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介紹了就業和社會保障有關情況。
人社部:2020全年平均城鎮調查失業率5.6% 低于預期調控目標
今天(26日)上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2020年就業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就業形勢逐季好轉、總體穩定、好于預期。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城鎮調查失業率逐季回落,12月份為5.2%,全年平均5.6%,低于預期調控目標。
人社部:養老保險第三層次制度模式正在緊鑼密鼓地推出
人社部副部長游鈞表示,近年來,我們在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框架下系統謀劃、整體設計第三層次制度模式。經過充分的研究論證,借鑒國際上的經驗,總結國內一些試點經驗,目前已經形成了初步思路。總的考慮是,建立以賬戶制為基礎、個人自愿參加、國家財政從稅收上給予支持,資金形成市場化投資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在緊鑼密鼓地推出。下一步將抓緊推動,盡早出臺,盡早實施,滿足多樣化需求,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人社部:2021年就業將延續總體平穩態勢
今天上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等介紹了就業和社會保障有關情況。
對于2021年的就業形勢,張紀南表示,隨著經濟企穩向好,就業將延續總體平穩的態勢。但是,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仍然較多,就業形勢依然比較復雜,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就業總量壓力不減。今年需要安排就業的城鎮新增長勞動力仍然在1500萬人左右,今年的高校畢業生909萬人,達到新高。
二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像制造業、服務業普工難招、技術工人短缺,技術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過2,也就是說,一個技術技能人才至少有2個崗位在等著他。
三是疫情的影響復雜多變,國際疫情還在蔓延,“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也比較大,給今年的就業增加了不確定性和風險挑戰。
下一步,人社部將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在以下五個方面精準發力。
一是著力穩定就業崗位。通過保市場主體來穩住就業的基本盤。去年的政策盡管有一些退出,但是還有不少政策在繼續實施,比如說吸納就業補貼、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以工代訓等,要落實好這些政策。
二是著力抓好重點群體。重點群體穩,就業就能穩。針對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實施分類精準幫扶,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
三是著力拓寬就業渠道。支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支持中小微企業,支持勞動者創業,完善靈活就業的勞動保障制度,進一步擴大就業空間。
四是著力加強職業培訓。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是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的重要舉措。
五是著力強化兜底幫扶。重點對城市困難人員、農村低收入人口進行就業幫扶,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兜牢民生底線。
人社部:關于延遲退休,正在研究具體方案
延遲退休是近年來社會各界一直都高度關注的一個話題,對此,26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作出了回應。
游鈞表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是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作出的一個重大決策,有利于我國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推動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也有利于增強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性,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
從國際上來看,延遲退休年齡是世界各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普遍做法。近幾十年來,多數國家都不同程度提高了退休年齡,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退休年齡普遍都在65歲以上。
游鈞介紹,目前人社部正會同相關部門在研究具體的改革方案,在方案的研究制定過程中,將會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充分吸收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凝聚社會共識,要取得最大的公約數,確保方案科學可行、平穩實施。
來源:央視財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