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信用債今年發行已超7萬億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鐘源)隨著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和扶持政策的加碼,我國信用債發行呈現回暖跡象。

    Wind最新統計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止,今年來,我國共發行8927只信用債,規模達7.46萬億元。特別是,剛剛過去的2月份,市場取消和推遲發行的債券共308只1212.6億元,較1月份的319只1555.3億元,在取消和推遲發行額度上減少了22%。

    對此,華創證券報告認為,今年以來信用債發行規模逐步增加,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同期信用債發行受疫情影響,基數偏低。二是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央行投放大量流動性呵護資金面,驅動債市情緒回暖,去年受信用債違約風波而積壓的信用債供給在今年初有所釋放。

    具體來看,根據Wind最新數據,今年1至2月份我國分別發行3542只、3277只信用債,發行規模分別是2.92萬億元、2.72萬億元。3月份剛剛過去9天,就發行了2108只信用債,規模達1.82萬億元。

    各行業債券融資情況分化較為明顯。據相關機構測算,今年以來,建筑裝飾、綜合類、交通運輸、房地產行業的債券發行規模同比明顯增加,有色金屬、建材、通信和采掘行業的發債規模同比則顯著減少。其中,采掘行業的債券發行活動自去年11月永煤違約事件發生以來表現持續低迷,凈融資額連續為負,同比跌幅依然較深,反映市場對煤炭債仍有規避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3月迎來年內的到期高峰。中金公司研究部固定收益團隊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3月和4月的信用債到期規模分別為1.09萬億元和0.91萬億元,此外,還分別有2400億元和2300億元信用債進入回售期。其中,3-4月合計來看,到期量和進入回售期規模均占全年的27%左右,與去年同期水平相比,3-4月合計的到期量和回售量分別增長46%和74%。

    業內專家表示,3月資金面整體有望保持平穩,如果債券出現大量滾動發行,其實就是債券先還后付的過程,對流動性總量不造成影響,在途資金對資金面的影響也較為短期。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