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關稅迎來新一輪調整,送出惠民生和促經濟的政策“禮包”。今天(23日)下午3點,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于2021年進口暫定稅率等調整方案的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將有所變化。支持一些抗癌藥、醫療器材、嬰兒奶粉的價格下降,與新基建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關的部分進口設備以及零部件將有更充足保障。
本次關稅調整是近年來力度較大的一次調整,不僅涉及稅率調整,也涉及以往幾年觸及不多的稅目調整,因此頗具看點。調整后的稅目總數達到8580個,比2020年增加了31個。
2021年關稅調整方案中明確,對部分抗癌藥和罕見病藥品原料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的進口關稅;降低乳清蛋白粉等部分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降幅甚至達到50%。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看來,本次調整體現出較強的“惠民生”導向,有利于降低患者和消費者的經濟負擔,提高生活品質。
屠新泉說:“像是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這些原料是生產高檔嬰兒奶粉的必要原料,所以降低這些原料的進口關稅,可以降低最終產品也就是嬰兒奶粉的終端價格,消費者就可以花更少的錢購買這些嬰兒奶粉?!?/p>
除了惠民生“禮包”,還有促經濟的重磅利好。記者注意到,燃料電池循環泵、鋁碳化硅基板、砷烷等產品的進口關稅進一步降低,從5%-8%降到2%-4%。像是燃料電池循環泵這些聽起來有些晦澀的產品名字,實際上都是支持新基建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設備、零部件以及原材料。
對此,屠新泉解讀:“從目前產業結構來看,我們國家的傳統優勢在于下游制造業,尤其是加工制造環節。那么降低這些中間產品的進口關稅,可以提高我們下游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可以更好地擴大出口,當然也可以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角度出發,新一輪關稅調整還降低了一部分節能環保產品的進口關稅。例如,作為汽車節能減排的重要部件,廢氣再循環閥的進口關稅由7%降到5%。
此外,針對一些來自特定國家的產品,進口關稅下調還有不少“小驚喜”。像是明年1月1日起,對蒙古開始執行亞太貿易協定稅率。我國從蒙古進口較多的焦炭的關稅稅率也將從目前的5%下調到協定稅率的2.5%,這無疑將促進我國能源進口的多元化。
2021年關稅調整的亮點頗多、步伐也較大。屠新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給出了“超出預期、互利共贏”的整體評價。
他說:“這些關稅調整措施有利于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滿足國內需求,又提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水平,促進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有利于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p>
據了解,盡管本次關稅調整暫不涉及備受關注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框架內的稅收安排,但相關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政策紅利落地可期。
來源:央視財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