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全球和區域海平面變化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上首次系統評估了氣候模式預測未來海平面變化的能力。
海平面作為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指標,反映了來自海洋、大氣、冰川、冰蓋及陸地水儲量等不同氣候系統的綜合影響。研究團隊利用衛星高度計和全球海洋驗潮站觀測,首次嚴格評估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評估報告(IPCC AR5)和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SROCC)中對海平面在未來溫室氣體排放的三種代表性濃度路徑下的上升速度和加速度的預測能力。
研究表明,在考慮自然變率和垂直陸地運動后,模式預測的2007-2018年間全球和區域平均海平面上升趨勢與實際觀測吻合得較好。研究指出,由于自然變率的存在,需要更長的觀測和預測數據才能夠給出更高信度的海平面上升加速度的評估。
該研究結果增強了對未來十年海平面模擬預測結果的信心,為政府部門面向未來海平面上升制定應對與適應性計劃提供了科學依據。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
來源:觀海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