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大澤山腳下的一個假睫毛工廠內,工人們正在忙碌地生產著靈動的假睫毛。工廠一邊的墻上,掛滿了各種標著不同字符的貼紙,一位女工正在給包裝好的假睫毛貼上貼紙。伊彩美爾假睫毛工廠的負責人李向英介紹:“貼紙上是各種假睫毛的型號。光我們家生產的假睫毛,就有上千種不同的型號?!?br>
這上千種假睫毛的背后,藏著讓眼睛變美的秘密,也藏著大澤山鎮特色產業的秘密。李向英說道:“很多外地的人來大澤山鎮參觀學習,覺得做假睫毛很簡單,回去自己也開假睫毛工廠,但99%的人都失敗了”。話語之間讓人不禁好奇,這座被稱為“假睫毛故鄉”的小鎮里,究竟藏著怎樣的故事?
小睫毛有大市場
一個小巧的假睫毛,生產出來卻至少需要十道工序。壓毛、合毛、上線、切毛、卷管、晾干、加熱、定型、刷膠……經過這一系列工序,一根根細毛,才能真正變身為讓人變美的工具。
假睫毛種類繁多,主要分為對毛、密排、朵毛等三大類型,又因為材質、款式、長短、卷曲度、顏色等的不同,形成了形色各異的產品。這些產品看似簡單,但對勞動者和設備的技術要求非常高。李向英表示,以假睫毛的密度為例,在操作時,必須將誤差控制在0.1mm之內,否則就會對產品質量產生影響。
這些精致的假睫毛生產出來,又銷往何處呢?
博秀睫毛的負責人王海波表示,假睫毛屬于快消品,一對假睫毛兩三天便要更換一次,再加上人們對美麗的需求越來越大,因而市場是非常廣闊的。
博秀睫毛生產的假睫毛70%-80%銷往外國市場,20%-30%在國內銷售。不同的地方,對假睫毛的風格喜好也不一樣。歐美和中東地區偏愛比較濃密夸張的風格,而亞洲地區則比較偏好自然的風格。
假睫毛對很多人,尤其是歐美地區的消費者來說是非常日常的美妝產品。很多消費者熱衷的假睫毛品牌背后,都有著平度大澤山鎮的假睫毛企業OEM的印記。
國內銷量雖然占的比重比較小,但隨著消費需求的升級,國內對于美妝產品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人們紛紛戴上了口罩,遮掉了半邊面容,因而對眼部美妝產品的關注越來越多,也為假睫毛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產業的傳承與發展
大澤山鎮正是瞄準了假睫毛背后的大市場,通過產品的不斷創新、企業的不斷集聚,形成了特色化的產業優勢。
早在四十年前,大澤山鎮的假睫毛產業就開始萌芽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這里誕生了第一家假睫毛加工村辦小廠,生產的假睫毛主要用于舞臺演出和玩具娃娃制造。依托這里的勞動力優勢和區位優勢,小廠發展十分喜人。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人們的美妝需求不斷擴大,當地利用這份商機,把假睫毛事業不斷做大,也吸引了很多人來此開設工廠,逐漸把假睫毛產業發展大澤山鎮的支柱產業之一。
在全鎮走上一圈,隨處可見“假睫毛加工”“假睫毛銷售”的字樣,每隔百米,便是一家假睫毛工廠。
目前全鎮從事假睫毛產業相關的企業共有860余家,這些企業的假睫毛產量占全國產量的80%,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目前,假睫毛工業總產值以年均7%以上速度,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步伐。
王培元從2003年開始做假睫毛生意,現在經營的長樂星眸工廠有20多個工作人員,一天就能生產五萬對假睫毛。他們生產的假睫毛以OEM為主,主要銷往歐美和中東地區。起初只是根據客戶的要求去生產假睫毛,逐步發展到假睫毛的設計和生產,假睫毛包裝的設計和生產等,這樣延伸的服務鏈條也爭取到了更多的客戶。
在大澤山鎮,現已形成涵蓋設計、定制、加工、包裝、銷售、物流、外貿等完整的假睫毛產業帶。依托完備的產業鏈條和雄厚的產業基礎,假睫毛產業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拉動就業人數達6000多人,創造的年產值超過40億元。
長樂星眸工廠的工人說道:“這邊的離家近,工作環境也好,賺的也比以前更多了。”工人說著話,手頭的工作卻一點兒沒停。
新一代的新探索
李向英48歲開始做假睫毛生產,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假睫毛廠發展規模越來越大,生意也越來越好。對于李向英來說,她對企業發展的愿望早已實現,因為“現在的生意很穩定,客戶多,訂單也不缺,每天在工廠忙碌,就覺得很滿足?!?/p>
但對新一代的“假睫毛人”,他們想的卻更多。消費升級大趨勢下,在互聯網時代中成長的新一代假睫毛企業家們,更關注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去發展和突破。
李向英的兒子也是做假睫毛生意的,但他跟母親的經營思路卻完全不同。兒子更加重視線上渠道,主動利用電商平臺促進產品銷售,也積極的開拓海外市場,經過多年運營,2020年銷量已經達到3000萬以上。
王海波是從外地來到假睫毛小鎮的80后,他從朋友那了解到假睫毛小鎮,2019年來這考察后便扎下根。而王海波的經營,是從不斷更新迭代的產品開始的。
假睫毛制作主要采用化纖、真人發、水貂毛等材質,其中水貂毛最為高端。但水貂毛造價高,且涉及很多環保的問題,是生產和銷售中的一大痛點。為了,王海波的公司開發了人造水貂毛假睫毛,既能實現水貂毛的自然和逼真,又降低了成本,在假睫毛市場上廣受好評。
除了產品的升級,如何打造假睫毛的自主品牌,如何通過跨境電商平臺促進銷售、如何進行服務升級都是新一代假睫毛從業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在采訪的途中,有兩個從河北趕來的客戶到王海波店里選購產品。王海波提到,這種從外地趕來的客戶不在少數。小鎮的集聚效應和品牌效應,讓很多外地的客戶慕名而來。而在這種集聚中,企業要找到符合時代脈絡的發展路徑,共同去推動行業的升級和變革,方能讓這種吸引力繼續擴大,并創造更大的價值。
特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經過四十多年的沉淀,大澤山鎮的假睫毛產業已經具備了完善的產業鏈條和產業基礎。但總體來看,仍面臨著企業生產質量參差不齊,勞動力優勢減弱、產業優勢如何外溢等難題。
就目前的發展而言,勞動力成本提升正在倒逼假睫毛產業的自動化、機械化升級,雖然很多環節已經可以機器代替人工,但對勞動力需求仍然很大。企業大多以OEM為主,雖然也有自己的品牌,但普遍影響力不大,因而產業附加值較低。而在渠道開拓上,很多企業依靠傳統的思路去接觸客戶,還是跨境電商風口的“門外漢”。
對此,大澤山鎮也一直探索,如何依托現有的產業鏈條,深度賦能企業,促進產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大澤山鎮正在依托現有產業優勢,試圖打造假睫毛加工產業園、配套產業園、外貿物流產業園、假睫毛人才專家公寓,形成閉合的全產業鏈條,為企業提供更加有力的全鏈條支持。
作為重要的假睫毛集散地,大澤山鎮也在加強特色假睫毛品牌建設,推進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執行,從而真正發揮中國乃至世界假睫毛基地的優勢,促進假睫毛產業的轉型升級。
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并不是假睫毛生產的壟斷,而是要通過產業的培育,形成集假睫毛產、銷、運輸、展示、交流等于一體,融合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維度發展的,假睫毛產業集群,從而以日益擴大的產業優勢推動整個產業的向前發展,也通過產業外溢輻射和影響更多的地區。
過去的四十余年,大澤山鎮和860余家假睫毛企業,創造了全國銷量80%,全球份額70%的傳奇。在產業升級深入推進的路上,不知這個假睫毛的故鄉,又會書寫怎樣的故事。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竇衍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