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張煥昀)春節后,盡管A股市場持續震蕩,但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調研并未停歇。從調研記錄來看,機構調研主要聚焦工程機械和醫藥行業。
(圖片說明)資料圖,新華社發
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基金扎堆調研的背后,是對工程機械行業高景氣度有望延續的預期,以及對醫藥行業優質資產性價比開始顯現的認同。
工程機械企業受關注
Wind數據顯示,2月18日至3月18日,華菱鋼鐵被調研10次,成為階段性被機構調研次數最多的上市公司。從調研記錄來看,鋼材價格走勢、公司訂單與庫存情況、行業并購與競爭關系等受到機構關注。在調研中,“碳中和”也成為機構關注的焦點。
從春節后的一個月內被調研總次數排名居前列的上市公司來看,工程機械這一類有著“順周期”屬性的公司是機構調研的重點對象。漢鐘精機、天準科技、歐科億均被機構多次調研,這幾家公司在Wind分類上都屬于工程機械行業。
從調研記錄來看,工程機械公司的產品性能、競爭優勢、制造周期、產量等受到機構關注。
頻繁調研背后,是機構對工程機械行業的看好。融通基金副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鄒曦表示,工程機械行業需求強勁、高景氣度有望延續。在基建投資、更新換代、人工替換等多重因素驅動下,下游零部件廠商排產旺盛,行業需求延續性較強,以挖掘機為代表的工程機械將迎來更新換代的高峰期。
華商基金研究員管俊瑋指出,盡管疫情擾亂了2020年上半年基建地產企業的開工進度,但其后的趕工需求帶來工程機械行業的超預期高速增長。此外,環保和人工替代因素對工程機械需求具有提振作用,工程機械銷售繼續火爆。
基金調研聚焦醫藥公司
春節后的一個月內被調研較多的還有醫藥行業。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2月18日以來有80家基金公司調研一心堂,65家基金公司調研華東醫藥,60家基金公司調研長春高新。
從調研記錄來看,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關心的問題包括公司階段性經營情況、相關政策對公司發展的影響以及新產品研發和銷售進展等。
對于相關投資機會,長城醫療保健混合基金經理譚小兵表示,醫療產業的發展和投資機會主要在兩方面:一是供給端的創新升級,二是需求端的消費升級。供給端創新升級的主線包括創新藥、創新器械、創新疫苗以及各類創新商業模式。需求端的消費升級包括疫苗、醫美等。
展望2021年醫藥行業,安信醫藥健康股票基金經理池陳森指出,預計2021年醫藥行業向好。經過近期的調整,醫藥行業部分優質資產性價比開始顯現。(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