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共擁有江蘇吳江、湖北咸寧、山東濟南、河北深州四大生產基地,合計產能為56.00萬套/年。
本次IPO,有屋智能擬募資12.81億元。募投項目實施后生產能力將達到94.00萬套/年。
吸引多家外部資本
資本運作也讓有屋智能進入了一個快速成長期。
股權結構方面,公司控股股東為有屋家居,其直接持有公司10,500萬股股份,占公司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27.3828%。
海爾集團合計控制有屋家居52.79%股權的表決權,系有屋家居的實際控制人,而有屋家居持有有屋智能27.38%股權。同時,海創合與海爾集團簽署《表決權委托協議》,約定將其持有發行人的16.43%股份所對應的全部表決權委托給海爾集團,因此,海爾集團合計控制有屋智能43.81%股份的表決權,是有屋智能的實際控制人。
有屋智能吸引了眾多外部資本注資。這其中,既有中泰創投、銀河源匯等國有股東,持股2.3960%。
青島本土資本方面,青島英飛和高創少海背后有青島市級引導基金和高新創投等。樂通產融、樂通華資均由青島樂通合創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擔任私募基金管理人。
日照嘉澤、日照睿誠、日照博創、日照智瀚、北京中盈、北京阿為與蔡明為一致行動人。嘉興淳富、常州淳富均由上海淳富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擔任私募基金管理人。寧波藍松、寧波金琨均由北京藍楓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私募基金管理人。
智能化成差異化優勢
定制家居行業品牌林立,根據招股書,行業內主要企業包括歐派家居、索菲亞、尚品宅配、頂固集創、我樂家居、志邦家居、金牌廚柜、皮阿諾、好萊客等。
在這其中,有屋智能憑借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開辟了一條智能化、差異化的智能家居賽道。
根據招股書披露,目前有屋智能的智能產品包括衣柜精靈、智能衣桿、智能真鮮柜、櫥柜精靈、餐柜精靈、陽臺精靈、鞋柜精靈等,同時智能產品整合智能感應燈光、等離子除菌、超聲波驅蟲等技術,并通過物聯網實現智能互聯,全面提升用戶居住體驗。
目前,有屋智能已取得了“可輔助照顧寶寶的變形智能客廳沙發模塊”等多項使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相關新技術的發明專利。截至2021年3月31日,有屋智能共計獲得專利329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217項、外觀設計專利97項。
此外,有屋智能還注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在定制家居產品中的應用,持續探索具有“無醛添加、防霉抗菌” 功能的新材料在產品中的應用,并不斷改進生產工藝,引入“環保靜電粉末噴涂工藝”、“粉末涂裝技術”、“納米干鍍技術”等新型生產工藝。
在門店系統,有屋智能通過“有屋云+”、“大神器”設計管理系統實現可視化客戶狀態跟蹤,搭建客戶的全流程跟蹤管理系統,提升店面獲客能力與整體的管理水平。
在四大生產基地,有屋智能應用工業互聯網,通過軟件及信息化技術對其他生產基地進行升級改造,通過對人、機、料、法、環等全流程的控制,完善產品生產中對信息化、模塊化、標準化的智能化管理,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生產組織流程,解決了消費者定制化需求和大規模生產之間的矛盾。
相比于其他全屋定制上市企業,智能化或將成為有屋智能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