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寒潮戰暴雪,山東各地各部門抓安全、促通暢、保民生、穩供應
冰天雪地,溫暖在流淌
1月7日,榮成市大雪紛飛,清雪人員浴“雪”奮戰,為群眾開辟出行通道。(□李信君 報道)
片片流凌隨黃河東去,鵝毛大雪飄落煙臺威海,膠州灣畔海冰綿延,泉城濟南“潑水成冰”……1月7日,我省遭遇超強寒潮,全省120個縣級大監站最低氣溫均低于-10℃,魯西北和魯中的部分地區最低氣溫破-20℃,12個大監站突破歷史最低氣溫極值,半島北部出現大到暴雪。
極寒之下,人民至上。面對此次罕見寒潮,山東省委、省政府心系人民冷暖,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抓安全、促通暢、保民生、穩供應等一系列舉措溫暖上線,全力將寒潮天氣對人民群眾生活出行影響降到最低。
“感謝你們冒著雪給我送來熱菜熱飯,我本來打算熱點剩菜吃,真的太感謝了?!?月7日臨近中午,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苑街道文峰社區居民宋文花,收到了“社區食堂”送來的冒著熱氣的免費午飯。當天中午,社區共有16位行動不便的困難群眾,吃上了“社區食堂”送來的熱乎飯菜。威海多家社區食堂派出工作人員,為特殊困難群體送餐到家。
溫暖過冬,一個都不能少。以特困群眾、孤寡老人、殘疾人、偏遠山區群眾等人群為防寒防凍重點關注對象,我省及時下撥救災資金和物資,確保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濟南、濰坊、濟寧、日照等地成立幫扶隊伍,一對一上門走訪,為困難群眾提供米面油和煤炭等生活物資。省民政廳協同公安、城管等相關部門,對流浪乞討人員集中活動區域和可能露宿區域開展重點排查,告知、引導、護送流浪乞討人員向救助管理機構求助。
寒潮天氣下群眾取暖需求激增,各地紛紛提升集中供熱熱網溫度,加強對換熱站、集中供熱管網等設施的日常巡查維護,確保室內暖氣溫度不減。加大煤炭運力協調力度,確保極端情況下,省內有存煤、運得出、用得上。
為確保糧、油、肉、蛋、菜、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我省加強產銷銜接和調運組織,市場平穩運行。壽光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儲備飼草、開展大棚保暖,最大限度克服寒潮對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
全省公路系統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開展道路除雪防滑,截至1月7日上午,累計出動人工20000多工日,確保全省1.9萬公里普通國省干線的安全暢通。
“以雪為令”!煙臺、威海廣大黨員干部走上街頭,浴“雪”奮戰,揮動鐵鍬掃帚為人民群眾開辟出行通道。各級工會在戶外勞動者驛站配套微波爐、藥箱、熱水壺、取暖設施,讓環衛工人、交通警察、快遞員、外賣員在極寒天氣里吃上熱飯、喝上熱水。為保障極端嚴寒天氣下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省人社廳為勞動者發出“免罰牌”,明確因極端嚴寒天氣不能按時到崗,不得按無故遲到、缺勤處理。多地教育局下發“溫暖令”,及時作出調課、停課安排,確保師生健康安全。山東建筑大學還為460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送上了厚實的羽絨服。
來源:大眾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