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廣泛開展統戰工作
抗戰時期,青島的統戰工作主要是在膠東區黨委統戰部領導下進行的。統戰部組成了以徐行健、崔巖、張佩甫等愛國商人為主的統戰工作骨干,在青島進行抗日動員,聯絡愛國工商人士和知識分子,以辦實業為掩護,向根據地輸送戰略物資和技術人才。
徐行健、崔巖原在東北經商,九一八事變后離開東北,在山東泰安開辦裕通汽車公司,以搞運輸為抗日救亡作貢獻。七七事變后,該公司的汽車被國民黨軍隊征用,徐行健到魯南參加了八路軍領導的抗日斗爭,而崔巖則輾轉來到青島,擔任中日合營的青濟膠廠經理。在魯南抗日根據地,徐行健受到共產黨的統戰理論和政策的教育,認識到統戰工作的重要作用,開始在黨的領導下做統戰工作。
1940年,徐行健到青島養病。期間,徐行健、崔巖結識了正在青島搞實業的張佩甫。經徐行健的言傳身教下,張佩甫走上了革命道路。為隱蔽身份和幫助膠東抗日軍民解決部分急需的藥品,徐行健、崔巖等自籌資金和廠房,于1941年春在奉天路(今遼寧路)開辦斯宜藥廠,徐行健任經理,生產藥品支援根據地。參加辦廠的人員和一批負責藥物制作的技術人員曾在因、陳志藻等受到徐行健的教育和影響,先后加入革命隊伍。
通過創辦斯宜藥廠,徐行健、崔巖、張佩甫等結交了一批上層人士,積累了城市地下工作經驗,初步打開統戰工作的局面。1941年,日軍對根據地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根據地物資緊缺。為支援根據地,徐行健、崔巖、張佩甫在控制青濟膠廠的經營權后,又在青島市內開辦了羅利貿易行,經銷膠廠的產品。這兩個企業成為向膠東根據地輸送物資和技術人員的秘密聯絡點。
1942年春,徐行健與膠東區黨委統戰部取得聯系,根據指示,徐行健等在統戰部的具體安排下,用崔巖及其他人的捐款在掖縣開辦地下紡織廠,以東興隆商號作掩護,由西海地委各救會秘書長尹澗任總經理,徐行健任副總經理,就地紡線織布,支援前線。
東興隆也是區黨委統戰部的秘密交通聯絡站。徐行健等以該商號為掩護,從青島向膠東根據地輸送物資和人員,形成青濟膠廠——羅利貿易行——東興隆——膠東區黨委秘密交通聯絡線,先后動員30多名技術人員、知識分子到根據地,并擔負情報傳遞、來往交通的接待和培訓從市內送來的進步青年。
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1943年春,區黨委統戰部在青島成立青島市海外抗敵同盟動員委員會,徐行健任主任,崔巖任組織委員,張佩甫任宣傳委員。機關設在羅利貿易行內。徐行健、崔巖興辦實業、經商理財有方,張佩甫是高級技術人才,這些個人優勢便于在實業界活動。他們結交了不少廠主、資本家及工商界上層人物,建立了較密切的關系,并不失時機地以巧妙方式將共產黨的抗日政策、主張滲透到談話中,使這些上層人士了解了黨的政策,對抗日產生了必勝的信心,為日后的統戰工作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17.隆華三號起義
1938年1月,日軍占領青島后,立即對港口實行嚴密封鎖,并將停泊在青島港的所有中國輪船釘上“大日本海軍管理”的牌子,實行航行許可證制,中國船只在其監視下,準許為其裝運軍需物資。日本侵略者將掠奪來的煤炭、礦石、原鹽、布匹及農產品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日本,又將屠殺中國人民的武器彈藥和價高質次的紡織機械、化學制品等整船整船運到青島。為了進攻抗日根據地,日軍還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重要物資嚴禁輸出,大小船只不得往來。對日軍的暴行,廣大中國船員敢怒不敢言。在中國共產黨的全民族抗戰的政策和統戰工作的影響下,廣大中國船員抗日熱情日益高漲,并伺機展開斗爭,把物資支援抗戰。
“隆華三號”是當時青島新造的仿美式甲板的大型木帆船,載重500噸,屬汪偽華北聯營社所有。該聯營社是日本侵略軍為統治中國航運強行組成的,掛汪偽旗幟,實權操在日本人手中?!奥∪A三號”的船長、大副、二副、營業主任等5名負責人均為日本人,最下層的9名船員是中國人。該船航行于青島、塘沽和日本長崎之間,以商業運輸的名義為侵略戰爭運送物資。
1944年12月中旬,“隆華三號”滿載青島生產的白棉布、絨布4萬多匹以及白糖等物資,啟航開往日本長崎。9名船員中,水手長滑寶發(滑鳳鳴)及水手田均慶(田均)、金登俊(金少華)等都是天津大沽口人,從小相熟,感情篤厚。他們都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起航前,他們商定,將船開到其它港口,支援抗戰。
“隆華三號”出航后,在海上航行了3個晝夜,大家議決起義,擊斃日本人,將船開到抗日根據地。在滑寶發、田均慶的領導下,9名船員作了戰斗分工,并以斧頭、鐵棍為武器,擊斃船長等4名日本人。中國船員無一傷亡。因日本大副懂航海知識,船員覺得俘虜他可以幫助航行,帶到根據地,作用會更大,因此暫時將其看押在工具艙。
緊張的戰斗使操舵手孫彥宏忘記了隨時記錄航行方位,“隆華三號”成了盲目航行。其間一架日本飛機3次飛來盤旋偵察。第三次,船員們把已經扯下的汪偽“國旗”拿出來揚了揚,飛機才飛走。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他們又將日本大副拋進大海。
十幾天后的一個黎明,前方出現一個小島。根據海圖分析,大家認為可能是連云港東南的東牛山島,于是繼續前駛。遠方出現一個海灣,船員們一面準備???,一面作好應對準備:如果是日偽港口,則謊稱來找船行代理處求援,因船上已斷糧斷水;如果是八路軍,則天遂人愿。
“隆華三號”靜靜地收蓬拋錨,5人留守看船,滑寶發、田均慶、張寶生、孫寶田4人架舢板進港。原來此處是濱??谷崭鶕氐蔫贤翩偂0寺奋姰敿磳⑺麄兘右习?,并連夜派船尋找“隆華三號”,因夜黑未見,第二天方才找到。這一天是1945年元旦剛過,“隆華三號”的到來,為根據地慶??箲鸬诎藗€新年增添了更加喜悅的氣氛。八路軍領導迅速調動部隊和群眾,日夜起卸“隆華三號”載來的物資,水駁陸運,人歡馬躍。卸完物資,接著拆船,船未拆完,日軍從連云港出動飛機和炮艇前來搶船,但為時已晚,只將一個空船殘骸拖了回去。
根據地領導十分重視“隆華三號”船員的愛國壯舉,認為這是對侵略者政治、經濟上的一次沉重打擊,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青島城市工作的重大成就,對9名船員勉慰有加。以后,9名船員有的參加八路軍,有的被派回青島從事地下工作。
18.青島停戰談判
抗日戰爭勝利后,為了全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一直在努力尋求和平建國的道路。8月28日,毛澤東率中共代表團赴重慶與蔣介石集團談判,并于10月10日與國民黨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又稱“雙十協定”),議定“必須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為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然而,蔣介石政府一面和談,一面積極向東北、華北和山東等解放區進攻,遭到了解放區軍民的沉重打擊。在國民黨統治區內反內戰運動迭起等重重壓力下,蔣介石集團覺得發動全面內戰的時機不成熟,不得不同意于1946年1月13日,召開有國民黨、共產黨、中國民主同盟等多個黨派代表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同一天,國共雙方共同頒發了實施全面停戰的命令。根據停戰協定,共產黨代表葉劍英、國民黨代表鄭介民和美國代表羅伯遜在北平組成軍事調處執行部,下設若干執行小組,全面負責監督執行停戰協定。
停戰命令公布后,膠東解放區仍不斷遭受國民黨軍隊的騷擾和襲擊,雙方沖突不斷。濟南軍調執行小組決定在高密舉行談判,解決雙方沖突問題。然而,漢奸趙保原竟然代表國民黨方出現在談判席上,遭到共產黨代表的怒斥,雙方不歡而散。當時膠濟線上的重點城市被國民黨占領,膠濟線兩側的廣大地區為八路軍所控制,膠濟線未全線通車。為了實現膠濟線全線通車,把其孤立的城市連接起來,國民黨又單方提出再次談判,并將談判地點設在有國民黨重兵把守的特別市——青島。中共代表為民族大義和國計民生計,同意前往青島,希望通過談判盡快結束戰爭,實現國內和平。
4月15日,青島停戰談判正式開始。主要內容是膠東停戰和膠濟鐵路通車問題。談判第一天,雙方就膠東停戰問題達成協議:“雙方武裝部隊保持距離,脫離接觸,互不侵犯”,并決定第二天舉行簽字儀式。熟料,次日清晨,國民黨特務竟有預謀地鼓動1000余名流竄于青島的地主、惡霸以及流氓分子,包圍中共談判代表居住的飯店,向中共代表進行示威、攻擊。由于國民黨蓄意搗亂破壞,談判無法進行下去,膠東停戰協議未能簽字生效,膠濟線通車問題則根本沒談。17日,中共方面的代表憤然離青。青島停戰談判,再次暴露了國民黨假和平、真內戰的丑惡嘴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