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青島擁有啤酒之城、家電之城、帆船之都、音樂之島、影視之城、紡織工業“上青天”等諸多張城市名片,現在又多了一張新名片——打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從這些名片的背后,我們不難循跡到百年企業、國際化賽事、城市文化和產業發展對青島的影響。創意青島,要從對青島痛點的關注和發問開始:青島標簽這么多哪個定位是最好?青島名片如何進化為青島品牌?青島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底氣和支撐到底在哪里?
青島名片雖多卻不聚焦原因是缺乏背后的優勢、高端、特色產業支撐,未能圍繞特色定位形成青島的核心競爭優勢,究其根本是青島產業鏈條長遠規劃的缺失,優勢產業鏈群向膠東五市乃至半島城市群的輻射帶動或互補共生的效應還未顯現。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各大城市、甚至中小企業都在經濟發展戰略中搶占“工業互聯網”機遇。青島作為率先提出打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率先以龍頭企業為抓手構建工業互聯網母平臺的先行者,如何避免讓“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愿景追求成為又一次喊口號、貼標簽的短期行為,而是有效形成支撐品牌城市長久發展的核心動力,這期間的質變需要什么底氣和支撐呢?我們看到,在新基建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工業生產方式和工業形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全球疫情給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帶來全新變化,新的全球化格局正在動態調整中形成,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工業互聯網,正在新的時代和世界格局中乘風破浪。
本系列文章僅從城市品牌競爭力的角度切入,和大家分享青島工業互聯網之都領航半島新動力的機遇、挑戰和方略。
機遇篇·青島搶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機遇
□首頁傳媒品牌專欄主持人 蓋彥
青島建設工業互聯網之都、發展智能智造都有哪些機遇?
首先,這是一次產業革命的升級,誰抓住這次歷史機遇誰就會成為站在風口頂端的獲益者。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水力和蒸汽機實現的大機器生產為代表,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發明和使用為代表,在增強生產力的同時加快貨物流通;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原子能和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為代表,擴展了虛擬空間管理能力,間接促進了在線經濟和新零售的繁榮;第四次工業革命通過物聯網+人工智能,實現了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大大提升了人類在更寬廣空間實施分布式智造和管控的效率。
在萬物互聯的基礎上,人類可以實現從創意、研發、生產、智造、物流、體驗、服務一體化,創意即可得,生產即消費,供給與消費不再是一對矛盾對立體,真正融合成為創造更加卓越的生活體驗而共同創意創造的聯合體。一方面,工業互聯網的出現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在全世界都是新鮮事物,大家幾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賽跑,這給了中國和青島彎道超車的機會。從全球層面來看,美國以通用電氣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產品體系豐富、技術實力雄厚的先進制造業企業為核心,于2012年發布首份工業互聯網白皮書,借數字化之手,鏈接工業生產最核心的設備、人與數據。
GE的工業互聯網實踐,在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數據同步、人單合一、場景共創等新型業態的創新發展方面提供了諸多可能性。美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和行業標準由此而生,制造業與IT龍頭企業深度融合的工業互聯網聯盟(IIC)以及國防部組織的美國數字制造與設計創新機構(DMDII)先后成立,美國版的政產學研企商各方匯點成鏈。
德國于2013年提出工業4.0戰略,通過CPS技術實現從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模式轉變,幫助企業建立基于全球化分布式發展、分散式控制、智能化智造的戰略轉型。其中以2016年西門子“Mindsphere”的出現,幫助企業實現產品、工廠、機器和系統的鏈接并提取分析核心性能和應用數據的能力,讓系統性互聯智造性能不斷提升。
日本則于2017年提出“互聯工業”戰略,推動日立制作、三菱電機等核心制造企業建立數據互換機制。美國、德國和日本不僅在頂格設計上謀求工業互聯網戰略在全球的引領之姿并把控標準,且致力于賦能其全球化市場戰略,這與中國這個工業互聯網后起之秀的戰略有所不同。
中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是世界工業制造戰略升級的最大試驗場。一方面世界強國的工業生產很多布局在中國,一方面中國智能制造的主戰場也在中國。然而作為制造業大國的中國制造業在轉型中國創造的過程中,恰好趕上了工業互聯網的這股世界級浪潮,我國必然將加快工業互聯網和智能智造4.0納入國家戰略布局。
中國最早在2015年7月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工業互聯網戰略,2017年11月又發布的《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作為綱領性文件。其后工業互聯網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被推向了國家戰略的高度。
與此同時,上海、深圳、青島等不同的城市奮勇爭先,積極搶抓工業互聯網的機遇。上海這座集金融優勢、制造體系優勢、人才技術優勢于一身的魔幻之都率先領航工業互聯網的多個第一:率先發布相關政策和三年行動計劃;率先和工信部打造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城市;獲批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深圳借助具有強勁動力的科技創新龍頭企業和珠三角蓬勃發展的制造業基地,推動華為、騰訊、富士康聯合成立深圳市工業互聯網聯盟,打造總部(深圳)+工廠(珠三角)跨地域生產制造新模式。
青島于2019年提出建設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這座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完備的工業體系的青春活力之島,是國家第一批5G試點城市、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城市,擁有像海爾卡奧斯平臺、酷特智能服裝定制平臺、遠見集團易創聯盟平臺這樣的在柔性生產、個性化定制領域率先十年發力的卓越企業,聚集了1833家工業互聯網生態企業。青島每季度發布200個“工業賦能”和50個“未來城市”場景,已經為青島的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趟出了名企搭建創新平臺并融和產業鏈群共創的成功之路。今年是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也是工業互聯網被劃分為“新基建”的第一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規模達到了2.1萬億元,向世界交出了一張不錯的成績單,彰顯著大國崛起之自信。從工業化體系到人工智能,從傳統智造到萬物互聯,雖然前路有所謂“列強”的圍追堵截,2020年中國的產業升級和工業重塑戰略決心不減反升,正在借由工業互聯網這一路徑快速晉級到世界的前列。
其次,這是青島發揮自身區位優勢快速崛起的機遇。
中國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最大的特點是突出”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引領作用,人、資金、技術、產能會進一步向中心城市及其都市圈集中。同時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新基建投資,必然會為城市區、都市圈、城市群的崛起帶來巨大的風口。
今年1月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要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隨后山東省委省政府緊接著出臺了兩個文件(《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的實施方案》)。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這膠東五市串珠成鏈、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青島的龍頭帶動作用和產業優勢不言而喻。同樣,在山東以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為依托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探索中,青島同樣發揮著先行先試的龍頭帶動作用。
當前國內區域經濟發展分化態勢明顯,長三角、珠三角已經初步走上高質量發展軌道,全球經濟中心進一步南移。珠三角擴展為粵港澳大灣區有11個城市,面積5.6萬平方公里,香港、澳門、深圳、廣州四大中心城市競相輝耀;長三角以上海為中心,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27個地市的全部地區,35.8萬平方公里,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巨大,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承載起聯通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重要橋梁的使命;京津冀,則是北京、天津兩大中心,以及雄安亮點;成渝都市圈,則是重慶和成都兩個中心。
青島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作為半島都市群的核心城市,內可以輻射半島、東北三省和黃河流域經濟帶,充分發揮山東半島制造業積淀和應用場景豐富的基礎,立足當前國家大力發展中心城市、城市群的戰略窗口期,以城市區的繁榮帶動都市圈和城市群的繁榮,為北方城市的優勢崛起注入活力,同時也與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形成戰略互補;外可以輻射日韓、聯通歐亞,共同建造東北亞國家在先進制造方面的絕對優勢,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青島工業互聯網之都在內外循環中承擔國家戰略,可立足膠東經濟圈這一山東乃至中國北方經濟活力強、開放程度高的區域,率先在山東半島城市群的發展新格局中當好先鋒,進而作為北方沿海地區的重要雙支點力量,成為撬動雙循環的重要支撐點和聯通點。
第三,這是物聯網+時代,青島借助中國投資新基建、加大科技研發推力的國家戰略,實施制造業鳳凰涅槃,領先世界的最好機遇。
一座城市的競爭力不僅要看其自身差異化競爭力的形成,還要看這種差異化競爭力能否更好地賦能以其為核心的城市區、都市圈、城市群。因為城市作為聚焦、分化和商業聯系的中心節點的作用,根本上起著分配、鏈接和整合商業資源的作用,其競爭力的基礎來自于面向未來的、具有城市內蘊和承接城市產業基礎的的特色產業鏈群,并由此孕育而出的無數大大小小、百花齊放的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共生共榮的富有個性魅力的品牌生態,以及這些品牌生態向周邊都市圈、城市群輻射帶動發展的關聯度。比如瑞士的手表工業,德國的汽車工業,日本的電子工業,意大利的皮具制造業,無一不是形成了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城市-品牌城市產業鏈群生態-品牌國家產業鏈群生態這樣的聚合演變歷程,并伴隨發展逐步實現了由一般制造工業向高端的精密制造、智能制造、設計研發、品牌營銷等高端制造、現代服務業的升級發展,從制造型經濟向體驗型經濟進一步升維。
從國內市場來看,南方的消費市場繁榮造就了商業服務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發達,成就了領先全球的消費互聯網平臺。北方的大國重器、電子家電產業的發展造就了制造業的積淀和騰飛的基礎。以華為、騰訊等龍頭企業為依托的信息技術制造成就了深圳,以阿里巴巴為龍頭企業依托的消費互聯網成就了杭州,以海爾龍頭企業為依托的工業互聯網終于將十年磨一劍的青島推上了擔當的前臺。新冠疫情后,人們對經濟發展更趨理性,國家著力推動經濟脫虛向實,青島也正在構建吸引全球資本匯聚的投資平臺。未來的資本必然更加重視實體經濟,通過深度互動尋求價值變現的機會,這是青島工業互聯網騰飛的絕佳時機。青島作為開放、現代、時尚、活力之都,既有良好的制造業產業鏈群的支撐,又有時尚活力的消費場景,還有電影之都文化創意和傳播優勢,更有東西聯動、南北聯通的優勢,在青島為中心的這個工業互聯網的大舞臺上構建創造卓越生活的創意創造創新體驗場具有無比優勢。
第四,這是青島制造業鏈群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完善產業鏈條的最好機遇。
青島作為北方城市中的一顆創意創新的明珠,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形成了紡織服裝、電子家電、啤酒飲料等消費工業品制造業的產業遺留和創新發展,并培育了像海爾海信、明月雙星、遠見特銳德、青啤飲料、即發紅領、青食沃隆等一大批制造業名企。
青島打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之都具有底氣的是,青島不僅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完備的工業體系,涵蓋全部41個工業門類中的36個,是國家第一批5G試點城市、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城市,可以為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人工智能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同時青島更擁有像海爾卡奧斯平臺、酷特智能服裝定制平臺、遠見集團易創聯盟平臺這樣的在柔性生產、個性化定制領域率先十年發力的卓越企業,已經為青島的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趟出了名企搭建創新平臺并融和產業鏈群共創的成功之路。尤其是與美國通用電氣、德國西門子三足鼎立的海爾卡奧斯,在世界四大國際標準化組織牽頭制定大規模定制模式和工業互聯網相關標準的授權中,海爾獨占三席,是唯一在全球同一個國家擁有兩座燈塔工廠的企業。2020年,卡奧斯累計服務4.3萬家企業,用戶3.3億,是目前唯一的工業互聯網獨角獸企業。當城市新動力的建設與龍頭企業新動力的建設不謀而合,在趨勢中匯流,這是最好合謀,是創造城市產業生態競爭力進而輻射帶動半島城市群、支撐中國智能制造2045夢想實現的最好擔當。
如果說上一次互聯網+浪潮掀起的是新消費和新零售的浪潮,實現了從現實世界到虛擬世界這個線上線下二元世界的打通;那么這一次的物聯網+浪潮掀起的就是新體驗和新生態的浪潮,通過多維空間、多元物質的互聯,消弭供需矛盾,建構面向未來的新生活場景。品牌之都青島立足既往產業優勢、城市特色,超前把握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的時間節點,是鍛造品牌城市競爭力的絕佳時期。
青島市工業互聯網發展已全面起勢,在爭創國家先行先試、加速新興產業崛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在頂層設計方面先后發布《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規劃方案》《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三年攻堅實施方案》《關于加快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產業融合創新方面推動形成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運行機制,15家人工智能頭部企業齊聚青島共謀發展;在智庫研究方面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一批“國字號”創新平臺相繼來青布局;在龍頭企業帶動方面華為、商湯、科大訊飛、騰訊等人工智能“頭部企業”落子青島;東方國信、用友、樹根互聯、航天云、浪潮、阿里巴巴等國家級“雙跨”平臺負責人聚首青島共商未來;在項目建設上全市進入工信部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數量占全省總數近50%。2020年9月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這是青島第六次舉辦世界工業互聯網大會。青島正沿著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目標砥礪前行,一個面向未來的基于工業互聯網創新實踐基礎上的全新消費場景將在帶給我們難忘體驗的同時,不斷生成自衍化的品牌化生態層林,成為品牌之都青島崛起的最大機遇。
請輸入驗證碼