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A股資本地圖

    目前,青島這座飛速發展的國際性港口城市一共孕育了47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3月16日,47家青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7697.79億元。

    ▲青島上市企業總數反超煙臺,位列全省第一,居北方城市第三

    上市公司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縮影,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實力和資本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近年來,青島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與區域格局,加大全球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工業制造業及高新技術產業,逐步形成以外向型經濟、民營經濟共同發展為主,以家電、電子、石化、汽車、造船、港口為核心的產業發展模式,工業制造業及高新技術產業很快成為青島的經濟支柱。

    在“十三五”期間,青島GDP跨越萬億級大關,從2015年的9300.07億元增長至2020年12400.56億元,經濟總量領跑全省。

    目前,青島這座飛速發展的國際性港口城市一共孕育了47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3月16日,47家青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7697.79億元。其中,19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14家在深交所主板(包含原中小板)上市,11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3家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用數據分析這47家公司,可以解析青島資本市場的成長及產業的發展。

    青島啤酒登陸資本市場后的28年

    自1993年8月27日青島啤酒率先登陸A股以來,青島企業在資本市場已經經歷了28年風雨。青島啤酒上市后發展迅猛,通過并購重組、破產收購、合資建廠等多種形式在全國19個省市區掌控了50多家啤酒生產基地,初步完成了全國性戰略布局,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啤酒生產商之一。如今,青島啤酒已遠銷歐洲、美國、日本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

    自此,青島本地眾多的制造業優質企業陸續登陸A股市場。截至2021年3月24日,青島一共擁有A股上市公司47家。

    2019年是青島在資本市場爆發的一年。這一年,青島轄區新增A股上市公司9家,數量占全省的56%、全國的4%。在全國城市中,排名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蘇州,與廣州并列全國第6位;融資100.54億元,全國城市排名第7位。

    2020年,青島新增境內外過會及上市公司共計17家,創歷年之最。上市企業總數反超煙臺,位列全省第一,居北方城市第三。

    此外,2021年僅不到三個月時間內就已有4家企業上市,分別為征和工業、冠中生態、海泰新光、德固特。

    民營企業占比超六成

    在青島,民營經濟是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2020年,青島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57.5%的經濟、64.9%的進出口值和66.8%的稅收。在已上市的47家A股公司中,有30家民營企業,占比63.83%。此外,國有企業有10家,公眾企業有3家,集體企業有3家,外資企業有1家。

    從上市公司地域分布來看,擁有青島高科技工業園、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的嶗山區匯集的上市公司最多,達到12家;其中,民營企業最多,有7家,公眾企業有2家,國有企業、外資企業、集體企業各有1家。中國家電第一品牌海爾、創業板第一股特銳德均位于嶗山區。

    嶗山區區長王鋒曾對媒體表示,優秀企業相繼登陸資本市場,不僅使自身發展實現飛躍,也為嶗山深化“戰略北進”、突破再次創業提供有力支撐。嶗山區始終如一地為上市企業提供支持,助力企業實現主業規模和公司市值“兩個倍增”,推動更多的嶗山企業敲鐘上市,投向資本藍海,讓資本市場的“嶗山板塊”更加增色出彩。

    其后,擁有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黃島區(西海岸新區)和擁有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城陽區各有上市公司9家。

    記者了解到,2020年,城陽區的資本市場取得新突破,新增上市及過會企業5家。威奧股份、高測股份分別成為青島市當年首家上市公司和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共計融資18.03億元,占據當年全市股票融資額的52%;海泰科創業板成功過會,城陽板塊占據了全年青島資本市場的C位;成功引進天行昆侖、盈康生命兩家上市公司,首開城陽區引進上市公司的先例。2020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和上市公司股權融資額均居全市首位。

    29家企業成為細分行業龍頭

    自1984年成為首批全國沿海開放城市以來,青島抓住了東部沿海經濟發展機遇,創辦了一批民營企業,許多企業發展至今成為了推動青島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其中不乏各行業細分領域龍頭。

    數據顯示,在47家公司中,有29家公司屬于各個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型企業,占比超六成。其中,青島金王、森麒麟、青島啤酒、青島港、威奧股份、海爾生物等企業的產品銷量、生產技術以及經營規模已經做到全球領先;海爾智家、海信視像等國產電器品牌也享譽全球。

    在青島的產業發展過程中,工業制造業的占比最大,逐步形成家電、電子、石化、汽車、造船、港口六大核心產業集群。同時,青島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及對外經貿合作,逐步建立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集群。據數據統計,這47家公司共來自22個行業。其中,最多的行業為工業機械行業,有8家公司;其次是電氣設備行業和汽車零部件行業,各有5家上市公司。此外,在材料、金融、家用電器等行業均有3家公司上市。

    2020年前三季度44家公司盈利,15家公司研發投入過億元。

    從各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方面來看,多數公司已經陸續走出疫情的陰霾。據統計,這47家上市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盈利的公司有44家。其中,凈利潤超過1億元的公司有22家。

    此外,前三季度凈利潤超過10億元有6家。其中,海爾智家業績高居第一,前三季度營收1544.12億元、歸母凈利潤63.01億元。其后,青島啤酒前三季度營收244.22億元、歸母凈利潤29.78億元。此外,全球最大綜合性港口之一青島港前三季度營收95.25億元,凈利潤高達29.47億元,排在第三。

    科技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隨著青島新興產業的崛起,新老制造企業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也不斷增加。據時代數據統計,這47家上市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在研發方面的平均投入達到1.87億元。其中,研發投入達到1億元的上市公司有15家。

    其中,海爾智家的研發投入依然最多,高達50.07億元,占前三季度營收的3.24%。海信視像緊隨其后,研發投入達11.83億元,占前三季度營收的4.3%。其后,漢纜股份研發支出2.32億元,占前三季度營收的4.71%,排在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領先的通信芯片制造商東軟載波盡管前三季度的研發支出僅為1.06億元,但占其總營收比例達到20.54%,占比在47家公司中位列第一。

    青島扶持企業上市“升溫”

    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在2月22日下午召開的青島上市企業座談會上提出新目標:2021年,青島市將確保新增境內外過會及上市公司15家,力爭達到20家左右。爭取到“十四五”末,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將突破100家。

    與此同時,在未來,青島將通過“兩個倍增”實現上市公司的做大做強。一個“倍增”是主業規模的倍增。每家上市公司都是行業的標桿和樣板,要堅定不移聚焦主業加快發展,力爭在3年左右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倍增。第二個“倍增”是上市公司市值的倍增。青島要利用3年左右時間,推動全市上市公司市值實現翻番增長。

    青島證監局最新披露的《青島轄區輔導備案企業基本信息匯總表》顯示,目前青島地區共有21家企業正在接受上市輔導。

    記者統計獲悉,在這21家企業中,備案日期為2021年的1家,2020年的16家、2019年的3家、2017年的1家。輔導機構方面,擁有輔導企業最多的是國泰君安,達到5家;其次是海通證券,輔導了3家企業。

    上述21家企業中,青島眾瑞等6家企業來自城陽區,彰顯出城陽經濟正在積蓄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近年來,城陽區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資本市場發展的意見》和《促進創投風投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創新舉措和優惠政策,力求政策的優惠力度做到最大,政策的兌現速度也做到最快。

    記者還了解到,支持青島企業上市,青島西海岸新區日前也發布了上市扶持政策,最高獎補超2000萬元。其中,青島西海岸新區內“四上”企業完成股改并變更工商登記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給予補助40萬元?!靶氯濉被A層、創新層實現掛牌新區企業,最高給予中介費補助180萬元,對在“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并實現滬深交易所轉板企業最高給予補助700萬元。對在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新區企業,上市前分階段最高給予中介費用補助700萬元,對首發上市成功企業家獎勵300萬元。對實現境內外證券交易所首發上市企業,以企業上市前三年區級貢獻100%,上市后兩年區級貢獻50%給予獎勵,最高給予企業上市發展貢獻獎1000萬元。

    在此背景下,青島企業上市熱度再度升溫,青島市相關部門也把企業上市工作作為當務之急。青島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吳緒永表示,青島市科技局將突出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通過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上市行動,計劃在3年內推動15家高企上市。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 記者 高揚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