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7.1%!2020年青島高新區GDP增速全市第一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作為全省第一批開發區改革試點單位,肩負著“為后續功能區改革提供寶貴的經驗”使命擔當的青島高新區,高點站位推進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體制機制、企業服務、科技創新等方面打出一系列改革組合拳,用實干的步伐走出一片高質量發展新天地。

    2020年,面對疫情考驗和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青島高新區全面落實功能區改革的系列部署要求,堅持把改革作為“沖擊鉆”,聚焦經濟發展、“雙招雙引”、科技創新、對外開放等主責主業,推行了一系列自主創新舉措,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駛入“快車道”。2020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5%,增速位列全市第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8%,增速位列全市第四,其中工業投資增長9.9%,增速位列全市第三。青島高新區不斷匯聚發展的動力、釋放潛能,持續增強韌勁和穩定性,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活力迸發。

    “自青島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序幕”拉開以來,高新區緊緊圍繞市委‘瘦身、強體、放權、搞活’的要求,縱深推進改革,從改革中找出路,以改革促發展,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倒逼各項工作落實,成為園區創業活力充分激發、發展潛力不斷釋放、各項工作全面起勢的關鍵。”青島高新區管委主任、工委副書記李鴻雁說,“我們通過實打實的政策措施、心貼心的項目服務,把改革激發的強大活力轉化為干事創業的澎湃動力。”

    向改革要動力,激活高質量發展“動力源”

    搞活功能區的關鍵在于人。自功能區改革以來,青島高新區重新建立起高效的行政運轉體制和高素質的干部隊伍,使“人”的活力得到充分激發。機構由22個精簡為8個,另設紀工委,機構壓縮了64%;干部隊伍由341人精簡為156人,人員壓縮了54%,碩士以上學歷達到52%,鍛造出了一支敢想敢拼的年輕“鐵軍”。

    35歲——這是功能區改革后青島高新區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平均年齡。為持續激發這支年輕隊伍的內生動力,青島高新區創新了點數、系數、加權數、指標數“四個維度”考核辦法,破除“干和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逆向激勵,樹立起以“以實績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同時,出臺《容錯糾錯實施辦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清單(2020)》為黨員干部們劃出干事創業“安全區”,鼓勵黨員干部們放開手腳、大膽試、大膽闖。

    目前,這個被稱為“政府版KPI”的“四個維度”考核法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2020年11月,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與北京一家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為青島高新區的醫療醫藥產業添磚加瓦。為獎勵積極對接、辛苦協調的2名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工作人員,在當季考核中共給出13點的加點獎勵。截至目前,青島高新區對在疫情防控、招商引資、企業服務等方面表現突出的人員進行了點數獎勵,并對工作不利的扣減點數。

    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并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深化。為進一步提高項目落地的效率,高新區管委還出臺了《青島高新區占地類產業項目服務流程再造暫行辦法》,對原有流程裁彎取直,推行“階段分包、全程串聯”,將服務周期分成三個階段,洽談至簽約階段由招商部牽頭,開工至竣工階段由建設部牽頭,竣工至投產階段由經發部牽頭,原來涉及20余個部門,現在只需3個部門,效能大幅提升,全年新開工項目70個、增長218%,新竣工項目29個、增長61%。

    對內,青島高新區有刀刃向內、壯士斷腕的勇氣與魄力;對外,則是讓園區企業和群眾感受到了如沐春風般的溫暖與貼心。青島高新區在全市首創了企業網格化服務機制,將1200余家重點企業和載體納入24個網格,選派83名耐心、細心、暖心的網格員下沉一線,承擔企業服務、安全生產、數據統計、疫情防控等職責,實現政企攜手化危為機,牢牢把握了功能區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我們的實驗室通過了國家室間質評,現在急需通過核酸檢測資質,高新區能幫幫忙嗎?”2020年2月,青島瑞思德醫學檢驗實驗室,希望能在全國抗疫的戰線上貢獻自己的力量。接到企業的訴求,瑞思德的網格員第一時間聯系了企業并向領導上報情況,在高新區積極對接的努力下,僅用時10天就幫助瑞思德就取得了核酸檢測資質,成為全市第2家取得檢測資質的第三方實驗室,并在抗疫期間多次承擔了全市核酸檢測任務,“多虧了高新區管委幫忙,不然我們的實驗室即使規格高,也不可能這么快獲得資質。”青島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夢感慨道。

    瑞思德的情況不是個例,青島??怂箍诞a業園項目今年亟需進行企業合并涉稅調整,“需要辦理的手續又多又復雜,一開始真的無從下手。”??怂箍诞a業園負責人說,就在企業一籌莫展的時候,負責海克斯康的網格員主動靠上服務,先摸清吃透專業性極高的辦理流程,再一步步分解教給企業,全程幫辦代辦,在最短時間內確保了項目按期投產。“服務貼心了,這樣的營商環境企業家怎能不愛!”??怂箍诞a業園負責人非常激動。并正是諸如此類的優質高效的服務,堅定了企業扎根高新的信心,2020年??怂箍敌略鐾顿Y1800萬美元,全年實現營業突破2億元。

    青島高新區漢唐生物生產人員配比試劑檢測液

    靠實體壯實力,夯實高質量發展“壓艙石”

    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實體經濟做強做優,發展方能更穩更遠。改革后的高新區各項指標逆勢上揚,根本就在于耐得住走捷徑、賺快錢的“沖動”,集中精力聚焦實體經濟。

    一年來,青島高新區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重點加快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產業結構更加合理。2020年,青島高新區二產比例達到61.2%,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58%、高于全市40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5%、高于全市8個百分點,增速位列全市第二;工業投資增長9.9%、高于全市8.3個百分點,增速位列全市第三,工業向上拉動GDP增長5.4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 76.6%,已經成為拉動GDP增長的主要動力,起到了“定盤星”“領頭羊”的作用。

    高新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就是筋骨和支撐。圍繞全市產業方向和區域定位,青島高新區迅速調整主導產業格局,主攻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醫療醫藥、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等“3+1”主導產業集群,提高資源要素整合能力,催動產業裂變式發展。2020年,青島高新區骨干企業康邁臣生物科技、尚德生物、漢唐生物、雷霆重工、盤古潤滑等產值增速均達到100%以上,海爾生物醫療、埃地沃茲等5家企業產值增速在40%以上。

    為進一步避免產業“點低面散”“集而不群”等現象,青島高新區研究編制了《“3+1”主導產業細分領域專題規劃》,出臺《“3+1”主導產業細分領域研究暨對標招商方案》《關于加快產業和人才集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圍繞產業鏈布局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效應初步顯現。得益于“四鏈合一”的成果,青島高新區主導產業在疫情期間實現了“井噴式”發展。其中,“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已累計引進產業項目100余個,占全市的80%以上,培育人工智能領域“瞪羚企業”8家,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齊聚高新區并已形成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獲評“最具影響力機器人產業園”。

    引平臺做乘法,實現“雙招雙引”新突破

    用平臺思維做乘法,讓“雙招雙引”帶來“核聚變”。改革后的青島高新區不斷強化平臺思維、創新驅動、創新“雙招雙引”打法,招商成果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新引進了中關村信息谷、火石創造等專業招商公司,舉辦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上海招商推介、深圳招商推介等活動10余場次,新引進騰訊內容產業基地、蔚藍生物等優質項目257個,總投資491億元、同比增長157%,包括500強項目18個。

    為促進企業交流發展,青島高新區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不斷拓展“朋友圈”,堅持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2020年7月,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開廳啟用,累計舉辦線上線下活動30余場,簽約優質項目24個;依托歐盟項目創新中心(青島),高新區與法國索菲亞科技園建立合作關系,歐洲一流科技園區青島中心揭牌,促成14 家中外企業達成合作協議。

    引進來是第一步,落得下是關鍵。圍繞項目落地,青島高新區按照“企業自愿、提前介入、依法高效”的原則,大力推行“拿地即開工”審批改革,通過容缺預審、并聯審批、幫辦代辦等方式,壓縮環節、提高效率,平均審批時間減少30個工作日以上。目前,已經有10個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其中海大生物產業園項目在土地招拍掛后2個工作日內就拿到施工許可證。

    企業發展遇難題,政府該出手時要出手。圍繞促進主導產業發展,高新區堅持用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干事,在全國率先創造性推出“批發式融資”,按照政府、企業、銀行“2:1:7”的出資比例,為11家企業融資11億元。2020年,舉辦10余場銀企對接會,幫助企業融資超過30億元,累計下達產業發展資金54批次、3.8億元,減稅降費2.2億元,撥付高企獎勵7000余萬元,減免房租近1500萬元,發放貸款貼息500余萬元。

    青島高新區新松機器人  

    重創新涌活力,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科技創新是發展的新引擎,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發展全局的牛鼻子。過去一年里,青島高新區堅持把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企業創新為主體、以制度創新為先導的創新體系,讓創新成為高新區的最大動能和最深底色。

    2020年,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工作捷報頻傳: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督查激勵通報,青島高新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獲得表彰激勵,成為全省唯一開發區、全市唯一獲得此項激勵的單位。新獲批全國首批、省內首個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園區,新獲批工信部“大中小融通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升級特色載體、獲財政獎補5000萬元。實施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構建“種子-幼苗-大樹”生態系統,新認定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市級技術創新中心數量35家、占全市的21%,新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51家、增長86%,研發投入增長63.2%,高企數量326家、增長17%,高企數占企業總數的比重全市第一。

    這些亮眼的成績離不開高新區對科技創新人才的重視、對區內創新企業的大力培育。2020年,高新區深化“人才特區”建設,完成配租人才住房943套、配售785套,租售套數全市第一,新啟動4587套人才住房配售、占全市的54%,為全市人才引進做出重要貢獻,新簽約人才項目13個;同時,高新區加強孵化載體建設,累計獲批國家級孵化載體達17家,區級以上孵化載體37家,創新創業項目超過2500個,百度(青島)智創基地新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工研院等3家載體獲評2020年度全國產業園區“金梧桐”獎、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等6家單位入選2020年省級新興研發機構,占全市20%。

    在培育區域內高新技術企業上市方面,高新區按照“儲備一批、股改一批、輔導一批、上市一批”的思路,建立了30家以上的后備上市企業培育庫,并從開辟“綠色通道”等11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2020年8月,高新區自主培育的企業--高測股份順利在科創板上市,12家企業入選市級高企上市培育庫、占比20%,3家企業入選“2020青島高企上市潛力十強”,2家企業入選山東省首批科創板上市培育庫。其中,園區高企科捷智能原計劃2022年上市,但通過管委搭建融資平臺、開展批發式融資試點等一系列舉措,為企業上市掃清了障礙,目前企業已入選青島市高企上市潛力10強榜單,并完成上市企業輔導備案登記,預計比原計劃上市時間提前一年。

    青島高新區項目線上集中簽約儀式

    強配套顯魅力,注入高質量發展“催化劑”

    配套不強,發展不彰,高品質的城市功能配套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青島高新區在聚焦主責主業的同時,堅持產城融合,重點加強交通、教育等“軟配套”建設,加快打造宜創宜業宜居的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安粌H要讓在這里工作的企業家和人才感到舒心、舒服,還要讓他們的團隊和家人也享受到高新區的貼心服務?!备咝聟^的建設者如是說。

    “我們選擇從市區搬來高新區,最看重的就是高新區清新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越來越好的教育環境” 在高新區藍色生物醫藥產業園工作的劉先生2020年選擇舉家搬來高新區,飯后去小區邊上的瀾灣藝術公園散散步成了一家人每天的“必選科目”。作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青島高新區遵循“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理念,擁有水系景觀600萬平米,道路綠化230萬平米,榮膺“亞洲都市景觀獎”,園區環境空氣質量、水質量等位居全市前列,“枕河聽海、九水一區”的城市生態品牌正不斷深入人心。

    生態環境優美,生活便利性也不斷增加,在教育資源、醫療配套、商業娛樂、等多個民生需求方面,高新區也不斷完善,迅速優化。為打造膠州灣北岸的“教育高地”,高新區引進北京十一學校、北京實驗二小等優質資源,合作建設了青島中學、高新區實驗小學,康復大學、58中高新校區、中歐國際城初中等多個項目加快建設,教育資源的密度和質量在全市首屈一指;市民健身中心、紅島國際會展中心、青島眼科醫院、康復大學附屬醫院等一批市級公共配套項目不斷落地并將陸續投入使用;2020年區內首個商服綜合體--世茂52+、首個農貿市場--華貫路農貿市場已經開門納客。魯商城市綜合體、首創奧特萊斯年內啟用,東方伊甸園項目開工建設,金茂覽秀城、萬豪國際酒店等項目落戶建設,讓企業、群眾在家生活方便、辦事舒服方便。

    青島高新區首個農貿市場

    選擇高新區的人才越來越多,交通擁堵成為了掣肘高新區發展的一個因素,“交通問題不解決,人才和項目就來不了。”因此,2019年10月,改革后的高新區新班子一到位,第一個提上日程的就是破解交通瓶頸。在市交通運輸局、城陽區政府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青島高新區以打通“三路一線”作為破局交通難題的重中之重,盡銳出戰、全力攻堅;2020年7月,困擾全區十余年的華中路貫通工程正式開工,并計劃2021年建成通車;12月,雙元路與雙積路節點立交正式啟用;新機場高速連接線也即將完工。

    2020年底,隨著地鐵8號線北段的正式通車,青島高新區進入了地鐵時代。為充分發揮8號線的帶動效應,高新區超前謀劃,迅速推進,設置了9條公交線路、2條擺渡線路、并專門在會展中心站設立了停車場。高新區居民、企業乘坐地鐵8號線從高新區到青島北站僅需17分鐘,轉乘3號線可直達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三個市轄區,到達青島站全程僅需1小時,大大縮短了高新區和市區的“距離”,改變了高新區目前的交通格局,形成了覆蓋全域、無縫銜接、內聯外通的交通網絡。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孫夢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