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是企業發展的血脈,也是區域經濟騰飛的強大動能。青企間資本流動的脈絡,折射出青島這座創新創業之城的不竭動能,也展現出青島建設全球創投風投中心的強大攻勢。2020年,向青島企業投資的企業數量達1.6萬家,市內企業間投融資活動活躍,青島市全年投資比上年增長3.2%,且總體呈穩定增長的態勢。
在投資面向好的背后,蘊藏著青島產業結構的短板。科技服務業作為科技創新全鏈條提供服務的新興產業,被譽為未來產業的“高精尖”。然而,青島被投資企業中科技服務企業數量占比僅為上海的四分之一。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島的研究開發、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科技咨詢等高科技服務產業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
一份統計數據、幾張圖表分析、一些企業與項目,摹畫出投資中的青企“畫像”。
這里的青企,是指青島接受外部投資的企業以及青島對外投資的企業。這份統計是由上海市社會信用促進中心綜合多方數據及組織,從企業維度出發,針對青島接受外部投資以及青島對外投資兩個方向,而做出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報告。統計數據范圍為中國境內投資,不包含港、澳、臺和國外投資,所涉及投資活動僅為企業間的投資,不包含個人、政府等其他類型投資。
▲2020年,向青島企業投資的企業數量達1.6萬家,市內企業間投融資活動活躍,青島市全年投資比上年增長3.2%,且總體呈穩定增長的態勢
魯滬共占半壁江山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向青島企業投資的企業總數為15960家,其中,青島本市企業11974家,占比75%;非青島市企業3986家,占比25%。2020年外市投資的在青島新注冊的企業462家,占青島市2020年新注冊企業總量(127571家)的0.4%。從此組數據來看,投資于青島企業的企業資金絕大多數來自于本市企業,青島市內企業間投融資活動相對活躍。
投資于青島企業的外市企業來自全國30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在3986家非青島市投資企業中,分布數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別為山東、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累計占比69%。其中,山東省內(不包含青島市)企業數量最多,為1313家,占比約為33%;其次為上海,占比約為17%。投資青島的企業地域分布相對集中,山東和上海這兩區域投資企業數量占比已達50%。
由此可見,投資企業的分布區域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在投資于青島企業的企業中,本地企業占大多數;二是,外市投資青島企業排位中,上海表現亮眼,位居首位。對于第一特點的分析,以青島投融資龍頭企業——青松資本為采訪案例。青松資本董事長隋曉認為,投資企業最核心的指標,是看這家企業生產的產品具備何種程度的吸引力,對客戶到底有著什么樣的價值;這種價值的判斷,在不同企業發展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維度。這就要求投資機構深入研究這個行業、企業,這樣才能決定是值得否投資。時間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多年,還有甚至是十多年,這必然涉及到成本問題。隋曉說:“距離是阻礙去外地投資的重要因素?!币虼饲嗨少Y本的投資布局全國市場,但重點還是在山東、在青島。2020年,青松資本新增投資額超8.4億元,新增基金規模38.13億元;在其新增的17個投資項目中,青島企業占12家;2021年預計至少有16家企業申報IPO,青島企業占7家。對于第二個特點,可以從青滬企業互融共生方面做出闡釋。從上世紀90年代初,青島市委提出“學上?!?;到去年7月,青島市委主要領導率團赴上海學習考察;再到青滬企業家聯誼會成立;數十年以來,“申”“青”攜手,兩座城市的企業也在互融共生中更加志同道合?!拔覀冋诨I建落地山東能源交易中心項目,順利落地后第一年即可創造30億—40億元人民幣的產值?!痹谖挥谏虾鲜痉秴^上合貿易大廈的會議室里,上海鏈接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志華正在與上合—上海創業港運營管理辦公室主任王棟探討加大投資的事宜。在對中銳控股集團董事長錢建蓉、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CEO陳海波、上海小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宋燁等多位上海企業家的采訪中發現,這些上海企業家對青島具有濃厚的興趣,均將青島列為公司向北方市場開拓的第一城。
青企產業布局現短板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青島接受外市企業投資的企業共4229家,分布于20個行業大類。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制造業、金融業為排名前五的被投資企業所屬行業,累計占比71.7%,行業集中度高。投資與被投資企業所屬行業一致的投資占比為36.2%,跨行業企業間投資占比為63.8%。企業間投資與行業因素有關,企業更傾向于投資自身更加熟悉的本行業企業。
以上數據與同年度上海的數據相比較,上海被投資企業的行業分布更加集中,排名前五的分別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累計占比86.6%。
從數據可以看出兩城產業結構存在的差距,上海第三產業企業占比為82.2%,制造業占比為0.6%。青島被投資企業第三產業占比為78.1%,制造業占比為11.4%。其中,以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差別最大,上海被投資企業中科技服務企業占比為31.2%,而青島僅占8%??茖W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是展現城市高新技術研究與發展能力的代表性行業,在這一方面,顯然上海吸引市外投資的能力更強,企業發展現狀和能力更優。
與上海相比,青島的研究開發、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科技咨詢等高科技服務生態存在差距。但上海有眾多的高科技服務企業和人才,這是青島與上海在技術與場景結合中,可拓展合作的巨大空間。
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青島在高新技術產業的布局與成效,2020年青島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穩中趨快,高新技術投資比上年增長5.5%,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5.7%。中醫藥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等的投資均保持高速增長。
為了把上海的優質科技服務資源導流過來,青島依托上合示范區,聯合朧愛集團選址位于上海市楊浦區的中國上海創業者公共實訓基地,打造了離岸創業港,劃分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產業、現代服務業、生物科技”等孵化區,托上海完善的孵化器運營管理體系及人才工作環境,篩選一批成長前景較好的獨角獸、瞪羚企業重點引進,培養儲備一批科技型初創企業。同時,還在上合示范區設立上海創業港,委托上海朧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運營管理。上合—上海創業港運營僅半年時間,已孵化引進企業39家,在長三角地區對接高層次人才50人以上,達成落地意向人才團隊13個,涉及新能源、環保、智能制造等項目。
“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四新經濟”領域,成為青企投資的熱門領域。深圳市通用互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青島投資一個億的資金,建立青島本地企業來運營青島工業互聯網生態基地。該公司董事長李博表示,深圳通用互聯所投資的青島工業互聯網生態基地,既能從青島豐富的工業應用場景中開拓發展空間,又能推動青島建立完整的本地電子生態鏈,以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促進產業的升級。
青松資本投資的青島邁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研發尖端科技產品、制造智能的運動設備以及提供運動智能化方案。這種創新型企業既是投資者所熱衷的潛力型企業,又是產業升級創造新模式和新方案引領型企業。隋曉提出,這些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而是投資機構能作為合作方和服務方,為企業解決運營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全方位地為企業賦能。
從被投資企業成立周期分布情況分析,青島市被投資企業成立時長多集中在3至20年之間,占總體4229家被投資企業的71%,是吸引市外企業資本投資的主力軍,該階段的企業多處于快速成長期和成熟期,具有盈利模式清晰、經營能力完備等特點。而成立時間在3年內的初創期被投資企業占比僅為20%,吸引企業投資的能力有待提高。
青企對外投資逆差大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青島企業在對外市企業進行投資的共8823家,是青島被投資企業數量(4229家)的2倍。其中,既向外市企業投資,又被外市企業投資的企業數量為352家,占青島對外投資企業的4%。青島企業投資的外市企業數量為15037家,是投資于青島企業的外市企業(3986家)的3.8倍。單從投資企業數量上看,2020年青島市企業投資逆差量大。
青島企業對外投資企業所屬行業分布相對集中,主要分布于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這五大被投資企業分布行業占所有20個行業企業數量的73.4%。從行業分布構成來看,第三產業為青島企業對外投資的主要產業,占比73.8%。值得一提的是,青島對外投資的企業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占比為18.1%。
山東省內企業為青島企業投資的最主要目標,2020年青島企業共投資山東(除青島)省內企業5770家,占總量的38.4%。第二梯隊分別為北京、上海和廣東省,青島投資企業數量占比在5%至10%之間,與第一梯隊的山東省被投資企業數量相比,成斷崖式減少。
排名前十的省份除上述四個區域外,依次為江蘇、浙江、四川、天津、遼寧、河北和河南,被投資企業主要集中于東部沿海省份。青島市企業對外投資的地域偏好更傾向于經濟發達地區,投資企業數量分布前20的城市中,11個為山東省內城市,剩余9座城市皆為一線和新一線城市,與投資青島的企業地域分布基本一致。
青島企業投資的外市企業的成立時間95%以上為20年以內。值得關注的是,成立時間在3年以內的初創期企業有6640家,占比44.2%;而成立時間在3至20年之間的成長期和成熟期企業占比為51.7%。相較于青島被投資的企業而言(相對應的占比分別為20%和71%),青島企業選擇投資目標企業的構成相對更均衡,對于初創期企業的投資占比也更高。
記者 聶艷林 竇衍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