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無感審批”享受“私人訂制” 青島“智慧政務”升級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訊(記者 李倚慰)12月29日,記者從市新聞辦獲悉,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運用工業互聯網思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推出“無感審批”, 提升了企業群眾辦事“感受度”“滿意度”,進一步優化了我市營商環境。

    2020年8月12日,我市在全國率先試點推行“無感審批”。出臺《深化流程再造創新服務模式推行“無感審批”實施方案(試行)》,全面發力流程再造,各試點區域迅速行動,先行先試,成果顯著。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充分應用行政審批、市場監管、建筑業資質等國家、省、市各級政務數據資源,利用大數據分析和建模技術,建立了全市統一的“無感審批”服務管理系統,并已在“青e辦”APP、支付寶、微信等多個手機端服務渠道上線運行。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對標深圳、上海等先進城市做法,實現智慧政務方式不斷迭代升級。不斷完善全市統一“無感審批”服務平臺功能,建立“智能研判中心”“服務跟蹤管理中心”“流程配置中心”三個支撐點,加快共享數據歸集整理,實現“無感審批”事項規范化管理。同時,進一步拓展“無感審批”服務范圍,到2021年底前,將“無感審批”覆蓋范圍擴大至全市,在面向個人和企業的量大面廣的高頻事項中,新增50項以上 “無感審批”事項。并推動政務服務“自助辦理”模式常態化運行,深化系統互通、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不斷優化提升業務系統和自助平臺功能,讓更多企業群眾享受到“私人訂制”政務服務。

    解決痛點節省時間成本

    “無感審批”作為我市智慧政務的全新模式和典型代表,是在政務信息數據共享互認互用的基礎上,運用大數據、人臉認證、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構建政務服務“智慧大腦”,實現對企業群眾辦事需求的精準預判、即時感知、定向推送和智能處置,結合深度融合的免費政務快遞服務,讓政務服務由“被動等待”變為“主動找人”。

    “無感審批”的核心是以企業群眾辦事“感受度”為出發點,是借鑒工業互聯網“人單合一”“定制服務”的理念,以“人”為中心,運用技術手段,分析研判服務對象需求、定制審批流程,推動整個政務服務過程“無感”體驗;直觀效果是政務服務的一個“轉變”和三個“無需”,即政府“供給側”從被動審批向主動服務的轉變;企業“需求側”整個辦事過程無需主動申請、無需提交材料、無需來回跑腿,全程可查可追溯;價值在于通過主動服務、數據共享和雙向速遞,破解市場主體由于未及時申請辦理政務服務事項而影響企業群眾正常經營活動的堵點和痛點,節省了企業群眾的辦事時間和辦事成本。

    首批20項試點事項清單

    市級統一明確了“無感審批”基本流程,以材料較少、信息共享程度較高、流程簡單的事項為突破口,面向市場主體,公布首批20項試點事項清單,涉及建筑類企業資質變更、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變更、民非社團證書換發等業務領域。其中,市行政審批局承接建筑業企業資質簡單變更、工程設計企業資質變更等17個試點事項,平度市承接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到期換發、社會團體登記證書到期換發等6個試點事項,萊西市承接社會團體登記證書到期換發、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許可延續等4個試點事項。

    以工程勘察類企業資質變更為例,推行“無感審批”前,企業辦理了企業名稱、法人等變更業務后,還需攜帶相應變更材料到政務服務大廳進行工程勘察企業資質證書變更。推行“無感審批”后,企業辦理完“公司變更登記”后,信息系統可同步精準研判出企業下一步辦事需求,主動通過短信、微信等多渠道將辦理提示和變更內容第一時間推送至企業端,法人或經辦人僅需刷臉認證、確認提交即可,舊證回收及新證送達均可快遞上門服務,整個過程人機交互不超過3次,通過政府和企業間的“直達式”觸動和“智慧化”互動,讓政務服務更貼心、更便捷。

    首批列入“無感審批”試點清單的20項政務服務事項,可免交營業執照、變更申請書等84份材料,減少信息填寫200余項。市級及試點區市的建筑業、消毒產品等企業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16類共計6700余家單位可通過“無感審批”完成證書變更和延續業務辦理。

    24小時“不打烊”服務模式

    為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方式,以精簡、高效、智能、便捷的服務解決企業群眾各類辦事需求,市行政審批局在智慧政務方面還進行了許多創新和探索,其中,政務服務“自助辦理”就是我們的又一個創新舉措。通過大力推行政務服務“自助辦理”,打造群眾身邊的“網上政府”,實現24小時“不打烊”的政務服務模式。推行政務服務自助辦理,一方面有利于減輕審批窗口的工作壓力,提高審批工作人員的審批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多點布設自助設備,使辦事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實現企業群眾就近可辦、少跑快辦,達到政府審批供應端和企業群眾辦事需求端的雙贏,實現智慧審批服務模式的迭代升級。

    市行政審批局打造“多點可辦”“一機通辦”的政務服務自助服務體系。一是推進自助服務向基層延伸,實現鎮街全覆蓋。通過和多家銀行合作,發揮銀行網點覆蓋面廣的優勢,將政務服務延伸到全市550個銀行網點和便民服務場所,基層鎮(街道)一級實現100%全覆蓋,企業群眾可按需“就近辦理”。建設我市首家“政務自助E站——即墨藍村站”,提供130余項政務和金融服務,服務范圍輻射周邊200余家企業,10萬余名群眾,實現政務服務和金融服務“一網融合、一站辦理”。

    二是開展應用整合,實現“一機通辦”。打通各部門“數據壁壘”,將原來分散在不同行業部門的自助辦理事項進行匯聚,為企業群眾提供不動產、公積金、社保、醫保等領域75項便民業務和900余項審批申報業務。

    三是探索推進“政務+園區”“政務+樓宇”服務模式。在市北區試點,通過深入園區、樓宇調研,梳理企業群眾關注度較高的辦理事項,依托政務服務云平臺和數據信息共享等手段,打造“政務e站”智能化服務平臺,開發上線涉及“市場主體、社會事務、不動產、公積金、個稅服務”五大類80余項功能,使企業和市民不出園區和樓宇就能辦理業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