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了2021年青島市“我為企業辦實事”活動啟動儀式。會上發布了《“我為企業辦實事”活動方案》和2021年重點辦好的10件實事,正式上線“我為企業辦實事平臺”。同時,還發布了《青島企業政策服務專員工作方案》,啟動政策服務專員選聘工作。
會上,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針對10件實事回答了記者提問,部分與會企業代表針對10件實事提出了意見建議。
確定2021年重點辦好的10件實事
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會同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確定了《2021年青島市“我為企業辦實事”活動方案》和2021年重點辦好的項目用地、保障用工、開拓市場、上市培育、技術改造、品牌培育、企業維權、轉貸服務、招標采購、清理欠款等10件實事。
1、項目用地。制定出臺促進民營和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土地規劃支持政策,健全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用地保障機制。加強規劃計劃統籌,實現產業用地精準供給,降低民營中小企業用地成本。加大中小企業園建設支持力度,支持存量挖潛拓展用地空間。明確工業物業產權分割轉讓,加快產業項目前期審批,促進項目落地。
2、保障用工。搭建企業用工線上+線下招聘平臺,增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專項招聘會舉辦頻率,舉辦“青鳥計劃·唯才唯青島”等專場招聘活動。線上搭建“青島市工傷預防教育培訓云平臺”,線下建立“青島市工傷預防教育培訓基地”,為企業提供安全用工免費培訓。
3、開拓市場。發揮“一帶一路”(青島)中小企業合作區作用,深化中小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雙招雙引、人才培訓、產學研合作等領域交流與合作。推動企業加強與國內外企業的交流合作,組團參加“中博會”“APEC技展會”等重點展會,參加中德經貿合作論壇、中日隱形冠軍對接洽談及有關經貿交流活動,搭建市場開拓、技術交流平臺,挖掘貿易投資合作機會。
4、上市培育。發揮各類創投、私募股權機構的引領作用,鼓勵企業上市,激發藍海股權交易中心融資功能,努力將資本市場的活水引入到新銳企業中,著力培育瞪羚、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等新銳企業通過掛牌、上市等登錄多層次資本市場。持續深入開展資本市場培訓活動,提升民營和中小微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的意識和能力。
5、技術改造。持續引導民營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落實對“專精特新”小微企業技術改造財政獎勵機制,鼓勵更多的小微企業加大設備投入開展創新轉型,增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后勁。繼續落實《青島市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工程中小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中小企業,提升我市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相關產業鏈綜合競爭力。
6、品牌培育。實施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行動,持續打造一批制造業、服務業和農業品牌。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省瞪羚和獨角獸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建立健全分層培育體系,根據優勢高成長企業特點,針對企業個性化需求,開通綠色服務通道,精準施策,有針對性培育,構建從專精特新到細分市場“隱形冠軍”、從“隱形冠軍”到“小巨人”、從瞪羚到獨角獸的培育機制。
7、企業維權。強化“市委書記信箱”民營企業留言事項辦理工作,暢通民營企業訴求反映和解決渠道,打造民營企業家反映難點問題、化解焦點訴求的重要平臺。及時受理民營企業訴求,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對于民營企業反映的合理合法訴求,辦結率達到100%。
8、轉貸服務。優化升級政策性轉貸工作具體政策措施,強化對轉貸引導基金的風險管控,大力推進區市級政策性轉貸工作,重點協調合作銀行加強對政策性轉貸工作的宣傳和推進,更好的發揮轉貸引導基金的作用,力爭全年為全市民營中小微企業提供轉貸資金100億元。
9、招標采購。加大對本地中小企業優勢產品的政府采購力度,編制《青島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評選首批中小企業創新產品,建立本地企業能力、應用企業需求“兩張清單”。引導鼓勵我市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積極申報《山東創新工業產品目錄》。
10、清理欠款。建立完善各部門、各單位清理和防止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機制和投訴處理機制。印發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賬款長效機制工作方案,建立監督機制,減少阻止新的拖欠發生。加大投訴處理工作力度,接到一起馬上辦理一起,投訴辦結率達到100%。
明確四個目標路徑三個工作步驟
在《“我為企業辦實事”活動方案》中明確了搭建平臺、落地見效、典型引路、品牌聚力,這四個目標,并就每個目標做了詳細的路徑規劃。
在搭建平臺方面,搭建常態化線上企業發展難題和服務需求征集平臺,廣泛傾聽企業意見,對企業關注的發展瓶頸和問題進行匯總歸類分析,建立企業問題臺賬,分析確定典型問題和重點辦實事的方向。
在落地見效方面,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集各相關成員單位,針對具體問題組建專題工作隊,深入企業調研,摸透情況,充分聽取企業意見,力求解決企業問題和辦實事活動見到成效。
在典型引路方面,通過研究解決問題,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破解企業發展難題的思路和方法,形成案例,樹立典型,讓更多的民營企業找到解決發展問題的突破口。在企業共性問題解決上,爭取研究出臺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在品牌聚力方面,建立“我為企業辦實事”活動的長效機制,充分利用媒體加強宣傳,擴大“我為企業辦實事”的企業參與度和社會影響力,廣泛凝聚各方面力量,打造叫得響的服務品牌。
針對以上路徑目標,將通過聚焦問題、形成機制,總結驗收這三個步驟完成工作。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通過問題的解決推動形成新的工作機制。優化工作流程,典型問題可實施“一問題一案”協同推進,整合配置要素資源,精準匹配企業需求,切實將解決企業問題納入常態化服務,進行臺賬式銷號管理,真正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
下大力氣破解民營企業發展難題
結合青島市壯大民營經濟攻勢、“項目落地年”和建設創業城市等重大工作部署安排,市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決定在全市開展“我為企業辦實事”活動,將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融入到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工作中來,以企業掛心的事、煩心的事為著力點,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緊密結合起來,努力開創全市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工作新局面。
為建立常態化線上征集調研企業發展難題和服務需求機制,還專門搭建了“我為企業辦實事”線上平臺,并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廣泛調研了解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對企業關注的發展瓶頸和問題進行匯總歸類分析,建立企業問題臺賬,用心、用情、用力以問題的解決取信于企業,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通過搭建平臺、解決問題實施流程再造、創新工作機制,整合配置要素資源,精準匹配企業需求,著力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切實將解決企業問題納入常態化服務,進行臺賬式銷號管理,真正建立起一套“有問題、真解決、見成效”的快速反應工作機制,多渠道多維度多場景推動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小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其發展與所處環境優劣息息相關。青島市副市長耿濤在講話中強調,我們要認清形勢,下大力氣改善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激發企業發展活力。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青島要以創建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城市、推進壯大民營經濟攻勢為引領,在強化政策支撐上、在破解發展難題上、在打造一流發展環境上等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激發民營和中小企業活力和創造力,推動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 記者 聶艷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