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總承包)啟動招投標,涉及市北多個小區。據了解,我市“十四五”期間預計改造1512個小區,惠及居民53萬戶,2021年計劃改造216個小區,惠及居民7.1萬戶。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從過去的基礎類增加了完善類和提升類,在改造前期,推出“菜單式”選項,“改什么,怎么改,誰來改”由居民說了算。同時出臺相關政策,吸引更多元的社會力量參與,落實資金保障。通過精細化的微更新不斷改善城鎮老舊小區人居環境和品質,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
老舊小區裝電梯變“網紅”
日前,記者獲悉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總承包)啟動招投標,包括市北區海云庵社區、松山路小區、海信北嶺山小區、南山社區及海琴社區。3月17日,記者來到海信北嶺山小區。據小區居民介紹,該小區是1998年年底入住,有20個樓座,小區封閉管理,4號樓樓下配建了幼兒園,當年入住的時候是周邊最好的小區,還被評為“全國物業優秀示范小區”。但小區房屋經過二十多年的風吹雨打、日曬冰凍,開始出現外墻脫落、屋頂滲漏等問題;管線也老化了,去年還出現了污水冒溢的問題;而且小區受建設年代的限制,停車位嚴重不足,很多小區業主只能把車停到小區南門外的寧崗路上,造成雙向兩車道的寧崗路變成單向一車道,常常在早晚上下班期間出現擁堵,如果一旦發生火情,消防車很可能進不了小區。另外,當年入住的業主現在很多已步入老年,一位小區居民告訴記者,自己住在501,需要先上兩層網點,再爬五樓,當年搬過來的時候自己四十多歲,并沒覺得爬樓多累,但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愈發感覺電梯的重要性。
據了解,此次招投標主要建設內容為老舊小區內拆違拆臨、安防、環衛、消防、道路、照明、綠化、管線整治(水電氣暖、管線規整、光纖)、建筑物修繕、垃圾分類等;建設黨建用房、物業用房、公安警務用房、電梯配合加裝、智慧社區建設、停車場、景觀風貌、海綿城市、體育健身設施及兒童活動場地、無障礙及適老化設施和其他服務設施;建設養老設施、撫幼設施、文化設施、便民醫療、社區食堂、商業便民服務設施等。按照招標文件顯示,該項目計劃工期為213天,其中設計計劃開工日期為2021年4月。
隨后,記者來到市北區伊春路25號,正好碰到該樓居民買大米回家,該居民告訴記者,以前最愁搬沉的東西上樓,現在輕松打卡即可乘坐電梯回家。據了解,伊春路25號為2020年青島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該建筑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樓高8層,共有32戶居民,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18戶,殘疾人3戶,居民加裝電梯的需求十分強烈。在了解了青島市對于老樓加裝電梯的相關政策后,該樓幾位熱心居民組建了“加裝電梯自治管理小組”,經過居民、社區等多方共同努力,終于在2020年6月加裝電梯交付,如今該樓已成為附近的“網紅”樓,經常有周邊居民來打聽裝電梯的具體細節。
圖說:伊春路25號
從“基礎”變“完善提升”
據了解,老舊小區改造一直是青島市委市政府很重視的一項工作?!笆濉逼陂g改造704個項目,建筑面積2428萬平方米,受惠群眾大概34萬人。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主要從過去的基礎類增加了完善類和提升類,其中“基礎類”主要包括拆違拆臨,改造安防、環衛、消防、道路、照明、綠化、水電氣暖、光纖設施,進行建筑物修繕、管線規整(入地)、垃圾分類等;“完善類”主要包括完善社區和物業服務用房、公安警務用房、智能信包箱和文化、體育健身、無障礙、衛生健康、交通安全設施,實施建筑節能改造、海綿化改造、加裝電梯、停車場建設等;“提升類”主要包括提升養老、托育、托幼、家政、商業以及智慧社區等服務功能。
“十四五”期間,青島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512個,建筑面積447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53萬戶,其中2021年計劃改造216個小區,建筑面積59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7.1萬戶。據悉,老舊小區改造首先是統籌安排,分步實施,按照“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建立城鎮老舊小區數據庫,按照居民自愿、自下而上的原則,確定擬改造項目及時序,加快速度,力爭五年內把2000年以前的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在改造的前期,推出“菜單式”選項,過去怎么改,誰來改都是政府主導或者街道辦事處為主協調,新一輪改造“改什么,怎么改,誰來改”由居民說了算,改造項目有必選項、應選項和自選項,總共27項,每一個小區改造時發給居民,聽居民的意見,由居民做決策,使廣大居民有更多話語權。在改造中,要做綜合性改造,讓老舊小區“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特別是給排水問題,包括5G網絡進社區,要做綜合性提升,不是過去單一做一項。改造完成后要做長效化管理,發揮屬地管理責任,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實行分類施策管理,推行專業物業管理、居委會物業服務站管理、業主自治管理等多種形式,防止“先改后亂、以建代管”問題,確實實現共建,共享,共治,共管,最后共同締造幸福社區。
改造資金吸引更多社會力量
“資金保障”一直是老舊小區改造面臨的現實問題。今年年初青島市政府正式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到,各級財政在預算中統籌安排資金用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采取投資補助、項目資本金注入、貸款貼息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各區(市)要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納入政府專項債券重點支持,通過發行專項債券籌措改造資金。鼓勵政策性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金融服務力度,提供信貸資金支持。支持商業銀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依法合規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及居民戶內改造和消費提供融資支持。
老舊小區改造不能只靠財政資金,要結合更多元的社會力量參與,《意見》指出,要鼓勵專營單位投資。城鎮老舊小區內入戶端口以外需要改造的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暖(包括串聯改并聯)、通信、有線電視等專業經營設施,產權屬于專營單位的,由專營單位負責改造;產權不屬于專營單位的,政府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支持專營單位出資改造,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并由專營單位負責后續的維護管理。引入社會資本。對于養老、托育、托幼、停車、助餐、便利店、家政保潔等能夠形成現金流的改造內容,鼓勵通過市場化方式,引入企業投資改造和運營。各區(市)在改造方案設計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城鎮老舊小區現有資源,為引入企業投資創造條件。引導居民出資。鼓勵居民通過申請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提取住房公積金、銀行信貸、捐資捐物等方式籌集改造資金,依法合規用于居民單元防盜門加裝或更換、加裝電梯、結合外墻節能改造更換密封窗、屋面防水、樓梯間公共設施更新、戶內水電氣暖設施等改造。創新融資模式。通過“4+N”投融資模式,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即大片區統籌平衡、跨片區組合平衡、小區內自求平衡、政府引導的多元化投入以及結合實際探索的其他模式。
此外,《意見》還針對老舊小區規劃土地、產權、稅費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進行了完善。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辛小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