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搞好保稅區建設
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青島保稅區在膠州灣西岸正式設立,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
1993年3月,青島保稅區通過海關總署驗收正式開關運營,是一個享有“免證、免稅、保稅”特殊政策,具有國際貿易、進出口加工、保稅倉儲、物流分撥等特殊功能,實行“境內關外”方式運作的特殊經濟區域,是山東省及沿黃河流域唯一的保稅區,是中國開放度最大、運作最靈活、政策最優惠的對外開放區域之一。開關運營后,受主客觀條件所限,青島保稅區曾走過長達七年的在徘徊中創業發展的歷程。
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青島保稅區從區域發展的實際出發,明確保稅區發展方向和定位,下大力氣解決制約區域發展的瓶頸問題:引入競爭機制,推行動態管理,建立考評體系;積極爭取工商、國稅、地稅、商檢等部門成立機構入區辦公,率先設立了企業“110”服務熱線;面向全國招聘招商人員,在20多個國家設立了項目促進首席代表;融資近億元全面進行環境整治,改善區域形象,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全年,青島保稅區共批準項目249個,其中“三資”項目54個;合同利用外資1.2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016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2.8億美元。
經過多年的開拓奮進,青島保稅區在拓展功能、招商引資和擴大幅射等方面實現了新突破,成為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