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項目落地,提高建設單位對“多測合一”改革工作的理解和認同,4月16日,嶗山區召開“多測合一”改革推進會議,全區在建工程建設項目單位和“多測合一”測繪單位參會。繼山東省、青島市下發“多測合一”改革實施方案后,嶗山區下發了《嶗山區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改革實施方案》,通過統一數據標準、重構業務流程、研發管理平臺、實施質量管控等措施,在全省率先整合多測為一套成果,全面推行“多測合一”。改革解決了重復測繪和成果共享難題,變“人跑”為“數據跑”,大大提高審批效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縮短50%以上。
整合“多測”為一套成果
嶗山區“多測合一”是指將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的規劃竣工測量,不動產測繪,人防面積測量合并為一個綜合性的測繪項目,實現多項測繪成果“同步測繪、同步審核、同步核驗”。
目前,“多測合一”在一些地方只是停留在“一次委托”的探索階段。而嶗山區的“多測合一”改革真正實現了整合“多測”為一套成果,通過改革入場測繪節點、規范數據標準和成果格式要求等,明確將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階段的不動產測繪、規劃竣工測量、人防面積測量合并成一項綜合性的測繪業務,一次性形成同時滿足建設工程規劃驗收、土地綜合核驗及不動產登記需要的測繪成果資料,真正實現“多測合一”成果“一次委托、一次測繪、一鍵報告”。
“‘多測合一’解決了重復測繪問題。”嶗山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王茂霞介紹,改革前,工程建設項目單體竣工測量、房產實測繪、人防面積測量、綜合竣工測量等測繪業務分別委托多家測繪單位。改革后,多項業合并成一項綜合性測繪業務,解決了同一項目多次測繪和重復測繪的問題。
多項測繪成果并聯審批
實行“多測合一”前,嶗山區建設工程項目竣工驗收階段的測繪數據格式多樣化、標準不統一,導致對同一標的物的測繪技術要求和成果要求不一致、數據質量差異化,致使部門間測繪成果不互認、不共享,部分工序重復開展,浪費人力財力。實行“多測合一”后,嶗山區重構了測繪業務辦理流程,統一了測繪數據和成果報告的格式,根據施工現場情況一次性入場測繪,在一套數據成果的前提下分類出具滿足各審批部門需求的成果報告,實現各部門對一套數據的并聯審批和同步核驗,大大提高審批效率。
嶗山區建設了“多測合一”管理平臺,實現從創建“多測合一”業務到成果并聯審批再到成果共享的全過程一體化線上辦理,變“人跑”為“數據跑”。測繪成果規范性完整性審查工作線上完成,改變報件單位帶著各種紙質材料和電子數據,在不同審批部門之間來回奔走的現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縮短50%以上。
成果質量全方位監管
“多測合一”成果是建設項目規劃竣工驗收的重要數據、圖件依據,直接用于土地、房產等不動產登記發證,也是人防等重要公共設施的驗收依據,具有法定性。嶗山區制定了相應的成果質量管理辦法,建立了從生產到質檢、成果共享、業務指標審核的全流程“多測合一”質量監管體系。引入了第三方權威機構,對“多測合一”成果實施事中事后監管,全方位確保“多測合一”成果質量。
“實施‘多測合一’改革后,測繪工作從原來的單一類型測繪整合為綜合多種測量業務的全新工作,對測繪單位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王茂霞表示,嶗山區按照“非禁即入”的市場準入原則,允許符合“多測合一”資格條件的單位在完成測繪中介機構名錄注冊,審核通過后進入“多測合一”市場開展業務,完全放開“多測合一”測繪市場。同時,制定了“多測合一”測繪中介服務機構管理評價標準,對測繪機構的信用信息、服務水平和成果質量進行考評,并通過“多測合一”管理平臺對社會公示,以激勵的市場競爭倒逼測繪單位業務能力、成果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升,確?!岸鄿y合一”市場改革有序推進。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 記者 姜喆 通訊員 孫俊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