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幾乎一日入夏。全市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勁頭,與天氣一樣高漲。
5月17日,青島市“項目落地年”現場觀摩會繼續舉行,由全市“關鍵少數”組成的超強“評委團”冒著炎炎烈日,先后來到嶗山區、藍谷、即墨區、萊西市、平度市等4個區市、1個功能區項目現場進行觀摩。
從早上8點,到傍晚6點,整整10個小時,馬不停蹄,從南到北,跨越大半個青島,行程近千里。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議。觀摩團成員不少既是“評委”,又是“考生”。好,就點贊,不好,也會毫不客氣地指出來。
集中觀摩,目的就是要互相切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在當天的觀摩中,接受“檢閱”的5個區市準備充分,紛紛拿出“得意之作”,主要負責人靠前指揮,甚至親自上陣解說,解答疑問,既是“應考”,也是“傳經送寶”,毫無保留地分享各自抓項目建設的好做法好經驗。
01
第一站:嶗山區
★ 中科曙光國際信息產業項目:加快推動各類資源在青島聚集,拉動千億產業集群
概況:項目占地面積約30畝,建設投資約6億元。曙光國際是中科曙光在青島注冊成立的全資子公司,2020年企業營業收入37.9億元,2021年企業預計實現含稅銷售額60億元。曙光國際正在加快推動國內先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頂尖科技及產業創新資源在青島聚集,拉動千億產業集群,預計10年內累計實現產值逾千億元。
進展:項目于2020年8月28日舉行奠基儀式,計劃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
點評:經歷20余年發展,中科曙光已經成為中國信息產業領軍企業,在高端計算、存儲、安全、數據中心等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淀和領先的市場份額。隨著曙光國際的發展壯大,中科曙光將分批次把先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三方面的研發、生產、銷售、運營轉移至青島。通過共建應用生態、推動產業進步,有助于以科技創新助力“數字青島”建設,驅動青島經濟高質量發展。
★ 歌爾微電子產業園項目:成為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規模最大、人才最密集區域
概況:項目聚焦于集成式智能傳感器,主要從事智能傳感器和微系統模組產品的研發與制造。
進展:預計2022年完成產線安裝并投產,2024年全部投產。
點評:項目建成后,將培養一大批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吸引和集聚大批芯片及產品封裝測試企業,促進嶗山區智能傳感器的產業化進程,助推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成為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規模最大、人才最密集區域。
02
第二站:青島藍谷
★智能航運技術創新與綜合實驗基地項目:致力于打造全球智能航運創新高地
概況:總投資20億元,由交通運輸部水科院、藍谷管理局、智慧航海(青島)科技公司等共建,以智能航運戰略技術研究和產業發展為方向,致力于打造全球智能航運創新高地。已形成專利400余項,其中6項達世界先進水平,4項填補國際空白。項目分為海上測試場、智能船舶制造基地、運控中心、航運發展研究院及產業園四部分。
進展:其中,國內首艘、世界最大的自主航行集裝箱商船“智飛”號,已于2021年4月成功下水,計劃6月底投入運營;運控中心目前仍處于運行調試階段;航運發展研究院及產業園計劃6月底投入使用,12家智能航運骨干企業將率先入駐,中國中車等18家重量級合作項目將陸續落地,培育超百億級產業集群。
點評:發展智能航運,有利于深化航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培育新的技術優勢和經濟增長點,有利于重塑全球航運體系,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建立智能航運技術創新與綜合實驗基地,可以促進關鍵技術創新研發,為發展智能航運創造先行先試的氛圍和基礎與規制條件,助力青島打造智能航運綜合示范區和國際國內智能航運創新高地,助力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03
第三站:即墨區
★一汽解放新能源輕卡基地項目:達到國內行業先進水平,為青島汽車版圖“拼上”重要一環
概況:由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規劃占地約800畝,總投資32億元,總建筑面積11.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駕駛室涂裝線、總裝線、檢測線以及配套設施,各車間選用國內外領先設備,預計年產10萬輛輕型、中型電動輕卡及燃油輕卡,年產值100億元。
進展:項目于2021年3月主體完工,預計2021年年底實現小批量試生產,2022年上半年投產。
點評:一汽解放作為行業領軍者,啟動新能源輕卡基地的建設,是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該項目將進一步提高一汽解放整車裝備能力,尤其是提高輕卡車型的整車裝備能力,更好地把握新能源卡車的發展機遇,搶占市場先機,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經營水平。同時為青島的汽車版圖“拼上”重要一環。
★惠科6英寸晶圓半導體功率器件項目:力爭打造成為國內單體產能最大的6英寸新型功率器件生產基地
概況:項目是惠科集團全國七大基地中唯一一座半導體工廠,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項目總投資29億元,集半導體器件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于一體,擁有納米壓印及自動對準、鍵合硅片、WLCSP三項“獨門絕技”。目前,年產芯片30萬片,產品主要用于高鐵、汽車動力系統及通訊電子等領域,待設備全部到位并達產后,年產值可達25億元,力爭打造成為國內單體產能最大的6英寸新型功率器件生產基地。
進展:僅用70天完成主體結構封頂,跑出了項目建設的“青島速度”。項目于2021年1月6日舉行了通線儀式,預計2021年6月底全面竣工。
點評:功率半導體是半導體大行業中的重要細分領域,是電能轉換和電路控制的核心器件?;菘乒煞葑鳛閲鴥却蟪叽缫壕姘逍袠I標桿,該項目是企業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布局,達產后將成為國內單體產出最大的功率器件生產基地,對即墨乃至青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04
第四站:萊西市
★北京汽車制造廠總部及產業基地項目:
概況:總投資152億元,占地1100畝。一期占地800畝,建筑面積36.4萬平方米,設計生產能力為5萬輛商用車。二期、三期設計生產能力合計25萬輛商用車及15萬輛乘用車(以上均含新能源)。
進展:目前,整車制造項目和三個零部件配套項目正在建設中,計劃2021年11月投產。
點評:北京汽車制造廠是繼長春一汽之后中國興建的第二家大型汽車生產企業,是國寶級品牌和企業。該項目是青島市歷史上首個一線品牌整車全資質總部企業,填補青島市整車總部企業的空白,實現歷史性突破,將帶動千億級上下游產業鏈條。
★青島(萊西)航空產業新城項目:
概況:總投資150億元,占地3500畝,主要建設航空職業院校、通航機場、航空產業園等項目。
進展:計劃2023年12月竣工。航空產業園已簽約落地萬豐鉆石飛機、賽捷公務機、派珀飛機等項目14個。其中,萬豐鉆石飛機項目一期投資8.6億元,已開工建設;賽捷公務機航空制造基地項目投資總額20億元,已開工建設;店埠通航機場建成并獲批A1類通用機場;青島航空科技職業學院獲批大專辦學資質,一期建成13萬平方米、在校生4100人。
點評:近年來,在市場需求與國家政策的雙重推動下,我國通用航空產業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已成為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點行業之一。店埠鎮以航空教育為依托,以通航機場為平臺,以航空產業為核心,積極打造通航運營、航空教育、航空旅游、航空制造等產業集群發展的國家級通航產業示范區,一座六平方公里的航空產業新城正振翅騰飛。
05
第五站:平度市
★億達未來智能動力谷項目:致力于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智慧園區
概況:總投資10億元,占地160畝,計劃打造四大中心:智能制造生產加工中心、智造研發中心、智能科技創新中心、人才及配套服務中心,實現生產、商務、產業服務等多功能融合的生態產業閉環。項目以智能制造產業為核心,以高端裝備、精密電子等生產及科技服務產業為方向,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運營,致力于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智慧園區。
進展:該項目已于2021年4月29日舉行開園儀式、正式投入使用。
點評:產業園區建設作為產業聚集的載體,既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的空間承載形式,又是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衡量標志,它肩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重要使命。該項目根據園區功能定位、產業特色和發展目標,充分用好用活專業特色園區運營商招商優勢,實現集聚產業、服務企業、運營園區有機結合,引進國內一流產業園區運營商,推廣“訂單式”的園區建設模式,具有很強的復制推廣價值。
★鋼研高納高溫合金材料產業園項目:有利于相關配套產業加速聚集,形成高端制造業基地
概況:鋼研高納高溫合金材料產業園項目總投資40億元,一期用地300畝,投資15億元,預計年產值15億元。二期項目用地700畝,主要建設稀土永磁材料項目、高性能精密模具鋼項目、海洋工程及石油石化用特種焊接材料項目等。
進展:輕質合金車間、高溫合金車間、實驗及加工車間、辦公樓主體已竣工,熱等靜壓車間正在進行主體建設,預計2021年10月一期竣工投產。
點評:項目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輻射帶動作用強,投產后將有利于相關配套產業的加速聚集,形成高端制造業基地。
當天觀摩的很多項目都是增量,而非存量項目,大多處在建設階段,處處是熱火朝天的景象,體量巨大的廠房拔地而起,藍圖逐步變成現實,可期的未來一步步走來,讓人倍感振奮,充滿信心。
5月18日,青島市“項目落地年”現場觀摩會將進入收官的第三天,觀摩團將先后走進市南區、市北區、高新區和城陽區項目現場實地觀摩。精彩,還將繼續。
來源:青報觀象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