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青島,鮮花滿城,妖嬈多姿。5月16日,為期三天的青島市“項目落地年”現場觀摩會拉開帷幕。
伴著紛飛的細雨,觀摩團風雨兼程,緊鑼密鼓,馬不停蹄。當天的觀摩從早上8點開始,一直持續到18:30分,用時十個半小時。從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到西海岸新區,到膠州市,到上合示范區,再到李滄區,先后實地觀摩了13個項目。
這些項目頗有“高、大、上”特質——
“高”,指技術水平高。比如,中電光谷青島海洋科技園項目致力于打造應用型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國家級高端海洋科技研發集聚區;清原創新中心項目2021年一季度建成投入使用以來,參與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累計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86件、授權71件,國際發明專利110項,發明專利累計進入其他國家(地區)486件。
“大”,指投資大,規模大。比如,上海電氣風電裝備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占地468畝,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青島國際院士港研究院項目總投資125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02萬平方米。
“上”,指走在前列,“上檔次”。比如,吉利衛星互聯網項目建成國內首個全球低軌衛星星座,打造世界領先的天地一體化衛星互聯網示范項目;Handle全球根節點項目將建設標識解析創新應用總部基地,打造新型工業示范基地。
這些項目,要么加快推進,要么投產見效,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讓人零距離觸碰到了青島產業噴薄而出的活力,收獲了對未來的信心。
01
第一站: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
※中日韓消費專區跨境電商中心項目:
全省唯一“前店后倉”模式的線下跨境電商體驗館
概況:總占地面積638畝,是全國唯一涵蓋跨境電商、一般貿易和海運國際快件的綜合性口岸。
進展:2021年局部運營。目前,共引進天貓國際、唯品會、京東等近150家跨境電商產業鏈企業入駐;與六所駐青高校聯合設立“就業創業實踐基地”,實現了經濟與社會效益雙贏。2021年一季度,實現貿易總額36.7億元,其中跨境電商外貿進出口額完成34.2億元,占全市的84.2%。
點評:與傳統跨境商品線上購買方式不同,項目建設了電商體驗中心,這是目前全省唯一“前店后倉”模式的線下跨境電商體驗館,創新打造“線上線下融合”新零售模式,匯集日韓潮流單品和全球優選品牌,同時植入新經濟——網紅直播,助力消費者輕松實現品質生活,滿足了消費者對互動型體驗消費及優質購物體驗空間的期待。
※清原創新中心項目:
全球第三、中國第一行業巨頭的研發創新和運營總部
概況:清原農冠集團是專注于新化合物創制和農作物基因編輯育種的生物科技企業,除草劑研發領域全球第三、中國第一,僅次于拜耳和美國陶氏,助力世界農業生產效率和品質提升,為保障世界糧食貢獻中國智慧。清原創新中心項目是清原農冠集團的研發創新和運營總部,總投資4.5億元,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
進展:2021年一季度建成投入使用。累計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86件、授權71件,國際發明專利110項,發明專利累計進入其他國家(地區)486件。2021年截至5月13日銷售收入3億元。
點評:清原農冠是國內創制農藥的中堅力量,清原創新中心的啟用將為清原農冠的創新理念插上騰飛的翅膀,成為公司創新產品、創新技術源源輸出的孵化器和發動機,同時為青島相關產業發展注入科技動能。
02
第二站:西海岸新區
※中電光谷青島海洋科技園項目:
致力于國家級高端海洋科技研發集聚區
概況:是中電光谷青島產業園的重要板塊,由世界500強中國電子旗下的中電光谷投資建設,致力于打造應用型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國家級高端海洋科技研發集聚區。項目計劃總投資30億元,規劃占地225畝,建筑面積約23萬平方米。
進展:一期8萬平方米單體已竣工,將于2021年8月份交付使用。目前已簽約入駐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中信科宸芯科技總部、中石化海洋研究所等一批高端藍色涉海企業機構。
點評:園區以高端應用型海洋科技研發為特色主導產業,以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IC 設計、先進制造及高端裝備研發等為重點主導產業,建成后將為青島應用型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助力。 ※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項目:國家廣電總局布局的唯一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
概況:是國家廣電總局在全國布局的唯一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規劃為“一區五園”。
進展:創智產業園、影視產業園已建成投入使用,VR產業園、科創中心、“科產教”融合園正在建設中。已落戶高新視頻產業鏈企業76家,其中,華為、京東方、浪潮等行業頭部企業和機構17家,與華為合作建設的國內首個影視工業化云制作平臺投入使用,落地國內唯一的國家廣播電視網工程技術高新視頻研究中心。
點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山東省、青島市合作,超前謀劃、先行先試,集中技術、內容和產業三方優勢力量,在青島西海岸打造“中國廣電·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肩負著廣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5G高新視頻先行先試重要使命,旨在打造涵蓋高新視頻生產、傳播和服務的端到端產業鏈,構建高新視頻生態圈,建成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高新視頻產業示范區。
※青島航空技術產業創新基地項目:
形成關鍵技術研發和系統集成能力,突破輕型發動機關鍵技術瓶頸
概況:項目由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牽頭建設,總投資31億元,重點建設中科院無人機系統總體部、青島航空技術研究院和青島航空產業園,形成關鍵技術研發和系統集成能力,突破輕型發動機關鍵技術瓶頸。
進展:其中,青島航空技術研究院已投入運營,具有國內唯一的輕型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高空試驗設施和整機2萬米高空試驗平臺,保障了多項國家重大技術攻關項目。輕型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高端無人機等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取得突破,多款核心產品先后研制成功。航空產業園作為研究院的產業化基地,位于古鎮口拓展區,規劃占地900畝,已落地中科航星、中科方舟、中科國晟和中科睿航四家產業化公司,其中,中科國晟燃氣輪機項目將于今年7月份竣工。全部建成后,將形成以無人機為牽引,發動機為核心,配套產業齊全的創新集群。
點評:將為青島在航空技術研發、航空產業發展上夯實根基。碧海藍天間鋪展著青島一個很大的夢想。
03
第三站:膠州市
※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項目群:
主要定位于口岸大通關、綜合保稅服務兩大功能
概況:位于膠東國際機場西北側,與機場貨運區相銜接。規劃總用地1.49平方公里,可實現與機場無縫對接和功能互補,重點布局發展航空研發及維修、航空器材保稅貿易、保稅制造、跨境電商、國際金融結算等關聯產業,主要定位于口岸大通關、綜合保稅服務兩大功能。
進展:截至目前,綜保區內共落戶17個項目,總投資140.8億元。其中,國家電網鴻耀能源科技城項目,投資約50.3億元,一期工業用地209畝已完成土地摘牌,已落戶國家電網與紫光集團合資的“國網芯片”“云數”項目,將建成中國北部芯片研發封測中心。
點評: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是青島膠東臨空經濟區的重要配套功能區,隨著膠東國際機場的投入運營,這里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軟控膠州裝備產業園項目:
目標定位是建設全球知名的橡膠機械生產基地
概況:總投資25億元,總占地700畝,總規劃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主要為國內外輪胎生產企業提供整套專用設備從研發、生產、安裝、調試到技術咨詢等一體化服務,目標定位是建設全球知名的橡膠機械生產基地。
進展:項目分三期建設,其中,前兩期已經建成投產,目前已啟動總占地140畝的三期和機電工程總部項目建設,正在進行規劃設計。產業園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
點評:深耕橡膠行業的軟控在橡膠機械領域有著相當的優勢,在全球已經居于領先位置,這個產業園擁有亞洲一流水平的信息化橡膠裝備加工制造技術,將為軟控進一步鞏固優勢提供支撐和保障。
04
第四站:上合示范區
※上海電氣風電裝備產業園項目:
全力打造亞洲最大高端風電裝備全產業鏈示范基地
概況:總投資100億元,占地468畝,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該項目定位于國際化高端風電裝備系統服務商,采用德國工業4.0制造標準和流程,擬建最先進的風機整機生產線,同時引進核心關聯配套企業,全力打造亞洲最大的高端風電裝備全產業鏈示范基地,為國內及上合組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先進智能的風電裝備。
進展:將于2022年底全部建成投產,年生產能力可達400臺,實現年產值100億元以上,實現利稅7億元以上,將帶動當地就業1000余人。
點評:該項目集設計、研發、制造、售后服務于一體,是高端智能制造的示范項目,引領著中國風電行業創新發展。將在膠州形成全國最大的風電裝備全產業鏈示范基地,產生較強的經濟帶動效應。
※Handle全球根節點:
建設標識解析創新應用總部基地,打造新型工業示范基地
概況:由青島膠州灣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華通集團和網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合投資設立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青島)有限公司,作為項目建設和管理機構,該項目計劃總投資2億元。
進展:2021年4月28日,Handle全球根節點(青島)正式啟用。
點評:標識解析體系的建立,能讓海量工業數據在不同技術、不同平臺之間真正實現互通。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是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重要舉措。Handle全球根節點(青島)是Handle體系在中國規劃設立的3個全球根節點之一,啟用意味著,青島工業互聯網擁有了“核心武器”,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基礎服務能力進一步拓展,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吉利智能互聯網項目:
建成國內首個全球低軌衛星星座,打造世界領先的天地一體化衛星互聯網示范項目
概況:項目將以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布局建設全球衛星星座業務總部、全球衛星星座測運控中心、智慧物流應用基地、智慧海洋應用基地、AI數據運營中心、終端模組設計研發中心等,建成國內首個全球低軌衛星星座,打造世界領先的天地一體化衛星互聯網示范項目。
進展:于2021年4月舉行開工儀式,預計2022年12月竣工。
點評:近年來,低軌衛星互聯網技術快速突破、產業迅速發展,正在進入爆發前關鍵階段。萬物互聯的時代,誰掌握了高效連接,誰就能占據有利“地形”,就能贏得競爭主動。正在加速產業迭代的青島,構建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非常必要。攜手吉利進軍太空,是一步好棋。
05
第五站:李滄區
※青島國際院士港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
院士創新創造成果打通市場最后“一公里”的聚集點和出發點
概況:該園區是李滄區重點打造的智慧新能源交通、智能制造和智能建造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成果集成區,也是產業鏈前端關鍵裝備及核心技術的落地區,是院士創新創造成果打通市場最后“一公里”的聚集點和出發點。園區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現有廠房面積約6萬平方米。
進展:先后引進鐘志華、何滿潮等院士,2021年園區預計完成產值200億元。
點評: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源最廣闊的使用場景之一。青島是制造業名城,一方面工業副產氫氣充足,具備產業發展的資源基礎,另一方面應用場景豐富,港口物流、軌道交通等產業都可與氫能技術融合,在應用落地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將青島的資源、場景優勢與院士的技術優勢相結合,雙方正在迎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青島國際院士港研究院項目:
承載院士實驗室、研究院、工程中心、技術中心、大數據中心等功能
概況:是青島國際院士港九大核心板塊之一,主要承載院士實驗室、研究院、工程中心、技術中心、大數據中心等功能。項目總投資125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02萬平方米。
進展:2021年部分投入使用?,F已有澳大利亞甄崇禮院士等成立的中國尖端技術產業研究院,主要致力于納米顆粒裝備制作;加拿大工程院陳璞院士領銜成立的康泊寧研究院,主要致力于生物醫藥研發;吳宜燦院士領銜成立的中子科學國際研究院,主要致力于中子與核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產業轉化。
點評:項目致力于構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三位一體的創造創新體系,積極打造以院士實驗室、院士研究院、技術中心和大數據中心為核心的集群性科研和產業化載體,將成為院士團隊科學研究的高地和創造創新的根據地。
一路走,一路看。雖然時間緊迫,但觀摩團看得仔細,問得深入,感觸很多,收獲頗豐。
5月17日,觀摩團將前往嶗山區、青島藍谷、即墨區、萊西市、平度市觀摩,這些區市又將帶來怎樣的驚喜?讓我們共同期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