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
■民辦學?!啻蟾街袑W生在上課。 韓 星 攝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 黎 王世鋒
近年來,青島民辦教育這條賽道上,“新選手”不斷加入,且總是引起強烈社會反應:2017年,青島中學引起生源大戰;2019年,青島海信學校剛公布招生簡章已經滿員;2020年,青島京華學校、中國科學院大學(青島)附屬學校招生備受關注;今年,杜威實驗學校(青島五十八中西海岸校區分校)、青島新東方國際雙語學校、青島啟迪中學等3所民辦學校啟動招生,已有不少家長提前打探報名;明年,北京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青島校區的啟用,將又是一個關注熱點……
本土企業、外來投資紛紛進駐教育圈,民辦教育群雄并起,帶來的是辦學主體多元化、學生選擇多元化。青島教育生態的改變,帶給學生和家長更多的期待。
市場有“潛力”,外來資本紛紛布局
毫無疑問,民辦教育是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粗略統計,去年市教育局公布中考招生政策時,共有36所民辦高中有招生計劃,而今年又新增了3所,同時義務教育段也有相當數量的民辦學校招生。
在公辦教育資源不斷擴容的情況下,民辦學校也在不斷加入,顯示出青島教育市場巨大潛力?!扒鄭u是一座外向型城市,城市發展前景大,將來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必然也會很大。”北京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青島校區校長李素香說。青島新東方國際雙語學校副校長臧文琦認為:“青島是山東的“領頭羊”,家長對國際教育的認知水平普遍較高,選擇在青島開辦雙語學校,輻射的廣度可能會更大?!?/p>
除了市場吸引力,也有人是因為教育情懷選擇了青島。中國科學院大學(青島)附屬學校校長王金戰曾在青島工作多年,將青島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扒鄭u的孩子靈性足、學習刻苦。我也愿意用自己一生的經驗和財富,為家鄉做點貢獻?!?/p>
當然,更多的人意識到,相較于全國同類城市,青島仍然是民辦教育發展的“洼地”,提前在青布局,未來才能占據先機。
做好民辦教育,不能有賺快錢的想法
或許,島城民辦教育的熱度,源于青大附中、超銀中學等“老牌”熱點學校連年高升學率帶來的虹吸效應。但實際上,民辦學校立足還是有難度,當公民同招政策公布后,有相當一部分民辦學校的首輪報名人數僅是個位數。
在青島一手打造了新世紀學校、青大附中等熱門民辦中小學的華青教育集團聲名遠播。不過,有想涉足民辦教育的人咨詢華青集團總經理李蛟龍“辦教育能不能賺錢”時,被李蛟龍勸退。“教育首先是公益,不能把賺錢作為首要目的。如果要自建學校,至少要有三到四億元的資金投入到硬件和設備上,這還不算后期學校運營的費用。學校想要見成績,至少要6年到10年。6年可以培養出一屆小學生,培養出兩屆初中生,創口碑的這段時間里必須熬得住,所以沒賬可算?!崩铗札垊衽笥?,如果有教育情懷,有資金,就當是捐了做公益,這樣或許還能辦出好學校。
確實,許多資本進入教育領域都是因為教育情懷。做蔡元培那樣的教育家是李蛟龍的夢想;辦一所學校,培養具有中華文化素養,又能從容面對世界的學生,是倪貫翔從留學中介行業轉身開辦格蘭德學校的初衷;而五十八中西海岸分校取名“杜威”,明明白白地亮出投資人對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崇拜。2020年,杜威學校已經獲準招生,在市教育局發布的招生計劃里,學校面向全市招收6個班。學校建好了,老師招齊了,杜威卻暫停了招生,因為他們想要呈現出最好的狀態,又開展了一年的教師帶薪培訓。
顯然,精致的教育理念背后要有強大的情懷和資金支撐。不具備這樣的條件,許多民辦學校都辦不下去。
支持和規范,才能讓民辦教育走得更遠
“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民辦教育的論述。為何要支持?因為民辦教育作為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豐富了教育生態,給了學生多樣化的選擇,大集團、名校長的加入,讓競爭越來越充分。比如新世紀學校和青大附中在青島最早自建食堂,最早開設校車。隨后,公辦學校的食堂開始陸續建設。家長感受更深的則是民辦教育的鯰魚效應,帶動青島整體教育質量的提升。因為機制靈活,體量小,民辦教育更容易將建校時的教育理念落實貫徹。吸引優師、開發課程、辦特色教育,全人教育、幸福指數,這些由民辦教育提出的理念在青島教育圈都算是先鋒,“刺激”了之后公辦民辦一系列教育改革。
當然,支持民辦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規范。現實中不可避免存在把辦教育等同于做生意的人。有的學校師資不穩定、生源越來越差,業內人士認為,問題歸根到底還是辦校時定位不夠準確,而且急于求成。比如家長反映比較集中的加班加點超量布置作業、一味追求升學成績不上音體美課程、教師流失課堂紀律混亂等問題。有校長建議,對民辦教育,政府需要做好資金準入甚至是做好兜底的準備。市場規律下,一些民辦學校如果長期“吃不飽”中途撤資,教育主管部門要有學生保障預案。
大集團、名師名校長加持,民辦學校差異定位增強競爭力
面對競爭,民辦學校如何贏得家長與學生的信賴,恐怕需要下一番功夫。記者注意到,在青舉辦的民辦學校大多都有大型教育集團支持和名校長、名班主任加持。華青教育集團一貫邀請名校出身的名校長坐鎮;青島海信學校有海信大企業背景,也有像馬林這樣的名校長主持學校工作;青島啟迪學校除了有啟迪教育集團,還有清華基因;青島新東方國際雙語學校則有新東方基礎教育培訓與出國留學培訓的優勢,還是平度市今年的重點項目;北京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在全國名頭就很響,青島校區則將繼承本部的管理模式、課程體系等。
各個民辦學校也都有不同的定位和側重,以更好滿足家長的需求。以高中學段為例,各學??梢愿鶕W生“出口”大致上劃分為兩類,一類主要出口是國內高考,針對普通類學生、藝術類學生定向培養。還有一類主要出口是出國留學,這部分學校主要是雙語學校、國際學校等等。
“每個學校的定位不一樣,辦學特色不一樣,民辦學校不斷進入青島確實可以給學生和家長更多選擇。從另一個角度講,有競爭才能督促各個學校不斷進步,才更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島城一所有著20余年辦學經驗的學校負責人表示。當然,一些政策的變動,也會進一步提振民辦學校的信心?!扒鄭u ‘十四五’規劃《綱要》就提到,城陽將會被劃歸為主城區,這對學校來說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發展契機?!鼻鄭u京華學校副校長姜慧說。
對比先進城市,島城民辦教育“出圈”仍需努力
近年來,民辦教育發展對青島教育事業的補充、促進作用不可否認,但并不意味著民辦教育已經“完美”,其進步空間依然很大?!懊褶k教育實際上有市場化的行為在里面,在北上廣深以及南方一些城市的優質民辦學校,課程建設、人事管理、品牌營銷等已與企業管理深度融合,很多已做到了非常精細化的管理。青島的民辦學校,沒有太大的‘野心’?!睄u城一民辦學校負責人嘆息,青島沒有出現區域性、全國性的大教育集團,反而是外來的教育集團來青島搶占市場。“這些引進的教育品牌可以調配的教育資源多,一旦適應青島市場,將來的發展可能非常迅速?!?/p>
“我們更追求質量,有了精致管理,有了鮮明特色和高質量的教育之后,才能追求數量的擴張?!贬槍η鄭u本土民辦教育品牌較少去外地辦學的問題,李蛟龍并不著急,他認為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需要理解當地人的追求,結合當地的資源和文化。青島民辦教育起步晚,要走出去,需要自身先成熟起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