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日前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等上榜。
中消協表示,回顧2020年,消費維權輿情呈現如下特征:一是涉疫情消費維權問題凸顯;二是互聯網消費熱度高漲,直播帶貨、在線教育、網絡游戲等“云上”消費維權較為突出;三是新業務、新模式帶來新消費問題,互聯網經濟“強監管”呼聲走高;四是傳統投訴熱點仍是輿論焦點,消費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具體來看,2020年,直播帶貨頻頻“翻車”,不僅產品質量低劣、虛假宣傳、售后服務不到位等老問題依然突出,公眾人物帶貨刷單造假、流量造假、虛假舉報等新問題也層出不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費風險。針對直播帶貨亂象,有關部門紛紛“亮劍”。國家廣電總局2020年11月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市場監管總局2020年11月6日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等以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范,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直播電商的合規化正在加速。
此外,疫情期間獲得井噴式發展的在線教育消費維權也頻頻出現。在線教師資質造假、機構無證辦學、誘導消費、虛假宣傳、霸王條款、解除合同退費難等行業亂象叢生,消費者維權愈加困難。在線教育行業的“分期貸”也飽受輿論詬病。中消協指出,針對行業亂象,一方面需要在線教育平臺盡快從資本競爭中回歸到教育本位,強化行業自律,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另一方面也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行政監管,聯合相關社會組織制定在線教育服務標準,夯實維權制度保障,規范在線教育市場發展。
中消協表示,2020年消費市場在危機下蘊藏著許多新生機,傳統消費與新型消費融合更充分,消費場景也更加多元化。中消協將助力有關部門破解消費維權難點痛點,為廣大消費者營造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促進消費復蘇。
來源: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