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我們的網紅村|西海岸有個“畫家村”,靠畫筆走出村富民豐之路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

    有這樣一個村莊

    在這里

    農民都能當畫師

    繪制的油畫作品暢銷海內外

    村子也因此有

    “中國江北第一畫家村”之稱

    不僅如此

    這里還先后獲得

    “中國文化制品七大品牌”

    “全國文明村”

    “青島市鄉村旅游特色村”等稱號

    并入選了“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這里

    便是張家樓街道大泥溝頭村

    我們的網紅村

    山溝里走出的畫家村

    《我們的網紅村》系列短視頻由中共青島市委網信辦 青島市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

    大泥溝頭村 中國江北第一畫家村

    大泥溝頭村,又名達尼畫家村,位于西海岸新區張家樓街道駐地以北2.5公里處。一走進村,便能感受到濃濃的藝術氣息。

    村子的沿街墻少見醒目的標語,大部分被涂上了明亮的色彩,仿佛走進了一幅油畫中;尤其穿過十里油畫長廊時,看著一幅幅精美的油畫作品,真的很難想象這里曾經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

    據大泥溝頭村老書記張財金介紹,以前的大泥溝頭村貧窮落后,村民大多靠天吃飯,僅能解決溫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張家樓街道因地制宜,制定了將大泥溝頭村打造成“畫家村”的發展戰略,并進行招商引資。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綠澤畫院便是最早落戶大泥溝頭村的“鳳凰”。

    綠澤畫院由從事油畫創作的解中才、董文杰夫婦于1997年創建,后因各種成本原因,夫妻倆欲解散畫院,正巧聽聞張家樓鎮大泥溝頭村正在籌建“畫家村”,兩人來村考察,被當地淳樸的民風和秀美的風光吸引,當即決定將畫院遷至這片青山秀水間。

    從只有幾個人的“油畫小作坊”,到現在擁有六百多名畫師的畫院,大泥溝頭村成就了綠澤畫院,綠澤畫院也讓大泥溝頭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畫家村”!

    如今的綠澤畫院,還設有1.5萬平方米專業畫室、建筑面積達3000余平方米的綠澤油畫國際展覽交易中心(綠澤美術館)和具有中等職業教育資質的綠澤美術職業學校,不僅為大泥溝頭村的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學習的機會,也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前來,比如畫師李曉琳。

    李曉琳是濰坊人,高中畢業后,熱愛畫畫的她聽說了綠澤畫院,便背起行囊來到了大泥溝頭村。“這應該就是實現夢想的地方?!边@是李曉琳當時的想法。大泥溝頭村沒有辜負她,在這里,李曉琳成功將愛好變成了事業。

    同樣將愛好變成事業還有畫師張有杰,作為大泥溝頭村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張有杰高中畢業后進入了綠澤畫院,一邊學油畫一邊工作,如今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家畫廊的負責人,既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又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平。

    大泥溝頭村現有人口1620人,其中外來人口1200人,大部分都是從事藝術創作的畫師,自2A級景區綠澤畫院入駐以來,村集體收入達到22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3600元,高出全街道平均水平近20%。

    為進一步提升畫家村油畫氣質,為做大做強油畫產業,大泥溝頭村還在張家樓街道辦事處的領導下,整合村內綠澤美術館、畫廊一條街、澤豐生態園、綠色硅谷等文化旅游資源,積極進行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

    目前,青島達尼文化旅游產業園薈集了10家文化旅游企業及19家民營畫廊(室),每年吸引大約10萬人前來參觀游覽,帶動社區將近200人從事餐飲、物流等三產服務業成為青島市重點發展的六大文化產業集聚區之一。

    來源:青島時尚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