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2020“科創中國”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青島設立線上分會場。在這場全國性的會議上,青島再次站到了“舞臺中央”——四項成果入選先導技術榜單;搭建會展賽創新平臺、服務“四鏈合一”創新生態的經驗成功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十大典型案例。
全國50項先導技術,青島4項成果上榜
在這場“科創中國”建設成果的匯報會上,有那么幾個節點,青島分會場爆發出格外熱烈的掌聲——一次是青島技術上榜先導技術榜單,還有一次是青島經驗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十大典型案例。
先導技術榜單聚焦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材料、裝備制造、資源環境五個“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需求最為集中、最為迫切的領域,優選了能夠代表前沿水平、實現技術重大突破、商業模式可見、商業潛力巨大的 50項技術成果。
在“嚴苛”的評選標準下,青島共有4項技術上榜: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的“時速 35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研制”、青島海信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 GPU并行處理架構的新一代超聲診斷儀關鍵技術”、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高效治理有害藻華的綠色環保新材料及其專用設施設備”、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聚酯纖維筒子紗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在榜單評選中,這些技術成果被認為達到了一定成熟度且通過早期驗證,具備技術轉化條件。
為激發創新引領的跨界合作活力,打造更多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下一步,中國科協將持續推動榜單入選技術在“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進行轉化落地,輻射帶動更大區域產業和經濟發展,加速科技創新、破解經濟難題、服務社會發展,展現科技價值。
主推“會展賽”,青島“打法”成為試點城市典型經驗
從某種程度上說,入選先導技術榜單的青島成果就是這座創業城市在“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中取得成功的一個“縮影”。
自被列為“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以來,青島便“火速”印發了《青島市建設“科創中國”試點城市行動方案》,成立了工作推進專班,組建了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服務中心,構建了區市、功能區科技經濟融合服務網絡,形成了市區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中國科協也與青島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聯合建立了工作會商、情況通報等合作機制。
在全方位政策、制度支持之下,青島科技經濟的融合更加深入,科技創新策源能力進一步提升。
堅持平臺思維、市場思維、生態思維,青島充分利用“科創中國”資源平臺,搭建了會展賽科技創新平臺,將創新要素引入青島、引入基層、引入企業,國內外院士專家、科創企業家、風投創投合伙人因此多次相聚青島,激發城市創新活力。
以會為媒、以展聚才、以賽引才,青島創新了中國科協年會、世界海洋科技論壇、青島國際水大會等品牌會議與地方經濟深度融合的模式,讓“政產學研金服用”等資源在會場上、會場外以及會議結束后持續對接。
青島以會展賽促進“雙招雙引”,深化科技服務。通過會展簽署了24項合作協議,引入46個技術和人才項目,意向投資總額4億余元;通過中國(青島)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大賽等比賽,25個項目落地青島;22家全國學會服務團針對我市263家企業的400余項需求,開展各類對接會近30次,赴企業園區行活動50余場次,建立了7個創新聯合體、產業創新中心、產業聯盟、成果轉化基地等產學融通組織。
不久前,推進“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被納入我市“十四五”規劃;今天會上,中國科協又發布了《“科創中國”三年行動計劃》。結合《青島市建設“科創中國”試點城市行動方案》,青島借力頂級學會資源,推動人才聚合、資源聚集,促進科技金融融合發展的切入點和路徑更加明晰。
副市長耿濤出席青島分會場。
來源:觀海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