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回眸2020A股并購重組:熱度消散中展現三大變化邏輯

    即將過去的2020年,A股市場可謂精彩紛呈:科技、白酒、新能源產業熱點輪番上陣,滬硅產業、隆基股份、比亞迪等巨頭高歌猛進??捎幸粋€在過去20多年呼風喚雨的題材,卻在今年“泯然眾人”,這就是并購重組。

    上證報資訊統計數據顯示,今年A股超百億元的并購重組交易(以交易完成為準,下同)有22個,與往年相比并不算少,可這些規模巨大的并購重組交易并未引發太多市場關注,股價走勢也未見高調表現,與數年前“逢并購必大漲”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在資深業內人士看來,由于試點注冊制等影響,今年A股百億級并購呈現出“借殼少、整合多”“民企少、國企多”“新興少、傳統多”三大邏輯,雖然這些交易能夠改善公司經營情況,但明顯不符合市場當下的炒作胃口,熱度低、股價弱也是意料之中。

    借殼少,整合多

    今年交易金額超百億元的22例并購重組中,僅有一例是借殼交易,這在以往是難以想象的。

    今年7月,天山鋁業借殼新界泵業的方案正式完成。根據方案,新界泵業通過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股份轉讓三項交易,裝入天山鋁業100%股權。在此次交易中,天山鋁業估值為170.28億元。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變為原鋁、預焙陽極、高純鋁、氧化鋁以及鋁深加工產品與材料的生產和銷售,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曾超懿、曾超林。

    即便將統計范圍擴展至今年全部并購重組交易,借殼案例也僅有個位數。數據顯示,今年完成的借殼交易僅有6例,除了天山鋁業借殼新界泵業、羅欣藥業借殼東音股份,其余4例借殼交易價格均不超過50億元。前幾年動輒上百億,甚至數百億元的借殼盛況不復存在。

    有投行人士表示,在試點注冊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大批龍頭公司奔赴科創板上市,導致并購重組市場的供給大幅減少。巨頭不選擇借殼,借殼市場自然冷清。

    與借殼交易大幅減少相比,由實際控制人主導的上市公司資產整合逐漸占據并購重組的主陣地。今年交易規模最大的重組來自招商蛇口,交易金額高達1458.17億元,可這僅是一起招商蛇口和前海投控以股權為主要交易對價的增資交易。該交易于今年年初正式完成,并一舉奠定了A股2020年并購重組交易價格最高的地位。

    民企少,國企多

    觀察今年完成百億級規模并購重組的公司,很容易發現一個特點,就是國資上市公司占據主力,而民企較少。

    例如,今年A股交易金額居前的十大并購案例中,僅新奧股份收購新奧能源部分股權、天山鋁業借殼新界泵業、浙富控股收購申聯環保、上海萊士收購GDS部分股權為民企背景。交易金額前三的案例——招商蛇口增資前海自貿投資、中國船舶收購江南造船等五公司股權、一汽轎車收購一汽解放均為國資整合。

    其中,一汽轎車收購一汽解放頗具代表性。一汽轎車通過資產置換、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裝入一汽解放,交易金額約270億元。通過此次交易,一汽解放實現證券化,一汽集團整體上市步伐得以提速。

    近年來,國企改革一直備受關注。在政策指引下,一批國企集團主動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資產證券化率不斷提高,這也是國資背景的并購重組頻現大額交易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為何民企案例減少,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前幾年并購市場風起云涌,一批民營龍頭企業乘勢上市,例如順豐等快遞龍頭公司,分眾、巨人網絡等中概股公司均在那一段時間登陸A股,而且選擇的是借殼上市?!埃堫^企業)前幾年消化得差不多了,現在還未上市的、有實力有業績的龍頭公司要少很多,而且他們更傾向通過IPO登陸資本市場?!?/p>

    新興少,傳統多

    從產業角度來看,今年百億級規模并購重組大多瞄準傳統產業,例如能源、金融、有色等,罕有今年被熱捧的新興產業。

    例如,新奧股份通過資產置換、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作價258.4億元收購新奧能源部分股權,實現天然氣全產業鏈整合。東方能源作價151.12億元收購資本控股、國網英大作價143.98億元裝入置信電氣,都是為上市公司帶來金融資產。

    或許是因為裝入的資產比較“傳統”,不符合當下市場炒作“新興產業”的胃口,這些百億級的并購重組大多沒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大幅的市值提升。裝入嘉士伯資產的重慶啤酒今年股價表現較好,其原因大概率是因為市場熱炒釀酒板塊。

    有私募人士表示,重組上市依然沿用趨同IPO審核的要求,而面向新興產業的科創板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被市場追捧的新興產業龍頭本身就不符合主板IPO要求,自然也不會走并購重組的通道,而是轉向科創板或者港股市場,在那里即便不盈利也能獲得較好的估值水平。(完)

    來源:新華社

    記者:邵好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