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羅逸姝)近一周來,非銀金融板塊迎深幅回調。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19日收盤,申萬一級非銀金融行業指數周內下跌4.08%,跌幅居于28個行業之首。3月以來,非銀金融行業指數跌幅為6.28%,年內跌幅則高達12.31%。業內人士指出,市場行情整體低迷對證券板塊形成一定影響,上市券商計提減值準備同樣成為壓制因素之一,但板塊長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績優低估企業有望獲益;保險板塊在利率上行預期下,估值修復有望持續進行。
光大證券指出,證券行業β屬性較強,市場行情較大程度影響證券板塊估值回調。自三月以來,A股市場出現明顯回調行情。同花順數據顯示,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月內分別下跌2.98%、6.21%和8.32%,與非銀金融板塊的低迷表現基本吻合。不過,光大證券表示,當前證券板塊基本面向好趨勢仍將保持。隨著上市券商2020年年度報告的相繼發布,績優低估的券商板塊有望獲得關注。
另一方面,減值準備計提或成為壓制券商板塊的因素之一。中信證券19日發布的年報顯示,公司2020年計提各項信用減值損失合計人民幣65.81億元,其中2020年第四季度共計提信用減值損失15.53億元,對凈利潤的影響超過公司2020年經審計凈利潤的10%。據信達證券統計,目前已有17家上市券商預計計提減值230億元,利潤占比達15%。不過,其指出,考慮到行業整體質押比例較2018年大幅下降,一旦風險出清,在業績增速確定的情況下,板塊或迎來反彈。
從長期來看,不少機構指出,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加速推進和全市場注冊制的到來,綜合實力強的龍頭券商將充分受益。信達證券表示,股市擴容、上市公司質量提升、中長線資金的持續流入帶來的增量資金直接利好券商經紀、兩融及衍生品業務發展,2021年行業ROE有望大幅提升。
而對于保險行業,機構認為,從2月保費數據來看,邊際改善趨勢仍在持續,而在利率上行預期下,保險行業估值修復將持續進行。華創證券指出,2月份為春節舊重疾產品銷售后的過渡空窗期,業績提升較慢,隨著后續新重疾產品逐漸銜接,長期保障型需求隨經濟修復,以及代理人活動率的提升,預計單月增速將有所擴大。東興證券也表示,從原保費數據看,新單口徑壽險同比增速更為突出。披露新單數據的平安壽險和人保壽險分別同比增長19.5%和31.0%,其中平安壽險1-2月新單累計增速超過31%,數據十分亮眼。而利率上行或將持續驅動保險板塊估值上升,在負債端改善和利率上行共同推動下,板塊投資價值凸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