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不留行
來源丨弈天下
循歷史脈絡回溯一百二十二年,青島的命運從東堂子胡同的談判桌上已悄然改寫。
一座山海之間的城市走上了被迫開埠之后的現代化之路,那之后,鱗次櫛比的商鋪、洋行、教堂在膠州灣畔漸次鋪開,被動打開大門的青島擁有了開放的基因。
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東風輕拂,作為首批全國沿海開放城市,青島再次站上了開放最前沿。
四十年來,青島將開放內化為生生不息的內生動力,成為中國擴大不斷開放格局中最鮮活的代表之一。
倏忽百年過。如今的時代已經有別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節點,青島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力度空前。
從年初發布《膠州“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定下“爭取到2022年,基本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的目標;到新冠疫情攪動世界局勢發生變化,青島謀篇布局,轉換思路,出臺《關于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用頂層設計為轉型找出路,用高水平開放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樂章。
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
青島不斷被寄予厚望。
2020年,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青島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既是城市基因的再發掘,也是新時代、新征程中青島重塑開放格局、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應時之舉。
開放的青島,始終勇立潮頭。
開放稟賦優越
閱覽任何一條與“青島開放新高地”有關的新聞,都可以看到青島在2020年急迫的姿態。
主動融入國家開放大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用平臺思維打造全新的“國際客廳”;把握國際大勢,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
青島的一系列動作,都是在不斷增強開放的意識、素質和能力,加快融入雙循環新格局。
眾所周知,在全國范圍內,青島都是著名的開放之城。如果略廓清一百二十多年的歷史風云,我們可以清晰辨析青島的開放軌跡。
從不知名的海邊漁港,到今天港舶百國船,青島的殊榮,既是歷史的風云際會,也得益于自身開放基因的不斷釋放。
尤其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青島一直踏準時代的節點,站在中國開放的最前沿。
1981年,青島被確定為全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
1984年,青島正式被列為14個沿海港口開放城市之一;
1986年,青島成為計劃單列市之一……
開放,為這座城市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讓青島不斷顛覆了發展模式與思維,用機制體制創新為今天的“國際化大都市”埋下了種子。
如果說往事皆是前因,那么青島的開放之路在今天愈發寬闊,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2018年6月,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圓滿舉辦。
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宣布,支持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這一舉拓展了青島開放的深度、廣度,成為青島開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兩年來,在峰會效應的催發下,青島開拓了“國際朋友圈”,讓世界把目光放到青島。
如今,青島不但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龍頭”城市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雙節點城市,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還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膠東五市一體化核心城市,并獲批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上合示范區……
開放是歷史,也是現實,更是未來。
平臺思維下的“國際客廳”
時至今日,打開放牌的城市不在少數,但是真正深刻理解開放本質,打好這張牌的城市并不很多。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認為,“開放就是在更大的市場空間中配置資源,就是在全球尋找合作者,這是開放的本質?!?/p>
2020年,是青島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攻堅之年。一直是全國對外開放前沿陣地的青島勇擔責任,用更高水平的開放來服務雙循環格局。
1月,在山東省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青島代表團團組會議上,王清憲表示:
從開放坐標來看,在膠東半島,青島要努力當好中心,發揮輻射引領作用;
在全省,著力打造山東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橋頭堡;
在全國,努力成為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黃河流域高質量開放發展的窗口;
在全球,加快建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推動各類資源交匯互動、創新組合。
從路徑來看,“青島堅持以開放促進創新、倒逼改革,加快建設上合示范區和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依托‘兩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客廳。為各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于一體的平臺?!?/p>
以此為目標,青島付出了持之以恒的探索。
年初,《膠州“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發布,青島突出陸海統籌、上合特色,形成開放新格局;
7月,青島大規模選派干部到上海學習,“透視上海改革發展全貌,體悟開放真諦”;
8月,2020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王清憲率隊和華為等一批知名高科技企業洽談,理出13條產業鏈并各由一位市領導牽頭,當場討論,當場回答,體現了青島用開放的胸懷創新思維,提高效率;
9月,在擴大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專題“三述”成果匯報會上,王清憲認為,“研究借鑒開放的典型,就是要‘解剖麻雀’,深入思考別人為什么能夠成為典型”;
10月,青島出臺《關于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全文共五個方面,細分為23條,為下一步青島推動更高水平開放作出了頂層設計……
一系列舉動,顯示出青島在開放之路上步履堅定。
與世界握手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新冠疫情印證了全球化同時也讓全球化面臨挑戰。人們普遍認為,2020年一定是一段歷史分水嶺般的存在。
對外開放是中國取得諸多舉世矚目成就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在年中舉行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強調,國際經濟聯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2020年11月15日,經過8年漫長而艱辛的談判,中、日、韓等八個國家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這標志著經濟總量和貿易規模占全球近30%的全球最大自貿協定正式達成。這證明了“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在全國開放大格局中,青島有特殊的位置。青島既是內外雙循環的“雙節點”,又是國內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雙節點”。青島開放的比較優勢明顯,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什么是“更高水平的開放”?
其一,更高水平的開放必須與高質量發展相結合。青島的開放,是全面提升對外開放的水平與質量,是全方位、深層次的開放,用開放為突破點,助推城市改革與發展。
其二,更高水平開放是內化。開放是青島的根本動力,是城市精神的深入挖掘?!昂<{百川”曾是青島的山海氣魄與城市風氣,新時代青島的開放必將注入更深刻的內涵,“以開放促進創新、以創新倒逼改革”,形成創新創業的良好風尚。
其三,更高水平開放是引領。青島是山東省對外的“龍頭”,也是國家縱深開放的重要戰略支點。青島的開放不僅要著眼于當下與自身的提質,更要眼觀長遠與全局。12月8日,王清憲撰文,認為青島要“始終保持引領膠東經濟圈和沿黃九省區發展的場景思維和擔當意識”。
2020,青島講好開放故事,與世界牢牢握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